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紀錄片
「無米樂」紀錄片主角崑濱伯辭世,農委會主委陳吉仲24日偕臺南市長黃偉哲前往弔唁,表達最深切的哀悼,並與家屬討論公祭事宜,陳吉仲表示,總統蔡英文將於3月3日出席公祭時頒發褒揚令,表彰崑濱伯對臺灣土地與農業的貢獻。此外,農委會與臺南市政府也將共同製作紀念影片及紀念冊,永傳崑濱伯樂天、敬天、不畏艱難的精神。
2018年10月,台灣野望自然傳播學社前往英國Bristol,參加全球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自然生態紀錄片Wildscreen影展。 影展期間,我們見到了致力於野生動物紀實,試圖透過媒體傳播的影響力扭轉政策的製片公司Terra Mater Factual Studios,以及長期投入調查前線、屢獲國際獎項肯定的調查記者。在這些一線工作者眼中,紀錄片該具有什麼樣的影響力?
臺灣農村的未來可能會是什麼模樣?公共電視發表全新紀錄片《農村的遠見 / The Eternal Farm Villages》,由曾獲金鐘獎的《城市的遠見》原班人馬操刀,籌備10年,帶著臺灣意識踏遍德國、印尼、美國、荷蘭、日本與臺灣各國,以高規格4K影像製作,拍下兼具遠見與永續的各國農村典範。
讓我們倒帶到40年代,當美國正從二戰後逐漸復甦,彼時的迪士尼集團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即便迪士尼的主要觀眾喜歡可愛絨毛主角和溫馨有趣的動畫,他們還是想來點不同的嘗試,派出製片團隊到野外拍攝自然紀錄片。
「請把我的作品,化成全民的知識跟感悟。」年近七十歲,屢獲海內外大獎肯定的生態紀錄片導演劉燕明,將自己付出大半生拍攝的珍貴臺灣生態紀錄,共730卷膠卷跟30T的數位影像,全數無償捐贈給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
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預估,西元2050 年的全球人口數將超過90 億人,較目前再增加20 億人
2018年年初,人稱柯師傅的柯金源導演,出版了《我們的島:臺灣三十年環境變遷全紀錄》,這本厚達 500頁、重達 1.5公斤的「巨著」,從海寫到山,從地震與颱風等天災寫到公害的人禍
臺灣不僅是寶島,也是擁有許多自然保護區的「保島」。農委會最新出品的紀錄片《保島》,藉由訴說臺灣保護區的故事,告訴大家保育不是少數人、 也不只是林務局的事,而是生活在這座島嶼的人們共同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