有戰略更要有戰術,大糧倉計畫遍地開花,如何不淪為曇花一現?

為了減少水稻種植面積和活化休耕地,提升國內糧食自給率,農委會啟動「大糧倉計畫」,希望 2020 年增加雜糧面積 3 萬公頃。但是雜糧的生產、儲運與加工等環環相扣,政府除了鼓勵農民種植雜糧,建構儲運與加工的環節也非常重要。
農傳媒專訪臺灣穀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盧訓,他認為,目前大糧倉計畫的大戰略都有了,但是下一步具體施行的方法還有待商榷,包含加工、儲運等技術準備好了嗎?從產地原料到製成產品,中間的成本由誰負擔?政府與企業和農民能否共同分擔風險,提升與加值整體產業鏈?本文以第一人稱呈現訪談摘要。

補助雜糧增產,也要重視建構儲運加工體系

近來農糧署陸續在北中南舉辦大糧倉計畫相關座談會,我感覺現在已經有大的戰略,但最重要的是下面的執行方法。

為什麼要有大糧倉計畫?農糧署說為了提高糧食自給率,因為現在只有30%出頭。如果要增加糧食自給率,會希望透過替代部分進口雜糧來達到。

臺灣的糧食自給率是以熱量為基礎計算,熱量的三大來源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油脂。

穀物是碳水化合物的來源之一。臺灣每年進口雜糧約800萬公噸,國內的稻米加上其他雜糧作物約100多萬公噸,整體加起來約1,000萬公噸中,臺灣生產的只占約1成;蛋白質來源有蛋和肉類;油脂類如大豆沙拉油、葵花油等,幾乎都是進口的。

如果要提高糧食自給率,以油來說,缺乏生產原料;以蛋白質來說,臺灣的豬肉自給率高,但面臨進口豬肉跟牛肉的競爭,國內的家禽生產又面臨禽流感的挑戰。因此,提升整體糧食自給率,穀類就扮演起重要角色。

臺灣進口雜糧以大豆和玉米為最多,玉米每年進口約400多萬噸,大豆約200多萬噸,加上高粱和其他雜糧,總共是800多萬噸。農糧署希望大糧倉計畫增加糧食生產,要減少進口這些作物,那臺灣要種什麼東西?

假如玉米契作收購價是14元,國外進口的也是14元,政府認為這樣價格就能跟進口的競爭了,卻沒有考慮到,今天從農民端收購是14元,但是從種出來到能夠賣出去,包括採收後的加工、儲運等成本,這些價格由誰承擔?有沒有算進去?

如果有加工業者願意買臺灣的玉米,他要的不是玉米棒、玉米梗,而是玉米粒,農民要怎麼給他玉米粒?

我曾問廠商為何不買本土的玉米,他說法國的玉米粉好的很,進口就直接做了,但現在臺灣如何給他所需的食品加工原料?農民沒有雜糧收穫後處理的加工機具設備,變成食品廠商要去買加工設備處理原料,這兩個問題必須解決。

以前我替政府推廣米穀粉的經驗發現,要考慮的不是只有前端研究稻米品種,更要考慮中後端如何把稻米加工成米穀粉作為食品業所需的原料。這一段應該怎麼輔導農企業,更是大糧倉計畫要思考的重點。

臺灣目前缺乏雜糧收穫處理的加工機具與儲運設備。(攝影/黃世澤)

應進行成本結構分析,農民、農企業與政府共同參與

雜糧收穫後,經過篩選、分級與加工,最後變成市場上真正可以出售的原料,這些過程不能都靠政府。政府機關、農企業和農民三方,應共同對於需求做管理評估,並協調如何分配將來所得利潤,大家有共生、共榮的觀念時,才會把整個產業做好。

另一個觀念是,要選擇什麼作物?現在農糧署訂下目標,要推廣黃豆、黑豆、甘藷,還有一些可能是對健康有利的雜糧,例如紅藜和紅豆。

既然訂出來了,以種植黃豆來說,若想知道目標要達到多少量,就得先了解農企業的需求,找相關農企業和農民洽談。

農糧署找義美食品公司代工豆奶,如果要長期穩定供應,不能只供應3個月就沒有原料了。豆奶也好,醬油也罷,農企業要先跟政府談妥這些豆類產品原料需求,接下來就是談價格了。

