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雜學】墾荒

文字.攝影/陳敏佳

在山裡的無人之境開墾生活,意料之外的工作,是必須將荒地變成良田。沒有耕作經驗之前,對土壤一無所知,只知道有樣學樣的堆出菜畦、撒種、挖洞定植,來自農業區的朋友來幫忙也是這麼做。直到作物生長不順、多蟲多病,我才開始報名各種自然農法課程、多讀農業教科書。

現在我會說,原來的土地因為雨水長期沖刷偏酸,以前可能還使用過除草劑,這就像給小孩三餐吃泡麵,發育不良常生病是理所當然。現在知道作物長大要給它們舒服的環境,包括物理性、生物性、化學性的條件,利用森林培育土壤的原理,創造可生產食物的良田。

STEP1 下挖

沒有經過幾代人認真耕作的土地,大約20公分以下都是比棒球大的石頭,密度跟珍珠奶茶下半杯差不多。

STEP2 再下挖

往下挖深60公分的土地,可以看到有一層很明顯的表土,表土之下就很艱困。

STEP3 搬石頭

同一單位面積,挖到籃球大小的巨石數量比蚯蚓還多,這應該是先民做坡崁的等級。

STEP4 填資材

最重要的是把資材填到洞裡,再把土覆蓋回去,填充內容有落葉枯草、碳化稻殼、豆渣、米糠、菌粉、生廚餘……總之是可以建立土壤的大餐。

TIPS 石頭功能

挖出來的石頭可鋪路,沒有柏油路的地方需要經常回補石頭,這功能會讓整地的心情好一點。

PROFILE

陳敏佳

近幾年開始住在山裡的商業攝影師,在野地生活,在都市賺錢。因為自力造屋、在原始山林中墾荒,慢慢累積一些山居生活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