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致力於農產品標章整合,預計2020年將現行「四章一Q」台灣優良農產品標章(CAS)、台灣有機農產品標章(CAS ORGANIC)、產銷履歷農產品標章(TAP)、吉園圃台灣安全蔬果標章、臺灣農產品生產追溯條碼(QR Code),整合為「TGAP台灣優良農產品標章」、「有機農產品標章」。
對消費者而言,種類繁多的農產品標章會導致辨識困難,也難以認清不同標章管理範疇的差異,因此削弱個別標章的影響力和重要性。另一方面,1989年推動台灣優良農產品標章、1994年推動吉園圃標章,對產業界而言,相關規範也必須與時俱進,臺灣農業環境才會進步。
舉例來說,早期推動吉園圃標章有其良善用意,是為了加強管控農藥殘留問題,但管理範疇僅止於安全用藥,相較之下,現行產銷履歷農產品標章與未來的TGAP台灣優良農產品標章所依循的臺灣良好農業規範(TGAP)範圍更廣,包括生產規劃、農場管理、田間管理、害物整合管理、肥培管理、採後加工處理、售後服務、品質文件管理等,配合產銷履歷農產品驗證的追溯條碼管理,是較為嚴謹的制度。
不少農民想知道,依循臺灣良好農業規範申請產銷履歷農產品驗證,是否就能賣更好的價格?這問題應該分開來看,臺灣良好農業規範是一套有力的管理工具,人人都應該落實實施,至於是否須申請驗證、取得標章,要看市場是否有此需求。
產銷履歷農產品驗證同時也是集團化管理及企業化經營的重要工具。臺灣耕地零碎,集團化是臺灣農業的希望,若要擴大經營規模,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競爭力,須依循同一套標準。若一個集團中有幾十位農民,遵循臺灣良好農業規範統一進行管理,使生產過程與產品規格化,才能經營共同品牌、穩定供應大型通路,甚至拓展外銷。熟悉臺灣良好農業規範之後,未來升級接軌全球良好農業規範(GLOBALG.A.P.)也更加容易。
現今全球農業的技術、標準、管理制度皆不斷提升,不論是菲律賓的香蕉或越南的茶葉,不少國家已通過全球良好農業規範,臺灣農民也不該自外於此潮流,才能集合起來打臺灣盃,甚至是世界盃。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2018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