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臺灣糧食安全 農地是潛在生產的保證:緊急時全面復耕 估糧食自給率可達六成/陳吉仲

糧食安全需要各方面的支持,農地等不同生產要素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攝影╱吳尚鴻)

糧食安全需要各方面的支持,農地等不同生產要素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攝影╱吳尚鴻)

撰文╱陳吉仲
國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特聘教授,美國德州農工大學農業經濟學系博士。曾任農業部長、農委會主委。父母為屏東縣萬丹鄉農民,從小協助父母務農。研究領域包括氣候變遷與糧食安全、農業政策、國際農產貿易等。

什麼是「糧食安全」?不同背景的學者或政府部門皆有各自的論述角度,且隨著時空環境不斷修正,從1970年代至今已有數百種定義。如今,大家所討論的糧食安全,包含了糧食的數量、價格及品質等三個層面。由於品質及食品安全(food safety)的議題較為複雜,篇幅限制下本文暫不討論。本文所提到的糧食安全,是依據世界農糧組織(FAO)的定義,意即「在任何時刻,糧食皆可以合理的價格供應,滿足國人每天營養所需」,而在實踐上涵蓋農業生產、國際貿易、消費行為及社會福利與公義等不同層面。

2020年到2023年的COVID-19疫情,不僅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及生命,同時對全球各地農業生產和跨國運輸造成重大影響。全世界許多重要港口都因防疫關係而發生塞港塞船,讓運輸成本大幅提升,也連帶推升農產品生產成本。例如畜牧最依賴的玉米等飼料穀物,臺灣有九成以上仰賴進口,當運輸時間與成本增加,就會直接衝擊臺灣畜牧生產,從而影響肉品的供應量和價格。

除了疫情,當國際供應短缺時,臺灣也難以置身於外。國際玉米、小麥出口大國烏克蘭,因為俄烏戰爭爆發,導致烏克蘭減產、運輸貿易困難,國際玉米供應吃緊,更是令臺灣的飼料成本負擔加重。再往前回顧,不論是2009年全球金融風暴,甚至是1970年代能源危機,皆大幅影響全球農產品或穀物市場的供應與價格。

臺灣小麥、玉米等大宗穀物仰賴進口,COVID-19疫情、俄烏戰爭等國際局勢波動都會影響臺灣國內糧食安全。(攝影╱Polina Rytova on Unsplash)
臺灣小麥、玉米等大宗穀物仰賴進口,COVID-19疫情、俄烏戰爭等國際局勢波動都會影響臺灣國內糧食安全。(攝影╱Polina Rytova on Unsplash)

此外,近十年來的氣候變遷、極端氣候,導致全球主要農業大國的生產不穩定,更加劇全球農產貿易市場的價量波動。

這些外在環境的變化,都會直接影響到依賴進口原物料的國家之糧食安全,臺灣也是如此。特別再加上地緣政治因素,糧食自給率僅有三成多的臺灣,就更需要更多準備來因應外部風險、確保糧食安全;我們依照FAO對糧食安全的定義,來提供相關政策或執行措施的建議。

糧食安全運作機制的建立與執行

如前所述,因COVID-19疫情導致玉米的生產與運輸受影響,不僅有可能會引發全球的糧食危機,國內進口也會受到阻礙。因此,為確保國內糧食安全,農業部門自那時起,就開始建立糧食安全運作機制,著重三大面向:生產要素的確保、安全的庫存量、國內生產及貿易調節。

  1. 確保國內重要農業生產要素,達半年以上的安全庫存量:

化學肥料所需的氮、磷、鉀;大宗穀物的黃豆、小麥、玉米等,大多仰賴進口,容易受國際局勢影響,進而衝擊國內農業生產。因此,這些進口生產要素,再加上種子、化學農藥、及動物疫苗等重要生產要素,都必須建立安全庫存量,並且透過相關基礎設施的投入,確保安全存量都能執行到位。如此才能降低風險衝擊,確保農業生產順利。

  1. 掌握農業生產情況及貿易調節:

由於農糧蔬果、畜牧及漁業生產皆是生物性產物,極易受到氣候、病蟲害等外在環境條件影響,難以預測。因此需掌握國內重要農產品生產情況,平時可作為產銷調節之用,一旦國內生產不足時,即可透過貿易來確保足量供應。

