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糧在日常飲食與農業生產皆扮演重要角色,但國產雜糧產業長期受制於進口產品,陷入低迷。(圖片提供╱豐年社資料照片)
專欄
餐桌上的重要角色 解析臺灣雜糧產銷:產業特殊、進口產品強勢 振興國產雜糧挑戰多/焦鈞

常言「人吃五穀雜糧」,臺灣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農村家戶的耕作物種與產業發展型態相對多元,用現在的術語就是具有「農業生物多樣性」,造就這種農村風貌的關鍵角色之一,就是花生、玉米、黃豆、甘藷等「雜糧作物」,其總產量甚至一度超過稻米。然而,雜糧產業在臺灣長期不受重視,透過爬梳產業發展變遷,可以認識雜糧特殊的產銷體系,以及在生活中扮演的關鍵角色、對整體農業生產的重要價值。

鹽沼棲地、海草床與紅樹林的碳匯潛力高,但暫未納入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中。圖為紅樹林植物海茄苳的呼吸根。(攝影╱楊為仁)
專欄
邁向2050年淨零 農業部門盤點碳匯潛力:兼顧生活與生態 政策獎勵搭配ESG 促農業永續╱陳吉仲

前總統蔡英文在2022年世界地球日(4月22日)宣示,臺灣要在2050年達成碳排淨零;同年7月時任行政院長蘇貞昌框定風電/光電、氫能、前瞻能源、電力系統與儲能、節能、碳捕捉利用及封存、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資源循環零廢棄、自然碳匯、淨零綠生活、綠色金融及公正轉型等12項關鍵策略。

今(2024)年6月總統賴清德成立氣候變遷委員會,揭示淨零路徑、多元綠能減碳科技、綠色數位雙軸轉型、永續綠生活、公正轉型、綠色永續金融及國土永續調適韌性7大主軸。

天長山區域的巨檜森林。(圖片提供/徐嘉君)
專欄
那是島嶼的骨與血與肉,我們不用打穿它——找樹的人談中央山脈/徐嘉君

我們沒有在哈崙工作站多做停留,畢竟找樹的人更有興趣的是島嶼上的巨木森林,我們想要發掘更多的偉大巨木與美麗森林,中央山脈從來都不是阻礙,那是島嶼的骨幹,而我們的大河是發源自中央山脈的血脈,森林跟孕育其中生物便是肌肉,臺灣因為有中央山脈而偉大,成為不平凡的島嶼。

全球陸續建立自然碳匯方法學,土壤碳匯的角色相當值得重視。(圖片來源/john foust on Unsplash)
專欄
減緩極端氣候 土壤碳匯對「碳中和」扮演重要角色/楊秋忠

為減少有機物處理、分解等碳排,可將有機廢棄物製成有機質肥料或穩定的土壤改良劑,使有機物回到農田,透過土壤微生物的轉化及穩定化形成不易分解的土壤有機質,成為「土壤碳匯」的碳源增加碳匯。此法不僅能助益農業生產、維持土壤地力邁向永續農業,又解決有機廢棄物,有一舉數得之效,是最具潛力且可行性的方法。

一籃籃的「蛋箱」仍是國內主要雞蛋運銷方式,也是估算產量的基本單位。(攝影/蔡易儒)
專欄
回顧2023年雞蛋產銷爭議 剖析雞蛋產銷環節:不同通路系統龐雜 農業部需進一步掌握資訊/焦鈞

從2022年底開始的雞蛋產銷爭議,相信大家記憶猶新,小小一顆雞蛋成為過去一年多討論極為熱烈的輿論焦點,在國內受關注的程度甚至可說不遜於總統大選。原本市場中並不起眼、長期供應平穩的雞蛋,為何會出現如此劇烈的產銷失衡?臺灣的雞蛋產銷體系這幾年到底發生了什麼問題?
回顧缺蛋爭議,一般民眾對雞蛋缺貨的感受,大多是從2022年底開始,傳統市場、超市通路的供貨吃緊,貨架上的雞蛋經常售罄,價格明顯走揚。

水果分級讓市場從批發到零售可以有序交易,是產銷中不可或缺的環節。(攝影╱林靜怡)
專欄
從單根香蕉到截切工廠 臺灣水果產銷大變革:打造新時代水果王國 採後處理需要新科技╱焦鈞

臺灣作為1970年代全球性的「水果王國」,當時政府派出大批農技團專家,到非洲友邦國家教導當地農民種植無籽西瓜,背後功臣還包括強大的種苗培育能力;一顆顆鮮紅的無籽西瓜,還成為政府「宣揚國威」的軟實力。

