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咖啡
國內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全民自主防疫,更仰賴站在前線圍堵病毒的醫護人員,近日約有30多家咖啡業參與「送咖啡挺醫護」活動,致贈手工咖啡沖泡包給醫護人員打氣、提神,發起人、合力咖啡創辦人劉政說,「要做到三級警戒解封為止」。
在農委會農糧署輔導下,台灣咖啡協會、台灣咖啡研究室聯合國際卓越咖啡聯盟(ACE),今年首度舉辦「2021典藏臺灣精品咖啡國際競標」,要將臺灣咖啡生豆推向國際競標舞臺。
2003年一炮而紅的伯朗咖啡廣告拍攝地點就在雲林古坑荷苞山,自此「古坑」就成為臺灣咖啡原鄉的代名詞,同年雲林縣政府於古坑舉辦第一屆臺灣咖啡節,奠定臺灣咖啡原鄉在古坑的知名度,每年臺灣咖啡節吸引國內外約50萬旅遊人次,為當地觀光、休閒、農特產業發展增添助益。古坑咖啡成為農村大躍進的典範,接下來農會將推動CPAG品牌化發展成為在地產業升級的關鍵!
據統計,越南2020年咖啡出口量達151萬公噸,每公噸咖啡的平均出口價格1,759美元(較2019年增加1.8%),越南咖啡外銷全世界80餘個國家和地區,占全球咖啡豆出口14.2%,其中以德國、美國、義大利為越南2020年的前3大咖啡出口市場。
日治時代曾是山地首都的德文村,在莫拉克風災之後成了失落之地,在返鄉部落青年的努力下,在森林裡找回咖啡,在漫草裡找回油芒,在教育裡找回希望,學習祖先的開墾精神,把部落的文化種回來。
國內第1個咖啡新品種問世,農委會農業試驗所從阿拉比卡品種的突變種中,選育出咖啡新品種,不只有好喝的咖啡豆,咖啡葉所含機能性成分「綠原酸」更是一般咖啡品種的2倍,可搭配農試所開發的「咖啡葉綠原酸萃取」技術,製成美容保養品、保健產品。咖啡台農1號新品種已提出品種權申請,嘉義縣政府農業處搶先與農試所簽署技轉備忘錄。
歐盟為越南第四大貿易夥伴,也是越南第二大出口夥伴。越歐雙方於2012年6月正式開始進行歐盟與越南自由貿易協定(EVFTA)諮商,並自2020年8月1日生效,EVFTA生效後立即針對歐盟輸往越南的65%產品廢除進口關稅,其餘產品關稅將在未來10年內逐漸取消;越南輸銷歐盟的71%產品則在EVFTA生效後,亦立即零關稅,其餘產品關稅將於未來7年內逐漸免除。
有咖啡癮的人,絕不能錯過烘豆的美好──無論是到咖啡豆專賣店找尋不同烘焙度的豆子,或是蒐集城市裡的自烘咖啡店,開創新的味覺體驗。即使沒有機器,也能用手網或陶鍋在家烘豆。享受烘豆,即擁有創作咖啡風味的自由。
現代人喜歡在上班或下午茶時間來杯咖啡,除了可以振作精神,也能轉換心情。花蓮縣萬榮鄉近年來推廣咖啡,尤其種植在海拔600公尺的山坡地上,將咖啡提升到中海拔環境,所沖出來的風味,更加有層次。
臺灣種植咖啡面積1千多頃,咖啡豆產量超過1千公噸,農委會數年前,曾經推廣過咖啡葉茶飲,市面上也買得到咖啡葉的茶包,只是咖啡葉並不在衛福部「可供食品原料使用匯整一覽表」8百多項各種草本及木本植物中,衛福部20日預告《食品原料咖啡葉(Coffea arabica、Coffea canephora)之使用限制及標示規定》草案,待年底正式公告後,目前合法性仍處於灰色地帶的咖啡葉茶飲,即可成為合法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