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游 昇俯 第 97 頁
漂流木標售認錯樹種虧大了 貴重木AI智慧辨識輔助人力不誤判
每當汛期過後常有大量漂流木需清運、標售,但過去標售木材種類仰賴人工辨識確認,若誤判木材樹種,會讓木材與標售價值不對等,價差可達數十倍以上,農委會林業試驗所與臺大生物機電工程學系合作開發臺灣貴重木AI智慧辨識技術,用影像辨識不同樹種,辨識準確率可達95%以上,未來將以此輔助作為漂流木、盜伐木等木材辨識用途。
不純砍頭! 100%蜂蜜成分才能標示「蜂蜜」 明年7月正式實施
衛福部食藥署今(11)日公告訂定「包裝蜂蜜及其糖漿類產品標示規定」,未來只有蜂蜜含量100%的產品,可以標示「蜂蜜」、「純蜂蜜」、「100%蜂蜜」等字樣,且須標示蜂蜜原料原產地,並依含量多寡由高到低依序標示,標示不實最高可處400萬元以下罰鍰,新規明年7月1日起生效。
東卯山黑熊「711」遇害 黑熊媽媽稱「明顯是人禍」 解剖報告一周後出爐
去年於臺中東卯山果園誤中套索、兩度野放的臺灣黑熊「711」,今年4月12日重新野放後,不到1個月時間卻被發現遇害,遺體頭部及胸部有明顯外傷。農委會林務局已將黑熊遺體後送家畜衛生試驗所解剖以確定死因,解剖報告出爐約需1周時間,並已報請警政署保七總隊偵辦。
全國農業批發市場逾8百人確診 農委會獲5萬快篩劑以篩代隔
隨著國內疫情升溫,農漁畜批發市場屢傳確診案例,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11)日赴立法院報告全國果菜批發市場防疫作為指出,全臺果菜花卉市場、肉品市場、魚市場及屠宰場共134個維持正常運作,衛福部疾管署(CDC)今日再撥5萬劑快篩劑給農委會,農委會將先撥2萬劑提供各農漁畜市場「以篩代隔」。
百香果密植疫病增加、用藥又重 疏植栽培產量反多2成
中部地區的臺中、彰化、南投三縣市是國內最重要的百香果產區,近年農民因追求高產量,紛紛提高種植密度,卻往往造成植株感染疫病,為了抑制病害農民又加重農藥噴施,農委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試驗百香果疏植栽培,將間距從1公尺拉大為2公尺,卻反而讓產量比密植還增加20%,農藥使用量則減少達30%。
務農確診Covid-19可領農職保給付 住院隔離最高9632元
國內武漢肺炎(Covid-19)確診者攀升,為了保障農民因實際從事農業工作而確診,配合居家隔離等防疫政策導致無法工作或就醫治療的負擔,農委會近日已行文地方政府,比照勞保職災給付讓農民職災保險可認定確診Covid-19為職業病,從不能工作的第4天起領取傷病給付、就醫津貼(門診及住院),且確診後5年內申請都有效。
夏天起開花、一年可開2次花 茶花「桃園1號─緋紅之夏」用途廣
茶花一般在冬季開花,農委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育成「桃園1號─緋紅之夏」,從夏季起開花、盛花期在9至11月,而且一年可開到2次花,能與市售茶花做市場區隔;並且因生長勢強健,除了做盆花,也可以做綠籬景觀用花,用途多元,桃園場因此申請品種權,盼成國內第一個茶花品種,推廣農民栽培。
疫情升溫康乃馨需求大減 花農寄拍賣市場變「殘貨」
後天就是母親節,但應景花卉康乃馨的消費卻相當低迷。因4月中下旬起國內武漢肺炎確診人數急速攀升,民眾減少餐廳聚餐,選舉活動取消,相關贈花跟著減少;因此即使到了節前一周,花市拍賣價格每把(10支)只有2、30元低檔行情,在需求大減下,有花農送花去拍賣,只能被市場作為「殘貨」報廢掉。
響應淨零電動農機補助2分之1 原住民地區再加10%
農委會111年農機補助計畫啟動,依公告補助牌型,各機種設定補助上限金額,在補助上限內一般農機補助3分之1,但為響應淨零碳排,電動農機則補助2分之1。同時鼓勵國產農機發展,國產農機可以生產成本訂定補助上限金額,並首度明文排除補助中國產製農機,鼓勵農民使用國產農機;若設籍原住民地區,農機補助金額還可再加10%。
種子智慧辨識1秒找圖 檢查效率加倍 防種子混雜入侵田野
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種子檢查室是我國種子檢查專責單位,負責進出口貿易、良種繁殖制度及市售作物種子檢查,因種子檢查程序繁瑣費工,種苗場與中央大學合作,運用影像辨識結合人工智慧技術(AI)建置完成「種子數位圖鑑平台」系統,可在1秒內找出種子圖檔,加速辨識,提升種子檢查效率一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