曾幾何時,年輕一輩已經不太清楚「水果王國」的威名由來,水果外銷市場通路也一路坎坷,近年進口水果量還節節攀升,從2013年52萬公噸到2022年突破62萬噸,已追上同年國內水果總產量的四分之一。

糧食安全需要各方面的支持,農地等不同生產要素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攝影╱吳尚鴻)
專欄
確保臺灣糧食安全 農地是潛在生產的保證:緊急時全面復耕 估糧食自給率可達六成/陳吉仲

什麼是「糧食安全」?包含了糧食的數量、價格及品質等三個層面。由於品質及食品安全(food safety)的議題較為複雜,篇幅限制下本文暫不討論。本文所提到的糧食安全,是依據世界農糧組織(FAO)的定義,意即「在任何時刻,糧食皆可以合理的價格供應,滿足國人每天營養所需」,而在實踐上涵蓋農業生產、國際貿易、消費行為及社會福利與公義等不同層面。

蔬菜產銷環節愈趨多元,超市賣場建立自己的物流供應鏈,有機蔬菜等產品也未必會進入批發市場拍賣系統。(攝影/陳建智)
專欄
逛超市還是上市場?蔬菜產銷環節的悄然巨變:冷鏈物流促成農民、通路雙贏╱焦鈞

國內推動蔬菜「共同運銷體系」已有50年,這個由農民團體集結供貨向批發市場交易的系統,構成國內蔬菜產銷的主體結構,長期掌握蔬菜價格的形成機制。不過,在小家庭消費模式成為主流,連鎖超市、大賣場走進社區,以及近年冷鏈物流的建構下,市場型態有了巨大變化,批發市場的關鍵地位已受到挑戰。

食物上到餐桌前的里程可能比你想得更遠,生產面可溯及田間管理之前,加工運銷更有廣而深的鋩鋩角角。(攝影/吳尚鴻)
專欄
從產地到餐桌 食物歷經哪些環節?走一遍食物里程 做出更認真的消費選擇/焦鈞

農食供應鏈可大致分為:生產、收穫、加工、包裝、倉儲、配送至廚房烹調等七個步驟。在農作生產、水產養殖之前,其實還有更關鍵的環節,就是「生產投入」;所謂的生產投入,包括資本與技術的投入,資本就是農漁民決定生產養殖之前必須籌措足夠資金;與消費者比較相關的是,不論農作、水產或畜牧產業,決定採用哪一個品種、管理技術,會影響到後端供應鏈環節。

農民市集是食農教育的重要場域,農民與消費者面對面互動,交流更多生產歷程與理念,形成消費推動生產的正向驅動力。(攝影/謝佩穎)
專欄
如何把關農產品的安全與品質:消費者意識才是治本之道/焦鈞

2014年臺灣發生「黑心油」事件,引起社會譁然,「食品安全」上綱成為政黨價值核心;持續迄今,食品安全雖一直佔據政府政策高度視野,但食品安全事件卻未見消弭!不是法令不夠完備,也不是政府執法不夠嚴謹,把關農產品安全與品質,最終仍得透過消費者自發性的食安意識覺醒,方是正途。

農產品安全檢覈機制,就國內法令與行政體系分工,有兩大部門主責:農業部管理農產品田間生產用藥安全;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負責食品上架安全規範。

農產品自產地到消費者手上,歷經生產、處理、銷售等環節,此過程也形塑出農產品的「價格」。(攝影/陳建豪)
專欄
農產品的價格如何形成?從產地、批發市場到通路的價格大揭密/焦鈞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農產品」包括超市或傳統市場販售的生鮮蔬果、雞鴨魚肉、蛋、奶,以及農產加工品,甚至花卉;農產品自產地到消費者手上,歷經生產、處理、銷售等環節,此過程也形塑出農產品的「價格」。在萬物齊漲的年代,消費群眾對食物價格尤其有感,畢竟食物是剛需,滿足我們的一日三餐。想要判斷漲得有沒有道理,我們對於食物「價格」的形成,就不可不知。

青年育種家謝丞傑,和當時尚未申請品種權、仍在育種中的長壽花「夜后」。(攝影/吳尚鴻)
專欄
育種家坦白講:品種授權到生產、銷售誠信互利 產業才能正向發展/謝丞傑

植物的「創作」漫漫長路、荊棘叢生,要選育出生產者願意種植,且消費者喜歡又願意買單的品種,實在是談何容易?花卉品種培育時間往往耗時5至10年,從授粉、採收種子、播種、選拔、盆子、介質、肥料、水……等全部都是成本!

