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藜俗稱紅藜,排灣族稱之為「djulis」,具有優質的營養及機能性成分,是近年相當流行的保健穀物,但臺灣藜籽實小、千粒重只有1公克,且成熟期若遇到大雨容易倒伏,屏東科技大學利用「臺灣藜」與南美「藜麥」進行「種間雜交」,選育出外型趨近藜麥的臺灣藜新品種「屏科1號」,籽實大、產量比臺灣藜更高,且不易倒伏,現正申請品種權,未來將推廣農民種植。
臺灣藜是莧科藜屬植物,是臺灣原住民傳統糧食作物,但籽實小、產量少,應用不易;原產南美安地斯山脈的藜麥與臺灣藜同為藜屬植物,但籽實較大且生長時間短,屏科大農園生產系名譽教授謝清祥、助理教授林資哲因此帶領學生喬靜農、巫金松,嘗試以臺灣藜為母本與藜麥種間雜交,選拔籽實大、產量高且不易倒伏新品種,歷時6年育成臺灣藜「屏科1號」。
林資哲表示,臺灣藜與藜麥為不同種,產地不同且花期各異,自然環境下不容易產生雜交種,國際上還沒有藜屬植物種間雜交成功的案例,屏科大是以傳統雜交選育方式,嘗試調整產期、拉近兩種植物花期,辛勤地在田間栽培育種才選育出「屏科1號」。
林資哲說,臺灣藜籽實太小,應用不易,藜麥籽實則約比芝麻粒大,育成屏科1號籽實已接近芝麻粒大小,屏科大上周收割,屏科1號產量也高於傳統臺灣藜,且遺傳到藜麥生長時間短的特性,生長期也比臺灣藜稍短,經營養成分分析,屏科1號甚至有2種必須胺基酸含量高於親本,營養成分更好,因此品種現正預備品種權審查,產量等數據尚不便公開。
林資哲指出,原生臺灣藜莖桿單一支,在頂部抽穗,頭重腳輕,遇大雨風吹容易倒伏;屏科1號則遺傳到藜麥分支多的特性,株型呈圓錐型,分散重量較不易晃動,不容易倒伏。他說,由於去年試驗田種植較晚,今年拖到上周才收割,但正好屏東經過2、3周的梅雨,屏科1號植株仍然挺直通過測試,親本臺灣藜則已嚴重倒伏。
國內臺灣藜種植面積尚未納入正式農情調查,但以臺東縣為最主要產地、約占全臺一半,種植面積約90公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助理研究員黃子芸表示,臺灣藜成熟期在每年12月到隔年4月,量產集中在2至4月,此時段臺灣氣候較少發生大雨,因此倒伏狀況少發生,反而是春雨時間過長容易發生穗上發芽。
黃子芸說,臺灣所栽培臺灣藜多為山區部落原生的地方品系,國內正式命名成為品種的臺灣藜目前僅臺東場的「臺東1號」,屏科1號可算是國內第2個臺灣藜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