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環境耕作推廣團體 助部落農友,突破產銷困境

吉拉米代部落位於花蓮縣富里鄉豐南村,裡頭的吉哈拉艾聚落為山巒所包覆,沿著山勢所開闢的天空梯田是馳名文化景觀,有機栽種的哈拉米亦為著名的生態農產品。(攝影/林清華)

文/李柏寬

自2017年5月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開始審認「友善環境耕作推廣團體」,提供農民有機驗證之外的另類選擇。截至目前為止,已有35家友善耕作推廣團體審認通過,且友善耕作面積目前已達3,743公頃。而在第一線實際協助農友往友善農業轉型的團體,又如何協助農友行銷,克服有機驗證的高門檻呢?

社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秘書長金惠雯。2017年農糧署始審認「友善環境耕作推廣團體」,作為農民有機驗證之外的另類選擇。而原促會就是其中一個,協助小規模的部落農友銷售其農產品。(圖片提供/金惠雯)

部落農夫實踐友善耕作 農產品可媲美有機種植

社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簡稱原促會),就是友善耕作推廣團體之一。其不但成立「部落e購」共同產銷平臺,提供加入的原住民部落農友展售產品、接觸通路的機會,也定期舉辦工作坊或教育訓練,讓更多人了解「參與式保障系統(Participatory Guarantee Systems, PGS)」的實踐理念。

原促會秘書長金惠雯表示,目前加入該團體的農友,大多已具有轉向環境友善生產的理念,只是因為生產規模較小且來不及申請有機認證,至於加入者正好普遍是有類似問題的原住民部落農友,透過口耳相傳或鄰里推薦,成為該組織的一員。該團體所制定的生產標準,與一般有機農業的標準規範並無不同,差別僅是「換了一種驗證查核的機制」,改以消費者、平臺方與農友間的相互溝通、產地拜訪與信任為基礎。換言之,農民生產出來的產品,其品質和通過有機驗證的農產品是完全相同的。

不限生產規模,扶植小型農友產品上架

在協助產銷的執行上,金惠雯說,由於許多農友在轉型成友善農業的初期階段,產量通常都不高,因此產銷平臺主要的角色,便是透過陪伴輔導與溝通,協助部落農友改善生產,不會強制要求農民必須生產一定規模。因此,不論產量多寡,都會盡可能讓農友提供一些產品上架,「有多少給多少」,目的是為了讓農民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改善生產,並達到推廣行銷之目的。等到農友生產狀況較為穩定後,才會改採類似契作的方式。

提及目前政府相關友善農業的輔導政策的看法,金惠雯則認為,目前政策的重點,主要還是針對個別農民的生產補貼,即農民取得由推廣團體核發的友善農耕認證後,可向地方政府或農會申請相關生態保育獎勵或肥料、農機具補助。但針對「友善耕作團體」本身的推廣資源協助,以及友善農耕農民在行銷活動與通路的建立上,則應有更明確的政策方針,才能有效解決產銷困境。

許多投入友善耕作的原住民部落農夫,其生產之農產品品質,許多已和通過有機驗證的農產品無異。(攝影/林清華)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19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