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綠蠵龜
海洋保育署今(10)日公布第2季鯨豚及海龜擱淺報告,共計通報38隻鯨豚及74隻海龜擱淺,今年第2季鯨豚擱淺通報為近3年最低,但但1、2季海龜擱淺通報數量卻是2016年統計以來最多,海保署認為原因雖有待調查,但可能是海龜族群數量增加所致。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公布第1季臺灣鯨豚及海龜擱淺報告,通報44隻鯨豚擱淺中,43隻死亡,只有1隻為活體迷航,近2年擱淺通報數量相同;海龜擱淺125件,較去年同期增24隻,其中105隻死亡,20隻為活體;20隻擱淺的活體海龜中有15隻與漁業行為有關,因鼓勵漁民主動通報,增加被誤捕海龜存活機會。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近日公告2019年鯨豚與海龜擱淺報告,全臺有269隻海龜擱淺通報案件,207隻在通報前就已死亡,其中在小琉球地區14件死亡案例,有6件是因爲船槳擊破龜甲而死,有鑒於此,海保署已與航港局等單位協調,希望從臺灣航行進入小琉球海域的客輪要減速。
「海龜加油!加油!」18隻海龜在澎湖嵵裡沙灘上奮力划著鰭向海前進,民眾大喊加油、祝福牠們未來的新生活。29日海洋保育署與廉政署、澎湖縣政府合作,邀請6所小學約600名師生參與收容海龜的野放行動,讓海洋保育概念不只在紙上宣導,更是實際見證了生命的重生。
日前小琉球安檢所於美人洞沙灘接獲民眾通報,綠蠵龜疑似被魚叉刺傷,引起國內民眾群情憤慨。6日屏東海洋生物博物館獸醫進行解剖,發現綠蠵龜遭尖銳物刺穿肺及肝臟,但無法確認拾獲的魚叉就是兇器,全案後續會移交給保安警察第七總隊偵辦。海洋保育署鼓勵民眾踴躍提供事證,早日將兇手逮捕到案。
澎湖大義宮飼養8隻海龜,但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下稱動社)批評,大義宮地下室養殖池空間狹小,可以潛100公尺的海龜被迫生活在不到1公尺水深,只能互相堆疊,不見天日;民眾任意丟擲錢幣許願,更導致養殖池重金屬含量高出其他養殖池四倍。動社呼籲,大義宮海龜展示許可11月底到期,主管機關應介入調查,環境改善前不要核發許可。
隸屬於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旗下的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長期致力於救護未能從卵窩爬出的小綠蠵龜,其中有6成以上均順利活存下來,並經收容照護1~2年後,迄今已有41隻成功野放,對保育類海洋野生動物資源的復育助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