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昇俯

游 昇俯 image
  • 1851 文章

農委會斥資1億元補助大蒜省工機械 目標三年100%自動化

大蒜栽培耗費人工,農委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今(19)日於雲林縣東勢鄉舉行大蒜機械化作業示範觀摩會,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當場宣布,今年起啟動大蒜從播種、採收到烘乾全面自動化,將投入約1億元預算補助農民購置省工機械,3年內讓大蒜產業達到100%自動化。

《食農教育法》立院三讀通過 鼓勵地產地消 政府學校優先採用在地食材

立法院今(19)日在朝野高度共識下三讀通過《食農教育法》,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依法將成立食農教育推動會,整合各部會、學者專家及民間團體等共同推動食農教育,政府、公營事業、行政法人、學校、幼兒園、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應優先使用國產食材明文入法,減少食物浪費、增進健康飲食、使國民免於飢餓,均訂定為政府義務。

批發市場強化疫苗接種規範 22日後打過3劑才可進場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強化COVID-19疫苗第3劑接種規範,要求維持國家安全及社會機能正常運作人員接種第3劑疫苗追加劑。農委會農糧署表示,果菜批發市場人員屬第7類對象,農糧署今(18)日已函文各果菜及花卉批發市場共53處,要求遵照指揮中心規定完整接種疫苗,操作細節則由地方政府自定市場防疫指引辦理。

雲林縣率先補助可分解性農地膜 試辦100公頃每公頃3萬元

農民會使用農地膜作為抑草蓆,減少田間雜草生長,減輕人力負擔,但塑膠做的農地膜難回收,隨意棄置會造成廢棄物問題,燃燒則會造成空汙,雲林縣政府鼓勵農民使用可分解農地膜,友善農業環境,今年率全國各縣市之先,首度補助農民每公頃3萬元購置,試辦推廣100公頃。

學校午餐擋不住物價高漲 三章一Q獎勵金擬建浮動調整機制

農委會今(15)日與餐盒食品同業公會等業者共同商討,獲得高度共識,考量學校午餐所採用國產可溯源(三章一Q)食材的生產成本增加,未來三章一Q食材獎勵金將採浮動調整機制,物價漲時提高、物價跌時調降,最快下周可確認呈報行政院。至於實施時間,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說,「下學期比較有機會」。

讓國人「吃」出農業永續 《食農教育法》落實國產農產品消費、形塑臺食文化

食農教育專法《食農教育法》最快將於明(15)日經立法院三讀,是我國食農教育推動嶄新里程碑。臺灣的食農教育法,推動國民認同在地農業、地產地消、飲食文化及均衡飲食觀念,更強調培養國民食農素養,消費者可以消費行為促進農業發展,並透過以社區營造精神於多元場域推動食農教育,進而形塑出臺食文化。

臺灣咖啡產業策略聯盟今成立 路易莎咖啡率先採購1200公斤

國產咖啡品質好,種植面積也愈來愈多,為了提升國產咖啡產業競爭力和產業成長,農委會輔導咖啡農友及產業團體於今(14)日成立「臺灣咖啡產業策略聯盟」。國內知名咖啡連鎖通路業者「路易莎咖啡」當場與咖啡產業策略聯盟簽訂合作備忘錄,將由聯盟統籌旗下生產者優質生產者,供應路易莎1,200公斤國產咖啡豆。

臺北希望廣場3.0新建工程開工 8月底完工展售服務無縫接軌

位於臺北市北平東路、由農委會委託新北市農會經營管理的「台北希望廣場」,因為現址土地租約到期,因此就近於百公尺外新址另闢3.0版希望廣場,今(13)日舉辦新建工程開工動土典禮。工程總預算6,600萬元,預計8月31日完工,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出席典禮期許3.0版希望廣場強化冷鏈系統,建立與消費者對接平臺,強化農產品銷售服務。

稻農盼調漲公糧收購價 陳吉仲:一期作稻穀價格會提高

立委黃秀芳今(12)日邀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與農民座談。陳吉仲表示,農委會透過「大區輪作」、「稻作四選三」等政策控制國內稻作面積,今年可減少2萬公頃,並拿30萬公噸庫存做飼料米,今年一期作穀價會提高,若穀價還是上不去,他答應調整公糧收購價。

產量復甦、加工需求卻不高 農糧署輔導青梅收購1660公噸

入春是青梅產季,今年有足夠低溫、雨水,梅子開花結果情形比前幾年好,但受到疫情影響,梅產品銷路不暢,加工廠浸漬池還有8成滿,農民收成乏人問津,等到梅子掉滿地還沒人收購。農委會農糧署表示,今年雨水充足、青梅較大顆,加工業者仍願意收大果加工,目前竿採及手採青梅已收成5成以上,農糧署輔導加工收購目標1,660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