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菜成為賭博菜的原因與解方:提升農業生產力、組織性 從源頭抑制產銷失衡╱焦鈞

臺灣甘藍價格時常大起大落,反映農產品產銷失衡的現象。(攝影╱吳尚鴻)

臺灣甘藍價格時常大起大落,反映農產品產銷失衡的現象。(攝影/吳尚鴻)

撰文╱焦鈞
國立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曾任媒體記者、國會助理、臺北農產運銷公司、台灣肥料公司、雜糧發展基金會等單位。著有《水果政治學》、《走出島國農業困境》。

甘藍(高麗菜)是臺灣產量最高、國人最熟悉的蔬菜,有「菜王」之稱,卻也常遭遇價格波動大、「菜金菜土」現象,種植甘藍因此如賭局一般。甘藍變成「賭博菜」,農政單位推出預警制度仍難緩解農民搶種潮,背後實有農產品產銷失衡的結構性因素。本文從甘藍供應鏈不同行動者角度出發,分析甘藍價格難以穩定的因素,並指出在近年氣候變遷衝擊農業生產、國際情勢導致生產成本上漲的時空背景下,如何減緩農業產銷失衡的衝擊。

筆者2007年底前往嘉義新港鄉蹲點,問及一位老農:「為何高麗菜價格崩盤,恁閣愛跟著搶種?」老農無奈地回答:「咱農民看天吃飯,看厝邊種啥就綴著伊種(跟著他種)!」主責農作物生產端源頭調控的農委會(今農業部)農糧署,面對經常性出現菜金菜土現象,2009年建立「大宗蔬菜播種量及供苗預警資訊」機制,當警示燈號來到紫色就表示超種。但是,透過燈號預警機制能否根本解決農產品產銷失衡問題?農產品產銷失衡的根本原因又是什麼?是否有終極解決方案呢?

農產品產銷為何失衡,各種理論、教科書也很難提出完整解答。它或可化約為經濟學最基本供需理論的「生產供給過剩」、「消費需求不足」,傳統理論認為,在供給與需求平衡時會出現最適點,也就是「均衡價格」,若生產與需求穩定時價格也會相對穩定。不過,市場上的生產與消費行為實際上永遠處於動態,儘管可透過數學的高階函數驗證,但還有複合供給(比如蔬菜類間有替代性)、連帶需求(買菜買肉也需要蔥薑蒜調味料)等複雜因素。例如行為經濟學就更關注人類最難以預測、控制的「非理性面向」,除了消費端非理性的預期心理影響購買行為及菜價,產品端也會有非理性的產銷展望與決策!

預警燈號無法制止搶種 農民須建立風險意識

曾有官員私下感慨,甘藍在臺灣已經成為賭博菜,如今賭博菜之名早已不脛而走。甘藍用途多元,包括許多家庭常備的高麗菜水餃(水餃工廠生產需求是大宗之一)、自助餐店每天少不了的炒高麗菜、搭配各式火鍋的蔬菜盤以及臺式泡菜等,均可見甘藍蹤影。依據《農業統計年報》,2023年甘藍產量約占蔬菜全品項17%,在所有蔬菜之中產量最大,反映的是巨大的民生需求。

甘藍有長達3至6個月的「冰存保鮮期」,且臺灣一年四季都產甘藍。每年5月至11月為高海拔甘藍主要產期,10月至隔年5月則是西部平原甘藍主要產期,扣除中間重疊期以及颱風雨造成的農損,深諳甘藍供需走勢的貿易商,會選擇在主要產季交替期,及針對颱風季抱持「期貨對賭」心態,大量進口甘藍。

這就是為什麼即使早已建立預警機制,政府也無法抑制住甘藍盤商,進而穩定價格。加上過去農政單位部分生產補助、天災農損救助門檻不高,部分農民仍未建立風險意識,甚至出現「吃定政府」的心態,認為「反正多種不會虧、天災受損也不會賠錢」,一窩蜂搶種甘藍。

甘藍用途多元,不僅常見於便當、自助餐、火鍋,年菜或筵席料理如「高麗菜封」等菜色也可看見甘藍身影。(攝影╱薛穎琦)
甘藍用途多元,不僅常見於便當、自助餐、火鍋,年菜或筵席料理如「高麗菜封」等菜色也可看見甘藍身影。(攝影/薛穎琦)
資料來源/農業部《農業統計年報》

日本也難防菜價波動 氣候變遷下只能降低衝擊

農產品的產銷失衡對各國而言,都是極其棘手的課題。以鄰國日本為例,2020年底,日本國內蔬菜價格崩跌至11年來新低,之後甘藍零售價約維持在每顆200日圓上下,今(2024)年5月又一度漲出1顆要1,000日圓的「異常」零售價。這當中牽扯到一個極其複雜又無解的難題:氣候變遷。

