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北北基桃竹苗1.4萬頭牛隻同步施打牛結節疹疫苗 防止疫情向南擴散

臺灣本島15日爆發牛結節疹疫情,今(16)日北北基、桃竹苗201場肉牛及乳牛場同步開打牛結節疹疫苗,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上午至淡水一乳牛場訪視疫苗施打及環境消毒情形,新北市動保處長楊淑方表示,林口案例場及周邊3公里內一場肉牛場須移動管制28天,其餘新北市內養牛場打完疫苗,並經獸醫師現場檢視牛隻健康無異樣,即可解除移動管制。

新聞
【陽光物產01】以AI智慧來照顧乳牛 叫梅桂牧場第一名

臺南酪農業是六都當中酪農最多的地區,其中佳里區梅桂牧場,在基因檢測、建立種牛基因系譜,以及,第一個引進機器人協助刮糞、吸糞、推草、刷背、給料、擠乳等走在科技尖端,最重要的是產值也居業界之冠,經營者將每隻牛視為家人養至終老,在AI的協助下,以愛孕育出甜密的飲汁。

新聞
乳牛死亡新保單投保掛零!畜牧處:再等等 覆蓋率有信心達5成

今年元旦起,乳牛死亡保險的保險金額提高,但保費也隨之提高,農委會農業金融局統計1、2月乳牛死亡保險投保件數竟然掛零,但畜牧處並不擔心,因為新保單現在沒人投保只是因為舊保單的保險期間尚未結束,有信心未來保險覆蓋率提高至5成。

新聞
乳牛死亡保險金提高2成 力拚5成覆蓋率

乳牛死亡保險將有大變革,死亡保險金由最高2萬4千元提高至3萬元,政府補助保費50%,因此酪農負擔保費每頭乳牛925元,農委會畜牧處長江文全表示,雖然保費負擔較現況為高,但理賠金額提高,相對之下更有保障,因為乳牛是高價值的家畜。乳牛死亡保險非強制加保,目前覆蓋率為3成,提高死亡理賠金額及政府補助重分配後,保險覆蓋率預估可提高至5成。

新聞
蠶絲敷料有利長效治療、慢性傷口專用 搶占全球百億醫材商機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研發「慢性傷口專用高效蠶絲敷料」,改善市售動物性敷料容易過敏、溶解的問題,有利長效治療應用,經動物試驗證實,還可加速傷口癒合達20%以上,減少傷口復原蟹足腫問題,有望搶占國際百億醫材市場。

新聞
牛結節疹疫苗對牛肉及牛奶無食安疑慮 專家:問題在病牛經濟價值

金門牛隻將全面施打牛節結疹疫苗,農委會也決定為本島牛隻預先採購15萬劑疫苗備用,若乳牛施打牛結節疹疫苗對生乳品質是否有影響?專家說,不會影響產品端包括牛乳及牛肉品質,亦無食安疑慮,只對生產端或有影響,牛隻打疫苗後一週內,都可能出現免疫反應,進而使得泌乳量下降。

新聞
牛結節疹絕對不能進臺灣本島的理由 11萬頭乳牛是關鍵

為避免飛機及船舶成為牛結節疹病媒的載運工具,即日起金門前往臺灣本島的各種交通運輸工具,均需先消毒滅蚊後才能出發,農委會主委吉仲14日表示,絕對要防止病媒帶著牛結節疹病毒到本島來,因為要保護本島的15萬頭牛,疫情若沒控制好,擔心國產新鮮牛奶供應出問題。

新聞
【氣候變遷下的畜牧業】雜草變黃金!狼尾草變身太空包、廢棄後再養牛 創造農牧雙贏

大部分的農作物生產可能因氣候變遷因素被市場淘汰,如何因應氣候變遷於農畜生產上的調適作為,是目前相當重要的研究課題。危機就是轉機,這樣的氣候條件卻變成國產狼尾草翻身的機會,畜產試驗所新竹分所獲得農委會與科技部研究經費的支持進行相關研究,發展狼尾草生產調適策略,以創造循環經濟的新契機。

新聞
【氣候變遷下的畜牧業】緩解乳牛熱緊迫?先改善2大關鍵最重要

一般狀況下,乳牛會利用調節生理(如呼吸頻率)和行為(休息模式)以達到熱平衡並維持恆定的體溫。但是當環境條件超過乳牛可調節之閾值限制時,就會產生熱緊迫,並造成乳牛生產及繁殖性能下降,甚至健康受損(圖1)。以美國而言,每年乳牛因熱緊迫造成的經濟效益損失預估為9億新臺幣。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乳牛經濟】酪農:乳牛是事業夥伴,認真照顧牠們的健康

吳進隆說,乳牛發生乳房炎等疾病的機率,會取決於牧場的經營管理方式,因此維護牧場的乾淨十分重要,一旦發現有乳牛生病,所產出的生乳就必須要廢棄,酪農常常為了保險起見,會把病牛在投藥後7至10日內所產的生乳廢棄處理,曾有酪農在乳牛生病投藥期間,誤將病牛榨出來的12公斤生乳混入其他健康乳牛所產的生乳中,讓集乳車裡面12噸的生乳都未通過藥物檢測,整車的生乳都必須淘汰,後來經過分析各個牧場所保留的生乳樣本,往上追查才發現是一名新進人員操作失誤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