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天秤正由文憑向技能傾斜,產學無縫接軌為第一要務

文/陳怡樺 攝影/許

2017年9月,財團法人豐年社南部辦公室針對全國32所高級中等學校農業相關群科進行「首次全國高職農校學生從農意願調查」,超過60%學生有意願從農,但以農林漁牧業為未來工作第一志願者僅23.9%。此現象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於產學落差導致有意願從農學生無所適從。回到教育和產業現場,透過站在第一線的教師與業界人士,如何攜手打造產學無縫接軌的農業教育環境。

新社高級中學增科復農,連結業界專業教師打造農業群科新風光

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教授張仁家曾於2016年發表〈被遺忘的一角:農業教育〉,引述教育部統計,1958年臺灣105所職業學校約有41%農業學校,隨著社會產業結構轉變,「以農業為主的職業教育在1966~1981年間,逐年轉為工業導向。」

雲林縣出身的新社高級中學實習處主任郭義汶對這樣的轉變十分有感。他指出,虎尾鎮、西螺鎮、北港鎮3所高級農工職業學校,僅北港高級農工職業學校保有農場經營科。

進一步了解部分農業相關群科沿革,虎尾高級農工職業學校綜合農業科、農村家事科、農業土木科陸續在1972、1973、1974年停止招生,1974年農產製造科改名食品加工科;位於臺灣最大蔬菜產地與集散中心的西螺高級農工職業學校,1981年將農產製造科改為食品加工科;北港高級農工職業學校也於1971年將農藝科改為農業機械科。

直到2016年,位在臺中市農業山城的新社高級中學竟「一反常態」新增農場經營科、園藝科,其實新社高級中學於1979年由新綜國民中學、新社國民中學合併成立,而新綜國民中學前身又是日治時期臺灣最早成立的3所農業學校之一,雖說是「增科」,更可說是名符其實的「復農」。臺中市新社區產業多元,盛產葡萄、高接梨、枇杷、香菇等作物,新社高級中學在當地鄉親的鼓勵和支持下,與在地產業結合,在前任校長朱健良任內新增農業相關群科。

農場經營科、園藝科設立之初,便為1年級學生規劃1學年度校外實習課程,每學期到3位業界專業教師的農場分別實習3週、每週4小時,了解農場經營和工作流程;實習農場作物豐富,例如咖啡、葡萄、香菇、文心蘭、多肉植物、網紋洋香瓜、番茄。每學期初邀集業界專業教師開會討論,制定教學單元、設計學習單。郭義汶說明,原本開學後2~3週展開實習,現在調整到第9週,前8週為基本課程教學,讓學生先充分了解基礎知識再實作。實習課程結束後參加由業界專業教師出題的術科考試,兼顧理論與實作。

農業復興從教育開始,在地業界專業教師帶領學生認識產業

「這個葡萄夠黑嗎?夠黑就可以剪下來。」御品葡萄園主人古東喜,擔任新社高級中學實習課程業界專業教師已3年,學生實習內容包括採收葡萄、駕駛割草車、練習包裝等,「不同時間點到農場會遇到不一樣的田間狀況,這次是葡萄剪枝、疏花、疏果、套袋,下次是採收、包裝出貨。」由於他是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合作農友,在其鼓勵下從慣行農法轉型為農藥減量、草生栽培,教導學生駕駛割草車時,也會分享草生栽培、生物防治等經營理念。

「朱健良校長曾說,農業復興從教育開始。」身為新社國民中學畢業生,古東喜對這句話深感認同,他認為技術及職業職業教育以培養技能為重,讓畢業生擁有基本從業能力。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2018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