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年小百科】揭祕「錢鼠」:香噴噴又帶財的古老動物?/林育安

民間習俗一般認為,錢鼠具有財運,若家中發現錢鼠,是一種好吉兆。(圖片提供/Sammy (Ka Chi) Sam)

文/國立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副教授 林育安

己亥的金豬年即將進入尾聲,緊接著接棒的是庚子金鼠年。不妨來段鼠年話鼠,讓大家對於老鼠稍微認識一下。

農家小孩的捉鼠大作戰

早期農業時代,地方農家旁都會蓋穀倉,貯存收割曬乾後的稻穀,因此吸引老鼠進入偷食穀物。老鼠繁殖力強,加上當時環境衛生不好,常「鼠」滿為患,中央單位為了推行「滅鼠計畫」,由中央、縣市政府及鄉鎮公所分別編列預算共同執行,並邀集衛生、環保、國防、交通等機關共同推動「臺灣區滅鼠週」。民眾們打死老鼠並截取老鼠尾巴,帶到衛生所就可以獲得獎金,1隻5毛錢,打死愈多隻獎金就愈多。

當時環境差,大家生活都很困苦,孩子根本沒有零用錢可買東西吃,衛生所這項「捉老鼠」獎勵措施,是小孩賺錢機會,大家拼命捉老鼠,捉到後先將其打死再截取老鼠尾巴,拿到衛生所換取獎金。拿到5毛錢或1元獎金時,孩子們便興高采烈地往「仔店」(閩南語指稱雜貨店) 買冰球或糖果,再跑到空曠田野間,有說有笑地坐在那裡仰望著天空看雲朵變化,一邊享用他們的零食。

在當時的環境下,可說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一點也不為過。

不僅帶財、又握有免死金牌的小老鼠

話雖如此,卻有一種老鼠具有「免死金牌」,那就是「錢鼠」。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坐在客廳木椅上看電視,看到一隻母錢鼠沿著客廳牆壁角落行走,在其後面仔鼠則啣著母錢鼠尾巴,而仔鼠的後面則又有3~4隻仔鼠,一隻接著一隻排隊跟著往前走。此時,媽媽看到了錢鼠告訴我,「錢鼠會咬錢來家裡,不能打死牠喔!」這句話在早期農業時代的鄉下地方是常聽到的話,由於錢鼠的嘴巴尖尖的,並且會發出「吱、吱」叫聲,聽起來就像是閩南語「錢」的意思,意謂著錢鼠會把錢財叼來家中,因此民間習俗一般認為「錢鼠主財,進門會帶財」。

認識錢鼠:古老的哺乳類動物

錢鼠又稱為「鼩鼱」、「臭鼩」、「地鼠」或是「尖嘴老鼠」,為鼩鼱科臭鼩屬。源起自中生代白堊紀,牠是哺乳動物中,堪屬最原始、有胎盤類動物,也是世界上最小的哺乳動物;錢鼠不是老鼠,牠是夜行性穴居動物,錢鼠大多數棲身於植被較好的樹林裡,不會冬眠;其聽覺、嗅覺發達,耳短但外耳殼不明顯,腳則具有五趾且趾尖有爪,尾巴粗短並長有短毛,吻部尖長,眼睛細小,視力差,幼鼠視力則更差。

因此,如上述母錢鼠帶幼鼠列隊前進的模樣,即稱之為「篷車隊行為」。這種行為通常出現在幼鼠出生後5~22天間,之後幼鼠就開始自由活動,不再緊隨母親而行動。此外,錢鼠還會藉助叫聲和觸鬚,碰觸周邊環境情況而前進。

老鼠竟也有體香的?

特別的是,錢鼠還有一般老鼠所沒有的腺體「麝香腺」,因此又有「香鼠」之稱。當猫捉到老鼠後會將其吃掉,但是捉到錢鼠後,卻僅止於玩弄,並不會將錢鼠吃掉,大概是體臭不為貓所喜愛吧!麝香腺還有其他功能,當錢鼠在發情期時會釋放出味道,便是所謂的「性費洛蒙」,性費洛蒙分子會隨著風而傳遞,當公錢鼠聞到性費洛蒙分子的味道,就會隨著氣味來源,找到母錢鼠進行繁殖。此外,此氣味也是錢鼠標記、畫分地盤方式之一。

破除迷思!錢鼠、老鼠大不同

錢鼠有「鼠」字,且體型與外貌又和老鼠相似,因此很多人都誤以為錢鼠是「鼠輩家族」,但其實錢鼠並不是老鼠,於生物分類而言更不屬於鼠類,以下就介紹錢鼠和老鼠兩者間有何差異,讓讀者們有所了解。

分類

老鼠屬於「齧齒目」,而錢鼠屬於「食蟲目」,為肉食性,以昆蟲、蠕蟲和蚯蚓等為主食。錢鼠眼睛下的眼窩很淺,也沒有一般哺乳動物都有的顴骨弓,而老鼠眼窩深且有顴骨弓。錢鼠更是古老物種,頭骨低而扁平,眼睛和耳朵也都比老鼠小很多,而且體型也較小。

毛色

錢鼠的毛色偏黑灰色且沒有針毛,皮毛質感滑順、柔軟,而老鼠的毛色一般都是偏棕黃色。

牙齒

錢鼠齒式完整,具有門齒、犬齒、前臼齒及大臼齒。門齒呈尖錐型,像肉食動物的犬齒,臼齒呈三尖型。牙齒數量多而且臼齒間沒有齒隙,嘴裡牙齒排列得密密麻麻;老鼠的牙齒數量則比錢鼠少很多,一般只有兩顆鑿狀門齒和3~5顆臼齒,門齒和臼齒之間也有明顯的齒隙。另外,老鼠門齒無齒根,所以在不斷生長的狀況下會持續磨牙,而錢鼠門齒則無此問題。同時,錢鼠的所有牙齒,都有含鐵質的紅色齒冠,以增強牙齒的耐磨程度,老鼠則只有門齒有淺黃至橙黃色的牙釉質。

從上述3方面看來,相信大家不會再將錢鼠誤以為是老鼠了。隨著經濟富裕,教育普及及環境衛生改善,現今要在家中或是居家附近要看到錢鼠或老鼠,或是母錢鼠帶著幼鼠沿著家裏牆壁角落,一隻接著一隻往前行進的情景,機會很少了甚至看不到。

過年將至,在此祝福大家,金豬祥瑞賀新年,鼠年事事如意並行大運。


本平台提供各方意見投稿交流,文章內容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首圖授權自flickr作者Sammy (Ka Chi) S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