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經營
當農業融入都市日常 你今天「都市農業」了嗎?

全球在極端氣候,以及嚴峻疫情的肆虐下,對各國人民的生活習慣與糧食供應,產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與影響,尤其是都會地區的居民,該如何思索應變,更形迫切;最近幾年逐漸興起的「都市農業」生產模式,提供了正向而多元的發展趨勢。

湖口鄉農會好客文創園區成為食農教育新景點
新聞
新竹湖口鄉農會「湖口好客文創園區」打造食農教育基地

新竹湖口鄉農會的好客文創園區,近來成為食農教育的新景點,園區內不但有復刻湖口老街的舊街景立面,及彷建客家圓樓的「好客樓」,參拜供奉的神農大帝神像,還會表演變臉,逛逛園區內販賣湖口在地農產品的農會超市賣店和小農市集,走累了還可以在HA CAFÉ喝杯咖啡,欣賞街頭藝人的精彩表演。

建議主圖 Ya01 太康有機農業專區 臺南新農
新聞
【陽光物產01】太康有機農業專區轉型 高經濟作物加值、食農教育扎根愛鄉土

有機農業可確保農產品之食安,友善環境的耕作方式,更保障農業得以永續經營。臺南市太康有機農業專區是全臺首座公設有機專區,不僅栽培作物品項繁多,近年積極轉型,農友種植更具經濟價值的茶葉、香茹(風茹)及何首烏等作物,更引進機械幫助省工,推行食農教育體驗活動。

豐年雜誌
不只是蔬菜裝箱!防疫蔬菜箱給你安心好食材

隨著食安意識抬頭,使用在地、安全食材成為越來越多人注重的細節。相比市場上來歷不明的蔬果,近年來更多人轉而選擇超市或是直接跟農夫購買,這也間接使得蔬菜箱的概念近幾年在市面上浮現。拜疫情所賜,蔬菜箱更在近期一躍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但我們是否真正了解蔬菜箱及其對於小農社群的代表意義?而在未來,蔬菜箱又如何華麗變身,造就新的農產交易方式,皆是本篇想要一同探討的議題。

新聞
【未來農業系列報導】 慈心推四生生態旅遊 有機農場成保育生物天堂

慈心大自然莊園是由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所輔導開發的休閒農場,主要推廣日常老法師的慈心理念,提供食農教育與體驗。慈心不只是經營一個有機休閒農場,而是給予眾多生命安全的環境、安定的棲息地,打造出稀有動植物群聚,多種物種共存的生態樂園!

新聞
行政院通過《食農教育法》草案 農委會明年估投入10億元預算

吃隔夜菜會致癌?柿子和螃蟹一起吃會中毒?吃白米飯到底會不會發胖?完善的食農教育才有助正確的食品安全知識扎根。行政院今(6)日通過《食農教育法》草案,農委會盼在6月底前、立法院本會期順利通過,明年可望投入10億元經費,加速國內食農教育推動。

新聞
【尋味有機】融合在地文化 有機聚落型塑農業願景

來到桃園市大溪康莊有機聚落,依山傍水,環境優美,彷彿置身世外桃源,更有一群熱愛土地的農友們,擇善固執,實踐有機耕作理念,以愛護生態並兼顧生產力的聚落共識,結合農業資源、食農教育、人文歷史、生態景觀,成功擴大有機農業耕作面積,成為生產、生活、生態,三生一體的永續農業。

新聞
【首長牛年新展望─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下篇 以冷鏈、加工穩定產銷調節 農委會瞄準大蒜、洋蔥、紅豆十餘項農產品「保價加值」

為維持國內農產品產銷穩定,農委會今年將針對大蒜、洋蔥、紅豆等十餘項重點農產品,協助農民團體建置冷鏈、初級加工等基礎設施,強化農產品採後處理量能,並以4年85億元冷鏈物流建構計畫,讓農、漁、畜產品從產地端到消費端不斷鏈,提升農產品品質與儲架壽命,藉此穩定價格。農曆年後,農委會更將公開《食農教育法》草案,未來透過食農教育提升國人支持在地農業的意識。

新聞
【尋味有機】串聯全臺亮點 邁向有機共好世代

世代轉變之際,許多孩子對「食」與「農」的概念十分模糊,和土地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遙遠。為了改變現狀,從政府機關到民間團體,無不投入有機食農教育,期望喚起人們心中對飲食及農業的重視。隨著外食比率逐年提高,加工品充斥市面,飲食健康議題也受到重視,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們越來越不了解食材原有的樣貌。想要吃得好、食得健康,就必須落實食農教育,不論透過學校教育或到農場了解食材,甚至是跟著家人買菜、做料理,都是潛移默化的好辦法。

農業經營
不只是活動體驗 食農教育是農業結構轉型的重要助力

每當食安議題浮上媒體版面,食農教育往往是大家思索如何解決問題的一個可能。
而在許多農食研究(Agro-Food Studies)的討論中,食農教育日益受到重視的其中一個原因,便是現代社會人們對於食物,以及「從產地到餐桌」的疏離與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