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漁業署
「無雇主或自營作業漁民生活補貼方案」提供漁民生活補貼金3萬元,自4月27日開始申請,統計至5月13日止,已收到9萬8千多件申請案;經審核後,首批已入帳,計有4萬2619位漁民受惠,第2批14日可入帳,約有1萬6404位漁民。
近年來,臺灣積極參與國際協議,維護漁業利益、確保漁民的船隊作業權益。2019年7月,臺灣以捕魚實體參與方身分,參加南印度洋漁業協定第六屆締約方大會會議,正式成為SIOFA一員。
宜蘭縣南方澳漁港1日上午發生斷橋意外,造成16人落海,斷裂的南方澳跨港大橋橋體不只導致油罐車翻落起火,更壓毀3艘漁船,造成6名受困外籍漁工死亡,截至3日11時半,失聯的6名外籍漁工遺體已全數尋獲。
夏天快到了,民眾從事水上遊憩活動的機會也跟著增加,海釣、賞鯨、搭船浮潛等活動都屬於漁業署管理的「娛樂漁業」的範疇。漁業署8日預告修正《娛樂漁業管理辦法》第7條附表一,調整宜蘭縣、臺南市及臺東縣娛樂漁船配額及停泊漁港,最快在下半年就可以在臺南青山漁港搭乘漁筏遊潟湖,綠島公館漁港則可望成為新的休閒漁業觀光熱點。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於2018年發布《世界漁業和水產養殖狀況》指出,全球捕撈和養殖魚類的總產量將在2030年達到2.01億噸,比目前的1.71億噸高出18%。其中,漁獲增長以養殖漁獲為大宗,已達到整體漁貨量的53%。
隨著全球人口增加,對水產品的需求節節上升,但捕撈已達極限,今後必須依賴水產養殖才能滿足人類對水產食物的需求。雖然臺灣內陸水產養殖面積小,但四面環海的優勢可充分發展海洋養殖,所以海上箱網養殖可說是臺灣漁業的明日之星。
天氣冷颼颼,近期這波強烈大陸冷氣團南下,有機會創下入冬以來最低溫記錄。根據中央氣象局資料顯示,中部空曠地區更有可能出現攝氏11度左右的低溫。為了避免強烈寒害,造成養殖漁業與農作物損失,漁業署及臺中區農業改良場也特別呼籲,強烈冷氣團來襲,各項栽培作物及養殖業者應提早做好防寒管理措施。此外,漁業署進一步提醒,各地區若有災情出現,漁民可儘速向當地公所通報。
15噸中國大閘蟹遭食藥署驗出戴奧辛及戴奧辛類多氯聯苯,最高超標7倍,事實上從去年10月至今,進口到臺灣的大閘蟹已約30噸驗出戴奧辛,為何大閘蟹容易有戴奧辛?國立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教授冉繁華分析,大閘蟹是雜食性底棲動物,中國又多半以下雜魚、蔬果飼養,若養殖池底泥或蔬果遭戴奧辛汙染,就容易累積在大閘蟹體內。
海洋覆蓋地球近四分之三表面積,同時也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起源,各種豐富的海洋資源提供人類食物,也是許多人賴以維生的命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為響應聯合國世界海洋日,聯合宜蘭縣政府、蘇澳區漁會、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臺北海洋科技大學及東澳社區等,於6月8日來到「東澳栽培漁業區」舉辦「2018世界海洋日—親海、愛海、護海」活動,希望藉此喚起國人更加重視海洋環境,共同關心海洋生物的家。
黃鴻燕表示,針對外籍漁工權益保障,已請專家學者研究法規,並與公民團體對話,漁業署會將相關建議納入檢討,評估建議可行性,滾動調整納入制度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