以去年國內豬肉供應來看,國人豬肉需求九成是國內供給,一成來自進口。然而因先前養豬百億基金提升國內畜牧場,有許多畜牧場正在進行設備升級更新而減少養豬數量,同時又遇上俄烏戰爭導致歐洲能源價格升高,讓臺灣進口豬肉的主要國家如丹麥等歐洲國家養豬成本大增,連帶影響國內豬肉供應。但農業部門定時追蹤國內養豬數量與豬肉進口數量等,掌握即時資訊。一旦發現有供應吃緊之虞,便會啟動其他國家豬肉進口,以降低國內豬肉供給不足的潛在風險,穩定國內民生需求。

即使像豬肉自給率這麼高的品項,也可能因為內外部因素出現供給吃緊的情形,因此各種農產品及生產要素都有必要建立安全庫存量。(攝影╱王士豪)
即使像豬肉自給率這麼高的品項,也可能因為內外部因素出現供給吃緊的情形,因此各種農產品及生產要素都有必要建立安全庫存量。(攝影╱王士豪)
  1. 加強國內農產品安全庫存量的建置:

目前臺灣僅稻米有法定「三個月消費量之庫存」要求,其他農產品均無規範。不過考慮到極端氣候可能衝擊臺灣糧食生產的潛在風險,農業部門更進一步推動肉類產品、水產品亦須建立三個月的安全庫存量。

以肉品為例,當災害衝擊危害臺灣時,具有三個月的肉類安全庫存可幫助臺灣社會快速回復穩定,減低衝擊效應,爭取應變時間。若再加上前述穀物飼料庫存量等,便可維持一定時間的國內生產,以持續供應消費者所需。

此外,過往只有在汛期,才會執行蔬菜滾動倉儲釋出機制,以供應民生所需。但為因應氣候風險,農業部門已將蔬菜滾動倉儲機制擴大到全年實施。此舉不僅可作為災害應變之舉,在平時面臨災害後導致減產、或生產過剩時,滾動倉儲亦可作為產銷調節機制的一種,對農民與消費者皆有正面效益。因此,蔬菜的滾動倉儲亦可扮演全年維持糧食安全的角色。

防災食品加工可助糧安最後一哩路

除了倉儲外,糧食安全的最後一哩路,就是要如何送到並保存在民眾手中,讓民眾在遇到災害時,能即時有糧食維生。以日本為例,日本的家戶多有因應災害的緊急避難包,裡面便有醫療用品及防災食品。一旦碰到災害,防災食品便可立即派上用場。

因此,除了以農產品形式倉儲外,還可以推動米或肉類的防災簡易加工品開發,這不僅可拉長農產品保存時間,也便於每個家戶在一般環境下保存。而且這些加工品的開發,在平時可作為農產品產銷調節的工具之一,亦可開拓新產品市場;在緊急時,就可作為家戶避難包中的糧食,發揮糧食安全的價值。

罐頭等即食性產品可作為防災食品,開發相關食品加工有助日常產銷調節,亦能防備緊急事態。(攝影╱吳尚鴻)
罐頭等即食性產品可作為防災食品,開發相關食品加工有助日常產銷調節,亦能防備緊急事態。(攝影╱吳尚鴻)

因此糧食安全運作機制在建立後要持續執行到位,而執行上述措施需要成本,糧食安全是為了消費者,這些成本應會獲得消費者的支持。

要確保糧食安全,除上述的糧食安全運作機制要執行到位,在糧食生產與制度方面,都還有結構性的重要舉措,分述如下。

保護農地等於維持潛在糧食自給率

臺灣的糧食自給率約三成多左右,這是以營養(熱量)為權數所換算的自給率,可以解釋為國內消費者的糧食供應約有三成多來自國內生產,其餘六成多來自進口。這表示要確保糧食安全,必須兼顧提升國內生產的糧食自給率、國內一定規模的庫存量和穩定的貿易,三者必須同時兼顧。