日本農產品銷售的內需市場遠較臺灣深廣,且相對排外,擁有精準的農產品產銷統計數據、健全的農產品運銷體系。國際間雖沒有調查世界各國農產品價格平穩度,但日本對農產品價格波動可謂相當小心,比如因應加入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設定「農產品五大聖域」,針對稻米、小麥、牛豬肉、乳製品、甘味資源作物(糖及馬鈴薯等澱粉作物),透過延長關稅保護,降低國內農產品價格衝擊;面對人口結構改變、外食需求增加,傳統農產品批發市場朝「生鮮物流中心」轉型、加強即食商品加工供應;而在蔬菜領域,《野菜生產出荷安定法》(蔬菜生產及運銷穩定法)相關機制推行超過半世紀,農林水產省每月統計、公開蔬菜栽培情形與展望,即使2020年的菜價低點,若不論單一品項只看平均價格,也僅是低於近5年平均值二成。

但氣候變遷、極端氣候這支大槌持續打擊之下,已經連農業生產體系韌性強的日本都難以承受。2020年日本菜價大跌,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暖冬造成葉菜類生長快速、供過於求,近幾年農林水產省每年都投入破百億日圓用於安定蔬菜價格、調節供需。極端氣候如瞬間強降雨造成山崩土石流、河川氾濫淹沒良田,徒增農民生產成本,造成產品產量不穩定,品質、價格不受控,君不見今年7月底凱米颱風擾亂,南臺灣農業生產哀鴻遍野,之後又冒出山陀兒颱風,導致菜價高昂。

日本對農產品價格小心翼翼,但近5年仍發生甘藍、白菜等蔬菜價格暴跌暴漲的現象。(攝影╱Daderot on Wiki media Commons CC0 1.0 DEED)
日本對農產品價格小心翼翼,但近5年仍發生甘藍、白菜等蔬菜價格暴跌暴漲的現象。(攝影/Daderot on Wiki media Commons CC0 1.0 DEED)

藉科技提升農業生產力 調控產銷不再只看天吃飯

人類不可能「對抗」大自然,再加上之前的COVID-19疫情,以及最近全球性通膨,農產品市場價格巨幅波動,恐將更加頻繁,甚至持續往上走揚。農產品產銷失衡難以根治,只能降低衝擊,如何兼顧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利益均衡與最大化,有幾個可思考的方向。

撇開氣候變遷、疫情、通膨的外部因素,農業部門可調控、避免農產品產銷失衡的使力點,就是「生產力」(productivity);至少在臺灣,這是一條歷時超過40年仍未走完的道路。

在臺灣甫轉型成工業社會的1980年代,時任臺灣省主席的前總統李登輝便提出「八萬農業大軍」,盼培植專業人才帶動農業生產力全面提升,40多年後的現在,提高生產力的最佳解方則是「智慧農業」。臺灣科技發展在全球具領先地位,但投射到農業生產的占比卻相對渺小;從育種、田間管理、採後分級包裝、冷鏈運輸到通路上架銷售,這樣漫長的供應鏈上,可以體現的科技含金量仍相對有限。

藉由科技手段提升農業生產力,是從結構面減少威脅,平穩農產品價格、避免產銷失衡的必要手段,累積應對氣候變遷衝擊的籌碼,從農不再只是消極的看天吃飯。只是,臺灣當下農業仍停留在「自動化未完成階段」,農政單位必須務實審視現況,逐步落實農業生產自動化及智慧化,融入新科技應對種種外部因素對農業生產的挑戰。

智慧農業包含利用感測技術、機器學習等範疇,藉由了解作物生長及自動化機械等技術提高生產力。(攝影╱徐兆玄)
智慧農業包含利用感測技術、機器學習等範疇,藉由了解作物生長及自動化機械等技術提高生產力。(攝影/徐兆玄)

農民生產需變革、組織化 對準市場需求供應產品

多走入田間地頭,方能體會農民之苦!與農業生產力提升息息相關的另一帖藥方,就是「農民生產組織的變革」。把農業生產、運銷、產銷合作社,與農會產銷班系統性整合,整頓農產品批發市場交易秩序,方能讓農業生產力的提升無縫接軌至農食供應鏈(agri-food chain)。

農食供應鏈與農業生產力提升,要同時建立在市場需求導向上,買方開規格、賣方提價格。唯有生產力提升,農產品的品質、產量穩定度,方能合乎市場標準與要求;沒有農民透過組織化體系並因應需求進行生產,農食供應鏈之中將有各種不易甚至無法進入消費端的產品,也無法滿足消費市場。

在生鮮物流與超市賣場體系建立之後,接近消費端的傳統市場,對於生產者以及一般消費者的影響力已大幅下降,然而B2B(企業對企業銷售)模式的農產品供應鏈,仍然欠缺完善的架構,需要農政單位協助努力。

農業生產力與農民組織的關聯性密切,長期以來卻未受到足夠重視,甚至受到政治框架影響,但農業生產力的提升,是解決農產品產銷失衡的硬實力,農民組織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才能解決隨鄰居搶種的情形。近年國內大力推動冷鏈倉儲的設置整備,終究也需要從生產端源頭提供高品質農產品,方能發揮產銷鏈調控的效益,對平衡市場供需的作用起到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