專欄
落實農業永續發展的關鍵工具:食農教育法/陳玠廷

受到氣候變遷、Covid-19疫情,以及因為俄烏戰爭等因素的影響,農業乃至飲食等攸關民生需求的發展議題,有感地反應在每一次消費行為中,也讓包括糧食安全、糧食自給率這些對社會大眾較為陌生的概念,透過媒體報導進到人們的日常生活。時值我國《食農教育法》於立法院三讀通過,筆者認為這對於我國農業的發展,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專欄
基改食品將帶來革命嗎?我們仍須明瞭風險/郭華仁

網路時代謠言滿天飛,手機偶而冒出「紫甘藷是基改的、基改食品吃了會成為基改人」等謬論,干擾消費者的認知;不過,縱然那是謠言,也不能就說基改食品是安全的。反之,媒體上也會看到學者講基改食品安全無虞,但其中有些與學術發現不符,一切都要看證據。

在長期森林保育跟禁止伐木的累積下,臺灣林地樹木已長得夠多夠大,且太過密集,應加強疏伐管理,也能提升國產木材自給率。圖為阿里山杉木林。圖片來源/Winston Chen@Unsplash
專欄
國際木材大漲與進口替代需求──後疫情時代的「國產材」機會/柳婉郁、李天裕

臺灣自產木材量只占市場約1%,這個「木材自給率」比起日本37.83%及南韓57.4%相去甚遠,臺灣大量進口木材早成常態。這是因為臺灣山林的樹木不夠多嗎?其實不然。臺灣林地,在長期森林保育跟禁止伐木的累積下,已長得夠多夠大,太過密集,需要像理髮一樣去「打薄」,這種伐木行為稱為「疏伐」。

專欄
疫情升溫下的農業再思考/陳玠廷

「防疫蔬菜箱來了嗎?」武漢肺炎三級警戒再延長,全民防疫避免群聚風險,透過網路採買生活物資,訂單突然一下子暴增,產地的農民阿公、阿嬤全力趕工採收、包裝,物流也投入大量資源,全力配合出貨。疫情改變了生活模式,面對未來後疫情時代,農產品消費模式將改變,從疫情中學習建構自己有彈性的韌性農業。

專欄
打破低海拔沒好茶的既定印象 「港口茶」-國境之南的風土滋味/蘇靜明

「低山嘸好茶」這一則茶業教科書上的「名言」,過去一直影響著臺灣消費者的判斷,然而,低海拔的地理區位真的生產不出好喝的茶嗎?

專欄
讓殺戮獵場成為永續海田 廢棄漁具的積極管理/胡介申、顏寧

2020年9月22日黑潮文教基金會與澄洋環境顧問發表臺灣第一本「東海岸廢棄漁具圖鑑」,首次連結「漁具」與「海廢」這兩個在陸地上距離遙遠、在海中卻關係緊密的議題。我們在記者會上強烈感受到各方對這個議題關注,但各方利害關係人可以怎麼攜手合作呢?未來如何透過更好的管理,以減少對海洋的傷害?讓我們一起來深入探討。

專欄
記一段與李前總統登輝先生的農業奇緣(上篇)/丁文郁

政治領域的李前總統大家都耳熟能詳,但擁有農經博士學位,且一直以「農業人」自居的李前總統,在農業領域的作為與貢獻相對上則較為陌生。談到農業,筆者雖然是就讀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系,一路由大學部直到博士的農學科班生,但因生也晚無緣親炙於任教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時的李登輝教授。但 2002年9月10日在因緣際會下有幸與李前總統結識,又蒙李前總統之知遇,從此就農業領域與他有了綿密互動,所以得以近距離觀察與體會李前總統對臺灣農業的真愛與對農民的疼心,尤其是對農漁會沒有任何附帶條件的包容與支持。

專欄
記一段與李前總統登輝先生的農業奇緣(中篇)/丁文郁

在卸任總統後,仍心念農業金融法制定的李前總統,在各種場合演講、發表文章敦促進度,源於任職農復會期間,就已建構的「獨立於一般金融之外的農業金融體系」的想法,足見先生立意在臺灣農業有一番作為的信念。此篇,作者除了敘述農業金融法制定的理念與過程,更詳述台灣農漁業最黑暗的篇章,亦即在 2001 至 2002 年間,36 家調整後淨值為負數的農漁會信用部強制讓與銀行承受事件,引發「1123 與農共生」大遊行之後,如何堅持理念制定農業金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