然而風險預防必須考慮到最極端的情況,才能最大程度保障糧食安全。臺灣是海島型國家,高度仰賴進口資源。因此在評估糧食危機時,必須將國外進口受限設定為其中一種極端情境。即遇到緊急時期――如生產大國受到極端氣候影響或航運受阻等,就必須依賴國內的生產來供應糧食所需,因此國內生產能量就要大幅度提高。此時,就要將所有休耕地(一年一期的休耕地),或者是未完全耕作的土地,來投入生產利用。

根據過往農業部估算,當緊急需要時,全面復耕所提供的糧食自給率將高達六成多,此即為所謂的潛在糧食自給率。而維護潛在糧食自給率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維護農地保持在一定的面積,同時也需要維護好農地上的灌排等各項基礎,保持一定的生產條件。因此農地除具有維護農業生產所產生的景觀、生態等正面效益,亦對保持糧食安全深具貢獻。

農地具景觀、生態等多重價值,維持農地好狀態,就能在危急時對糧食安全做出貢獻。(攝影╱林靜怡)
農地具景觀、生態等多重價值,維持農地好狀態,就能在危急時對糧食安全做出貢獻。(攝影╱林靜怡)

消費本土農產,就是支持糧食自給

提升糧食自給率除增加糧食安全的貢獻,其背後最重要的意義在於支持本土農業、讓臺灣農業永續。而可能的措施包括推動進口替代作物的生產、完整的產品標示、消費者購買在地農產品、餐廳推動使用在地食材、學校午餐使用在地食材等措施。

目前全國3千多所國中小學校午餐的國產食材覆蓋率,已由2016年的11%提高到現在的98%以上。學校午餐使用在地食材,除讓許多青農生產的農產品對接到學校,以需求創造供給之外,未來更可透過食農教育讓小朋友們了解到農業的生產環境及其貢獻,進而持續購買本土農產品。

消費者購買國內農產品,是提升糧食自給率最重要且實際的行動。目前許多消費者在市場購買農產品時,會以臺灣農產品為優先考量,清楚及正確的產品標示就非常重要。目前產銷履歷和有機友善農產品,已有10萬公頃及兩期4千公頃的種植面積。而這兩種農產品標示合格率超過九成九,消費者可認明標示後優先購買。透過產品清楚標示,有助於消費者輕鬆選購國產農產品,進而提升國產品的需求,亦可達到降低貿易自由化影響的效果。

購買國內農產品就是支持國內農業、國內生產,持續消費就有助糧食安全。(攝影╱吳尚鴻)
購買國內農產品就是支持國內農業、國內生產,持續消費就有助糧食安全。(攝影╱吳尚鴻)

針對弱勢推動國內照護、糧食援助

糧食安全定義的白話解釋,就是要讓每個人吃得飽。然而臺灣雖是國民所得超過3萬美元的已開發國家,社會中仍有一定比例的弱勢民眾需要協助。

以美國為例,美國農業部門一年約有1,200億美元在執行糧食營養計畫,在COVID-19期間至少讓5000萬的美國人不用挨餓。這主要分成Supplemental Nutrition Assistance Program(SNAP)計畫和Women, Infants, and Children(WIC)計畫。前者針對一定所得以下的民眾,提供每天營養所需之食物;後者是針對懷孕母親及小朋友的食物提供,包括透過學校午餐提供充足之營養。

隨著國民所得及經濟的成長,貧富差距及高通膨下所導致的營養不足,在物產豐富的臺灣更可以獲得解決,目前除了衛福體系的食物銀行已在進行;農業部門更是在農村的綠色照顧站,開始在執行送餐供餐服務及食材暖暖包供應,以照顧農村弱勢族群,在都市中推動的幸福餐盒也深受好評。上述兩部門應可再大幅度擴大規模及整合,推動更有效率的糧食援助計畫,要讓這個國家的人民每個人皆不會挨餓,讓糧食安全不是口號而是公義的行動。

糧食安全理念應結合各種照護行動,促成社會的福利與公義,圖為雙福基金會大齡食堂計畫志工廚師。(攝影╱王士豪)
糧食安全理念應結合各種照護行動,促成社會的福利與公義,圖為雙福基金會大齡食堂計畫志工廚師。(攝影╱王士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