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創全球首例!臺灣棗獲准進韓國 10年功換來的

歷經10年的努力,臺灣成為全球第一個可輸出鮮棗到韓國的國家!未來要銷往韓國的鮮棗只要事先向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申請,經12天低溫檢疫殺蟲處理後、再由韓方檢疫人員查證後就能出口。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520農業盤點】農產品拚外銷 產、銷、官共同合作缺一不可

107年我國農產品外銷54.7億美元創22年來新高,是繼84年56.4億美元及85年54.8億美元之後的歷史第三高,之前尚含豬肉出口達15億美元左右。但在86年發生口蹄疫被列為疫區後,豬肉不能出口,導致農產品出口值銳減。如今在多年努力後逐漸達到之前外銷榮景,令人欣慰。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台灣之光】讓第2名看不到車尾燈 毛豆外銷日本穩坐冠軍

台灣冷凍毛豆在日本市場的市佔率將近4成5,穩坐冠軍,市佔率是競爭對手泰國的1.63倍、中國的1.91倍,不過,這些可以跟台灣毛豆競爭的對手,都是台商技術支援,種植採收、加工運輸等技術,都是台灣這一套,但他們都採低價競爭策略,台灣在價格上很吃虧。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北農沒賣掉的阿里山茶恐是稀土元素超標被退

高雄拿下對岸52億訂單,能否實現,受到外界很大關注,前立委賴坤城在臉書PO文指出,高雄市長韓國瑜在北農總經理任內,曾與昆山水中仙公司簽署1萬盒阿里山茶的採購MOU,但最後只出貨700盒,以此質疑訂單實現的可能。韓國瑜向媒體解釋那批茶葉的問題,是因農藥殘留檢測沒過且有混茶情形才被退。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日本拼外銷】日本農產品外銷不必靠空運 3關鍵讓農產品也能靠海運

日本喊出希望在2020的農產品外銷產值要達1兆日圓的目標,為了達到此目的,佐賀大學副校長田中宗浩29日在「冷鏈物流生態系之創新營運模式高峰會」中表示,日本近年研發包括紙箱、保鮮劑等技術,讓農產品出口耗損率降至5%,協助日本農產外銷。

人工繁殖午仔
封面故事
午仔年報

午仔來報到!

・征服夢幻海魚──臺灣首度人工繁殖午仔

・莫拉克侵台──石斑魚產業走下坡,午仔魚打開中國市場

・午仔魚怕冷──屏東占總養殖面積八成

新聞
力拚提高農產品外銷力道,看韓國6大方針如何佈局「出口支持政策計畫」

從2000年代晚期起,韓國政府不遺餘力地提升農產品的出口量,其中包含許多農產品出口支持政策的訂定。因此,2007年達25.32億美元的農產品出口量,到了2016年即快速成長到64.65億美元(KATI, 2017)。

新聞
【科技農企】生產管理標準化,獲利極大化──自然綠洲國際有限公司

為想幫助農民取得穩定合理的收入,6年前,柯氏兄弟把傳承40年的果菜運銷工作轉型,成立了「自然綠洲」品牌,將產品品牌化、精品化,大舉進攻超市體系。

新聞
不僅是外銷門票,從國際貿易農產品驗證趨勢,談全球良好農業規範重要性

觀察全球主要生鮮農產品消費市場,多集中在人口稠密的北半球;若以東、西半球來看,則以東半球為主;而北、東半球主要消費市場,就位於亞洲。聚焦亞洲來看,就是東亞地區,包含中國、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成員國這些人口眾多國家,也是未來生鮮農產品消費力成長最快的地區,尤其是蔬果類,其消費力成長可以反映都市發展、人民健康飲食需求趨勢,例如中國最近非常熱門的「30分鐘生鮮食品冷鏈快遞」,或是每年跨海運輸至中國、日本的智利櫻桃、紐西蘭奇異果。

新聞
【冷鏈搶鮮機】陳旭初×陳郁然對談產業鏈整合:放眼社會需求,強化冷鏈為遲早一步

當臺灣農產品販售通路逐漸從農產品批發市場、販運商等傳統通路,而轉移至量販店、超市等大型實體通路及電子商務通路,產地到餐桌間的分工日趨精細,為了確保各端點作業流程維持產品品質,每個環節都有保鮮需求,尤其外銷更需要冷鏈以對應長途運輸。10月號的《豐年》雜誌邀請台農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郁然、全日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旭初,對談冷鏈重要性、如何建置完善冷鏈,以及冷鏈發展將為臺灣農業帶來的嶄新產業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