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
【行舟地】城市和曠野,於此相遇

雙溪河濱的「舟遊天下」獨木舟基地,城市與郊區在此交融。這條東北岸最寬闊的河川,過去孕育了三貂灣與凱達格蘭族文明

土地
【時與光】南洋懷土

大門外,斜坡旁,一棵羅望子樹,長成六、七米高,在一棵十多米的大椰子樹旁,它是相對幼小嬌弱的喬木,年齡據說是隔壁鄰家越南太太嫁到臺灣來的婚期總合,十多年,從一顆種子發芽時即開始育成。

土地
【野雜學】墾荒

在山裡的無人之境開墾生活,意料之外的工作,是必須將荒地變成良田。沒有耕作經驗之前,對土壤一無所知,只知道有樣學樣的堆出菜畦、撒種、挖洞定植,來自農業區的朋友來幫忙也是這麼做。直到作物生長不順、多蟲多病,我才開始報名各種自然農法課程、多讀農業教科書。

土地
【農婦心底話】你不必做得又快又好

那滿室的米香,就是布袋米發散出來的。布料和米都會呼吸,米香的流瀉卻讓我心慌,若這幾日趕不及出貨,布袋米的鮮度便可能下降……

土地
【時與光】幻花奇想

夏季,熱氣凝結在水泥地久不散,午后降雨,奔騰起一股氣流,直竄腳底。暑氣,總能讓葉菜類、鮮花等等季節限定花草,加速歸於塵土。因而,夏天的花市,以足足能過渡鮮花成乾燥花的款式最受歡迎。

土地
【野雜學】山居照明

山中生活的照明,日光是最需要善加利用的光源,如果建築物能開天窗或是採光窗,多數的白天室內不需要使用人工照明。

土地
【農婦心底話】誰叫我們是:健忘又可愛的人類

2018年夏日,日本靜岡縣木之花家族的稻米收割,我站在稻田前,看家族成員慎重其事地祭禱、舞蹈、歡慶。在歌聲中,女孩們慢慢走下田,以手割稻的形式表達敬重,厚重的雲層不期然打開了,富士山悄悄探出了頭。

土地
【行舟地】達悟載舟地的魔幻時刻:飛魚們還在嗎?

這趟專為划拼板舟而安排的三天兩夜蘭嶼之旅,在第一個下午就達成了願望。飛魚季一過,要乘坐拼板舟是如此輕易,一趟體驗五百元,彷彿在河邊和船家議價擺渡。

麻竹的花 火焰百合
土地
【時與光】脈火與焰息

燕子乘著氣流俯衝的季節,穿梭在野雜林裡的,冒出囊土的芽,熱氣竄出地表,昨夜的雨浸濕地土,乾草復甦回春,小蟻小蟲忙碌鑽進鑽出。

乾式廁所
土地
【野雜學】乾式廁所

乾式廁所為屎尿分離的設計,男生尿尿在尿斗,尿液集中在戶外的桶子裡。大號則使用自製的馬桶,有正常的馬桶座,糞便會掉入一個充滿木屑的桶子,使用完畢後再添入新的木屑覆蓋。

謝佳君插畫
土地
【農婦心底話】祝你們畢業快樂

在你們自山上(高雄桃源國中)搭車來美濃的這兩日,負責教授農業的小飽老師辛勤地準備著:整理場地、採收、備餡料、揉麵糰、聯繫餐廳……想著你們快畢業了,難得出部落,第一次到美濃這客家小鎮,他要結合自身務農和做麵包的本事,帶給你們新的體驗。所以他和學校提出,在校長和老師們的支持下,一齊開辦這次校外教學之旅。

雙人手工舟
土地
【行舟地】從沙灘地到淤積港,少年們的玻璃船啟航

早晨,臺東白桑安的連綿沙灘上,三十來艘獨木舟像一排列隊的巨大彩色腳印,20位著裝的少年少女舉槳圍圈,宣誓出海。岸邊的浪像帷幕輕輕掀動,領頭五艘船頂著木造船身,表面包覆塑膠布透明如露珠、上層座艙形似閃電。這是長濱國中學生為這趟「畢業航行」,花一週打造的手工蒙皮舟。

東澳烏岩角
土地
【行舟地】山嶺、飛魚、禁航地與不打烊的人

東澳村,宜蘭與花蓮交界,鄰近中央山脈起點「烏岩角」,南北岬角夾出半月型的東澳灣,將大海擁在懷中。

花
土地
【時與光】家花也有野花飄

動手種植的樂趣在於,不明狀況將陸續發生,以非職人有限的瞎猜向度下,調整水量、剪葉剪枝、下有機肥,是僅能參與耕耘的農事範圍。

砍柴神器
土地
【野雜學】柴房與工具

去年夏天,我第一次大規模砍掉雜木林、統一尺寸整理木柴,最後堆出來的量大約可供應秋冬兩季使用。回想那時,跟朋友砍樹、截短、搬運、疊木頭,累到懷疑人生。其實全部用電也沒什麼問題,但就覺得住在山裡這樣很不自然。

蘿蔔絲麵包步驟插畫
土地
【農婦心底話】做全世界最富有的人

去年冬天,小飽臨時興起,用自己種的白玉蘿蔔切蘿蔔絲,簡單醃過,做成蘿蔔絲麵包。因為有多的,我們便於粉專上公布:八個蘿蔔絲麵包,開放交換。

獨木舟
土地
【行舟地】曠野、海茄苳與潟湖新生地

這是我最接近河海交界處的一次獨木舟航行。僅兩三人寬的河道平靜無波;兩旁樹蔭像無數隻纖細的手遮擋日光。船槳探入光影錯落的河面,船彷彿在密林中探險的縱隊,偶爾岸上蔓生樹根卡住船槳,或兩艘船成了「碰碰船」,給靜謐的樹林捎來響亮的歡笑——我們正身處屏東的大鵬灣,海濱的紅樹林裡。

木桶
土地
【野雜學】在樹林裡泡澡

人生最常去泡湯的地方,是陽明山的日月農莊,其大眾池位於樹林中,山上起霧下雨冷颼颼時,跳下溫泉是最舒爽的事情。我在自力造屋時把這個經驗複製過來,水源來自附近的山澗,經過燒柴的熱水器,因為構造的關係,使用上不如瓦斯熱水器方便,必須燒柴、顧火、看水溫,等到水溫適當時才開始放熱水到檜木澡桶。

苔癬
土地
【時與光】苔與蘚闃寂地默長

苔蘚於我,不是微渺小物,是散步天地裡,密綠如織毛的布署者,無所不在圍籠著。樹花草隨風頷姿,枝葉形突,一步即擄獲視覺,探前景後景之外,遍染的綠譜系,毫刻等級的,謂之苔蘚。那是在仰望樹木群雄外,個人頷首沉思時的低迴不已,也像是壟高的山接續了緩坡平原,整個天地萬物才開始契密縫合而完整。

土地
【農婦心底話】神哪,請讓我平心釀造

去年夏天,拜訪日本靜岡縣自給自足的木之花家族。第一次見到Kyoko Chan,她是木之花樂團的吉他手,那時我覺得困惑,這女子身上安穩自在的氣息如此強大,好似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