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水污染防治法》嚴格開鍘,廢水問題成了養豬戶難以逭逃的責任與經營壓力。目前臺灣有95%養豬場建置三段式廢水處理設備,若各步驟有確實發揮機能,一來有助事業廢水達放流水標準,二則厭氧醱酵階段所蘊積的沼氣可再利用或轉換成電力躉售。
《水污染防治法》嚴格開鍘,廢水問題成了養豬戶難以逭逃的責任與經營壓力。目前臺灣有95%養豬場建置三段式廢水處理設備,若各步驟有確實發揮機能,一來有助事業廢水達放流水標準,二則厭氧醱酵階段所蘊積的沼氣可再利用或轉換成電力躉售。
以厭氧消化處理農牧業有機廢棄物,不僅能減少廢棄物處理的問題,還能產製沼氣作為生質能源,是政府近年來鼓勵推廣的施政項目。
對海島型國家而言,漁業是極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經濟產業。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提供的資料顯示,國內從事漁業的漁會會員人數約40萬餘人;2018年的漁業生產量達1,096,890公噸,漁業生產值為89,736,599千元。
近年來,臺灣積極參與國際協議,維護漁業利益、確保漁民的船隊作業權益。2019年7月,臺灣以捕魚實體參與方身分,參加南印度洋漁業協定第六屆締約方大會會議,正式成為SIOFA一員。
隨著《有機農業促進法》的施行,臺灣目前有機及友善農業的總耕地面積不僅逐年成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也設下目標,以年增率10%的成長幅度,冀盼在2020年底前,達到1.5萬公頃的有機及友善農地。
自2017年5月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開始審認「友善環境耕作推廣團體」,提供農民有機驗證之外的另類選擇。截至目前為止,已有35家友善耕作推廣團體審認通過,且友善耕作面積目前已達3,743公頃。而在第一線實際協助農友往友善農業轉型的團體,又如何協助農友行銷,克服有機驗證的高門檻呢?
農業金庫也會定時在全國青農的社群固定發布訊息,讓青農掌握最新資訊,藉由多種方法與臺灣各地青農接近,並確認創業貸款政策的宣傳渠道保持暢通。
截至2019年10月的統計資料,已開發銷售16種品項保險,包含農作物、養殖水產、家禽禽流感及農業設施,合計23張保單,未來將持續開發新品項保單,擴大保障範圍,並鼓勵農民參與以提高保險覆蓋率,協助降低農業經營風險。
現行兩大農民社會保險制度,包括「農民健康保險」及「農民職業災害保險」,農職保臻全了農保未逮的職災領域,覈實後將可依法發放傷害給付及就醫津貼等,確保職災期間農業工作者經濟無虞,避免其生計蒙受斸損。
珊瑚礁供給人類豐富的海產、醫藥與觀光資源外,當起於海洋的漰漭大浪經淺水珊瑚礁緩衝後,讓脆弱海岸線得到防禦而免於侵蝕作用。珊瑚礁對世人貢獻極高生態、健康與經濟價值,也是為何要挽救其免於衰頹的命運。
產銷履歷農產品驗證制度的用意,在消費端是為了讓農產品從農場到餐桌的流向及相關產銷資訊皆公開、透明、可追溯追蹤;其依循臺灣良好農業規範(TG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