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蝴蝶蘭
走進歐美日韓民眾家裡,迎面而來很可能是臺灣的蝴蝶蘭,去(2023)年蝴蝶蘭外銷產值達到新臺幣51億6,391萬元,全球每3株蝴蝶蘭苗就有1株來自臺灣,僅次於荷蘭,年年吸引無數國家來取經。將蘭花推上世界舞臺的是遍佈全臺、深藏在民間的花農,這幾年歷經荷蘭搶占市場、COVID-19疫情,臺灣蘭花雖有起落,卻始終在全球保有一席之地,豐沛的育種能量是重要關鍵,本期報導專訪台灣蘭花育種者協會理事長周伯倚,細數臺灣蘭花育種背景,以及未來的挑戰和轉機。
曾幾何時,臺灣人用來祝賀的花禮、公司行號與商店日常布置的花卉,幾乎與蝴蝶蘭劃上了等號。蝴蝶蘭花朵渾圓端莊,形似蝴蝶輕盈飛舞,花序彎幅優雅、排列有序,具有豐富多變的花色與斑紋,更重要的是決定性的關鍵――長達100天以上的觀賞期,綜觀其他觀賞花卉,罕有能與蝴蝶蘭競爭的對手。
土雞的飼養期比白肉雞多出一倍以上,成本相對較高,但有抗病力強,皮下脂肪少,肉質富嚼勁等優勢;料理方式也多元,是臺灣民間不可或缺的食材。臺灣自1980年代開始土雞的保種與研究,僅晚於法國。在國際上,土雞會稱為local chicken、country chicken、traditional chicken、native chicken、indigenous chickens等,概括來說,土雞強調在地性、地方歷史與傳統,具種原多樣性及文化意義。
台北花市將分二階段延長營業時間,明(26)日起將延長營業時間至下午3時,第二階段於2月5日起至9日(除夕)中午12時,連續108小時不打烊,全天候服務買花民眾;深受消費者喜愛的農特產品市集也將再度回歸,今年與南投縣政府合作,展售各式南投縣精選農特產品,提供一站式消費體驗,滿足各項春節採買需求。
臺灣花卉品種推介會登場,牛記花卉農場帶來全球首見「鮭魚色」(salmon pink)商業品種蝴蝶蘭;朱槿花新秀育種家謝丞傑、匡易也首度參展,帶來花色明亮又具耐熱特性的新品種「太陽精靈」、「火焰精靈」等,其中花朵只有10元硬幣大的「火焰精靈」,還是目前全球尺寸最小的朱槿品種。
登上臺北建國花市附近一棟老公寓的四樓,與「日目247Visualart」共同創辦人陳普辦公桌相倚的,是一座有著上百種觀葉植物的半露天溫室。日光通過布幕轉化成柔暖的光線,空間瀰漫著飄渺霧氣,身處在滿室綠意中,總能為陳普帶來豐沛的靈感。他創作的「光獸Mossmo家族」、《黑青》系列等作品,都來自植物的啟發。
蝴蝶蘭是臺灣外銷旗艦農產品,主要輸出國家為美國、日本、越南。2021年臺灣花卉外銷總金額2億2,415萬美元,蘭花占九成以上,而其中光是蝴蝶蘭就達1億6,015萬美元,占上述花卉外銷總額71.45%,是國內最大宗的花卉作物。
農業科技的發展須與時俱進,我們透過務實面與前瞻性並重的作法,並橫向串聯相關單位的資源,希望讓農業科技有效擴散、增強農民的營收,也為農業建構資源整合的服務網絡,進而厚實外銷能量,讓農企業可因應環境的變遷迅速應對,持續轉型升級。
農委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育成第一個蝴蝶蘭品種「臺南1號」,是花徑6公分的小花品種,花朵白色、唇瓣黃綠色,屬於市場接受度較廣的花色,適合組盆用途,有利此品種穩健長銷,近日取得品種權,現正與業者合作栽培測試,年底可望有完整數據可供業界參考技轉。
受疫情影響停辦兩年的臺灣國際蘭展(Taiwan International Orchid Show),今年以「蘭花奇幻世界」為主題重磅回歸,總統蔡英文今(25)日出席開幕典禮時表示,蘭花就是臺灣的驕傲,也是臺灣跟世界的重要連結,希望產官學界繼續共同努力,讓臺灣蘭花在國際上維持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