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環境農業跨步走 多元輔導制度,克服轉型陣痛期

農糧署為改善全臺農地品質,鼓勵農民朝友善耕作發展並轉用友善農地的資材。(攝影/林靜怡)

文/李柏寬

隨著《有機農業促進法》的施行,臺灣目前有機及友善農業的總耕地面積不僅逐年成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也設下目標,以年增率10%的成長幅度,冀盼在2020年底前,達到1.5萬公頃的有機及友善農地。

福利政策多管齊下,促善農業轉型

農糧署副署長蘇茂祥表示,為了協助農民從慣行轉向生態永續的農業生產方式,2019年單就農糧署而言,即編列超過15億的預算,提供轉型中的有機或友善農耕農民,一系列生態保育獎勵、農業設施補貼、肥料補貼、技術支援陪伴及協助辦理農產行銷活動等輔導措施。

蘇茂祥提到,對於轉向有機或友善耕作的農民而言,由於他們的耕作形態轉變對環境生態深富貢獻,因此在綠色給付的概念下,凡是轉型過程前三年的農友,皆可申請每公頃3萬元的生態保育獎勵。

農糧署副署長蘇茂祥指出,希望在2020年底前,讓有機及友善農地面積達到1.5萬公頃。(攝影/張家瑋)

此外,從前端生產到後端銷售,蘇茂祥說每個環節都努力因應農民的需求,提供完整的輔導措施。例如生產上為了協助農民降低生產成本,在購買有機質肥料與搭建農業設施等方面,提供相關補貼及政策支援:包含補助有機質肥料費用,每年每公頃至多3萬元,以及依照區域的不同,提供溫網室搭建費用五至六成。

在輔助生產的農機具方面,也補助個人使用者至多三分之一的費用,並為鼓勵農民團體共用農機具,另補助共同使用者至多二分之一的購置成本,提升農民經營的規模與效率。除此之外,若轉型過程中農民對有機農法的操作有任何疑問,目前農糧署及各區農業改良場、試驗所也與大學農業科系合作,成立有機農業技術團,使農民得以取得技術諮詢的管道。

最後,在後端銷售面部分,目前農糧署則是透過定期舉辦國產農產品行銷觀摩會、補助地方政府或民間團體舉辦農夫市集、要求展售活動必須有一定比例有機及友善農民加入等方式,讓環境友善的理念得以被消費者重視。

轉型輔導措施資源,不限狹義的有機農業

然而,上述諸多轉型的輔導措施,是否只限於已取得「有機驗證」者,才能取得這些政策資源的協助?對此,蘇茂祥則強調,在新施行的《有機農業促進法》中,政策基本精神是「只要農民在生產過程中,全程皆不使用農藥、化肥,且符合環境生態友善、土地永續的農法,都是政策應輔導和鼓勵的對象」。換言之,《有機農業促進法》的輔導資源,並不限於投入狹義的「有機農業」,取得有機(轉型期)驗證的農民以及其他友善環境的農業生產方式,也都在政策保障的範圍。

蘇茂祥解釋,將「友善農耕」的農民也納入政策輔導對象,主要是考量並非有意轉型的農民都有能力負擔高額的有機驗證費用;特別是生產的農作品項多元、單一作物耕作面積小的農民,驗證費用更是個沈重的負擔。前述問題經常成為農民轉型過程中的一大阻礙。因此,為了讓轉型過程中對申請有機驗證遭遇困難,或尚未建立銷售管道的農民,能有更多元及彈性的轉型方案,於是將友善農耕也納入政策資源協助的範圍,實際上更能促進農民往友善環境的方向轉型。

根據農糧署有機農產品有機轉型期農產品類別及品項一覽表,紅龍果(大漿果類)以及芝麻(雜糧類)皆列入其中。(圖片提供/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

目前,農糧署的具體做法,是將「參與式驗證」的精神納入法規之中,透過由政府審認通過的「友善環境耕作推廣團體」,自行訂定生產規範、擔任產銷平臺,自主管理與稽核旗下農民,並納入消費者的共同參與,來落實農產品的把關責任。同時,政府單位也會提供友善耕作推廣團體,相關教育訓練等經費的協助,來推廣友善農耕。而凡是加入團體、進行友善農業生產的農民,同樣也能獲得相關政策資源的協助。

「有機與友善農民獲得的政策協助,基本上是一致的。」蘇茂祥說,這樣的做法,將提供農民在「有機驗證之外」的另一種選擇。當然,政府單位也會定期對推廣團體稽核,若團體內農民有超過五次檢測不符規定的情形,就會廢止友善耕作推廣團體的資格,來強化團體內部管理,以兼顧農民與消費者的權益。

另一方面,若農民仍有意申請有機驗證,則政府部門也額外再提供九成的有機驗證費用補助,來降低驗證的高門檻。同時,為了因應轉型過程中農耕產量的減少,政府也提供每公頃3萬元的「收益減損補貼」,目標就是要讓農民有足夠的經濟支撐,並渡過有機轉型陣痛期。這些措施則是鼓勵農民在生產狀況日趨穩定、建立有機生產的信心之後,也能有效從友善農業轉入有機農業,取得有機認證標章,提高農產品的銷路。

圖是位於花蓮縣瑞穗鄉的有機彌勒果園,園區奉行友善耕作並混種多種作物,果樹下即種植耐陰的作物。(攝影/張家瑋)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19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