我常強調要做產品成本結構分析。舉例來說,如果進口黃豆1公斤是60元,臺灣生產的可能要1公斤80元,雖然國產黃豆比進口的貴20元,但加工做成豆漿時,因為豆漿的固形物只有5%,黃豆佔豆漿的製造成本比例有限。

因此,當黃豆加工做成豆漿後,假如進口黃豆製作的豆漿賣20元,本土黃豆豆漿可能只要賣22元,價差縮小,消費者也願意多花一點錢購買,進口與本土的原料價差就可以吸收了。

分析完成本結構後,政府要告訴廠商有多少數量原料要處理?現在本土黃豆和黑豆加在一起可能只有1萬噸,但臺灣每年進口200多萬噸黃豆,絕大多數是基因改造的,因此國產這1萬噸大豆應該要強調本土和非基因改造的,鎖定消費金字塔的頂端。

制定品質規格進行市場區隔,放眼東南亞華人市場

大糧倉計畫裡強調要建構雜糧代耕體系,這是對的。因為相較於稻米,現在雜糧的代耕體系不健全,需要由政府投資。但我認為不需要各種雜糧都投入,可以先選擇建構大豆代耕體系。

除了代耕體系,還要做好選別、包裝和理集貨中心。現在大豆產區集中在雲嘉南,可以由政府出資在那裡做一個選別站、理集貨站,將所有大豆送到那邊處理。農民、農企業與食品加工廠需要各自負擔哪些成本,需要分擔哪些利潤與風險,這些都可以討論,當產業鏈相關的各方成為命運共同體,大糧倉計畫的輔導措施才會有效。

大糧倉計畫第三個戰略是加速擴大集團產區,推動契作契銷合作經營。我認為討論擴大集團產區前,農糧署應該要先問各廠商需要多少量,並進一步推動契作契銷。

另外,現行休耕田每期每公頃補助45,000元,現在種玉米和黃豆也是每公頃補助45,000元,卻沒有看到技術對價。

政府應該要訂一個規範,與農民和農企業討論,符合規範種植的農民才能領取45,000元補助。政府也應審查農企業和農民的資格,符合條件的再輔導和收購,並且仿照稻米公糧制度,推薦種植的品種與收購標準,不然各家種的品質不穩定,規格不均一,會影響後續加工的品質。

第四個戰略是強化國產與進口品區隔,形成市場分流。

臺灣進口的加拿大大豆是非基改的,本土大豆如何與它區隔?進口的雜糧從產地經過長途儲運才到臺灣,時間可能會與本土新鮮採收的差好幾個月。我建議政府在不造成貿易糾紛的情況下,可以列出玉米、黃豆等進口雜糧在產地碼頭上船運到臺灣的時間,讓本土雜糧以新鮮度和進口雜糧形成市場區隔。

第五個戰略是發展多元加工及行銷。大豆加工很多元,如果強調非基改大豆醬油,是不是可以外銷?現在有新南向政策,東南亞國家華人多,豆類加工製品的需求量也高,農糧署可以和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合作,幫助業者將產品集中行銷到東南亞。

臺灣穀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盧訓。(攝影/汪文豪)

應擬定短、中、長期計畫,穩紮穩打

大糧倉計畫現在遍地開花,最怕的是沒辦法達到效應。農業是永續的,建議政府擬定短、中、長期計畫,不要說玩了2年,最後卻沒有成果。

舉例來說,今年可以先推黃豆、黑豆和甘藷;玉米可以先設定時程觀察成效,請專家研究加工成玉米粉,有了量,就可以拿給業者測試,廠商有什麼需求,試驗改良場所也跟著調整;高粱也是,國內已有製作高粱酒的技術,可以拿原料與農會或金門酒廠合作。

目前農糧署列出的大糧倉計畫有六大戰略,但更下面能達到目標的執行戰術有幾項?政府應該列出來,還有什麼時候能達到一定的成果?開座談會時,具體和農企業、農民及學者專家討論,對於這些方向有哪些建議,這是我認為推動大糧倉計畫一開始可以做的。

政府要跟企業和農民談條件,不可以炒短線,臺灣穀物產業發展協會也會邀請專家評估成本、產量、產地、需要的機具設備和優勢等,大家共同負擔風險和利潤,達到共生、共享、共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