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昇俯

游 昇俯 image
  • 1851 文章

臺灣茶作手搖飲 「白鷺」發酵帶果香與鳳梨絕配 「金萱」GABA做奶茶更甘醇

農委會茶業改良場去年成立「茶飲創新中心」,強化茶飲研發量能,今(4)日公開5款研發創新茶飲。茶改場運用微生物發酵技術,讓「臺茶17號」(白鷺)產生天然果香,適合搭配臺灣水果如鳳梨等製作果茶;並以厭氧製茶技術,將具奶香的「臺茶12號」(金萱)做成GABA烏龍茶,用於製作奶茶口感濃郁更甘醇。

林道管制要點修正強化機動車輛管制 明文生態保育、水保需求得禁入

農委會林務局現有所屬81條林道僅針對涉及盜伐風險區域依據「管車不管人」原則,於特定林道路段管制車輛進入,但近年開放山林國旅人潮湧入,增加林道森林水土保持、生態環境衝擊,林務局今(4)日公告修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林道管制執行要點」,明文增列基於生態保育、水保等原因,可以管制機動車輛進入。

北農一市今晚起快篩陰性進場 農委會:降低場域染疫風險每日4千劑到位

國內疫情持續升溫,臺北市第一果菜批發市場截至今(3)日確診者已達211人,自今日晚間起持續一周,進場拍賣員工及從業人員需持快篩陰性證明才可入場。農委會表示,一市所需每日4千劑快篩試劑、一周共2.8萬劑已備齊,快篩目的在降低場域染疫風險,不是為了找出陽性確診者,其他拍賣市場是否快篩會視疫情風險滾動調整。

開發殺蟲劑意外做成除草劑 農試所植物油劑盼成友善植保資材

防除田間雜草一直是讓農民頭痛的問題,農委會農業試驗所開發出一種以植物油脂為主要原料的植物油除草劑,可適用防除絕大多數雜草,且噴施1、2小時即可造成雜草衰萎,除草效果良好;其使用原料單純,未來期望開發成新型免登記植物保護資材,讓農民使用對環境更友善。

發生災損拍照佐證 現地照相APP精準定位地籍輔勘災

臺灣每年汛期的颱風、豪雨總會造成農業不少災損,每當災情發生,農友可以拍照佐證申請現金救助,但因農地地景面貌雷同,常使得照片中所記錄下的田區無法辨別屬於何人所有。農委會開發「農產業天然災害現地照相APP」,預計5月上線,導入即時動態定位(RTK)等技術,讓相片可精準定位地籍資料,加速災損現地勘查。

農林漁畜現金救助額度調整192項 納天氣參數品項一個月內領救助

農業生產成本逐年提高,並且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發生天然災害風險也大為提升,考量各產業生產成本及發生天然災損風險等因素,農委會今(29)日宣布提高包括農林漁畜在內共192項作物天然災害現金救助額度,平均調整幅度超過20%,今日預告修正現金救助辦法,預告7天後公告實施。

有機液肥濃度太高釀肥傷 農改場提供農友免費液肥檢測

國內各農業試驗研究單位均會教導農民自製有機液肥,但製作有機液肥的有機資材、菌種各異,製成有機液肥養分組成也各不相同,常見農民會用卻不知道液肥成分,液肥濃度過高可能造成作物肥傷,給錯養分也會讓栽培事倍功半,各區農業改良場均免費提供農民自製有機液肥檢測服務,協助農民掌握液肥養分資訊、用對液肥。

用碎米做甘酒 丹參給啤酒添「蔘仔氣」 花蓮農改場助在地農產加值

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利用在地生產稻米及丹參兩大農產品,開發出深具在地特性的加工產品。以良質米碎米,開發無酒精發酵飲料──甘酒,進而製成冰品;另外,花蓮場將中藥材丹參加入啤酒,開發出高單價精釀啤酒,適合夏天涼快暢飲。

不讓香蕉專美於前 臺灣鳳梨首度成為日本校園午餐水果

農委會農糧署自108年起推廣日本學童認識臺灣水果,讓國產優質香蕉成為日本校園午餐水果,農糧署今(27)日再於屏東縣龍潭果菜生產合作社召開臺灣鳳梨銷日記者會宣布,臺灣金鑽鳳梨品質獲得日本茨城縣中小學及幼稚園等9所學校認同,今年首度獲採用作為校園營養午餐水果食材。

立委擬修法提高農退儲金政府對提倍數 覆蓋率今年目標3成、青農5成

去年初開辦的農民退休儲金,農民按月提繳多少退休儲金,政府就相對提繳多少,給予退休保障,多名立委提案修法盼提高政府對提金額達1.5倍,增加農民提繳誘因。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農民退休可提領金額與所得替代率已與勞工相近,考量各行業退休保障衡平性,希望維持現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