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游 昇俯 第 102 頁
中國再禁我農產品! 6月13日起停輸石斑魚 農委會11日發布因應措施
繼中國去年暫停輸入臺灣鳳梨、番荔枝(釋迦)及蓮霧等農產品,中國海關總署動植物檢疫司今(10)日向其轄下各海關發布通知,要求自6月13日起,暫停輸入臺灣石斑魚。農委會晚間表示,針對中方片面禁止輸入石斑魚,政府已備妥相關輔導與產業因應措施,請養殖漁民與相關產業放心,詳細內容將於11日上午召開記者會說明。
臺版「牛奶皇后」誕生 水稻「臺南20號」口感軟黏有香氣 讓國人更愛吃米飯
農委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繼「臺南14號」後,再度育成低直鏈澱粉水稻品種「臺南20號」,口感軟黏Q彈,還帶芋頭香,即使做冷飯或糙米飯都好吃,可望強勢打入食用米市場;此品種米粒大、產量高,又具稻熱病抗性,更適合推廣農民種植。
陳吉仲:稻作四選三可繳三期公糧 稻熱病損失2成收入保險照賠
稻作四選三將從今年二期作起檢核前3個期作耕作項目,地方上稻農擔心政府要取消農民繳交公糧資格,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8)日連跑雲林斗南及彰化社頭、芬園三地與農民座談說明,參加四選三稻農只要配合1次轉作或休耕,仍可繼續繳交3次公糧;參加水稻收入保險,因稻熱病損失2成也可理賠,保障比天然災害現金救助更全面。
農委會邀農漁會、社團及企業共推「零飢餓」 60元幸福餐盒下周一開賣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6)日表示,聯合國統計全球挨餓人口已達1.93億人,即使臺灣國民平均所得超過3萬美元,仍有人吃不飽,農委會推動「零飢餓」,希望協助國人獲得安全、營養和充足的食物,在農漁會通路設立「惜食專區」,並將於下周一(13日)起,每日開賣60元幸福餐盒1,000份,提供給經濟壓力龐大的都會地區受薪階級。
茶改場研發高梁酒與威士忌風味「臺灣酒茶」 只收酒香不含酒氣
農委會茶業改良場今(30)日公布開發全球獨創「酒類薰香茶窨製技術」,仿照花香茶葉窨製技法,利用國產酒類作為窨(薰)製薰香茶材料,透過類似擴香石的特殊吸附載體吸收酒水後,與茶葉共同放置密閉空間,讓茶葉吸收酒類特有的木質香、熟果香等豐富香氣,接著除去載體,搭配乾燥技術,變成帶酒香的茶,建構臺茶新風貌。
不再亂種樹及錯誤修剪 全國種樹諮詢中心試營運提供種樹心法
公園、校園、行道樹等公共場域景觀樹木,一直以來多由公共工程外包種植及維護,樹木因不當修剪、栽培而夭折,甚或種植到水土不服的外來樹種,衍伸相關環境問題等,農委會林業試驗所組成「全國種樹諮詢中心」試營運,未來將提供試栽原生樹種及栽培管理建議,率先提供公家機關諮詢,未來將逐步擴及地方政府及民間單位。
首支分子標誌技術育成抗稻熱病品種 水稻「臺大高雄1號」抗倒伏、秧苗耐寒 米粒又漂亮
由農委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與臺灣大學合作育成抗稻熱病水稻「臺大高雄1號」,今(20)日經專家會議審查通過正式命名。臺大高雄1號是全臺首支運用分子標誌技術育成的抗稻熱病新品種,對稻熱病具有穩定抗性;並且,其產量表現及米粒外觀與其親本「高雄145號」相近,還具有抗倒伏、秧苗期耐寒等優良特性。
鳳梨釋迦產銷三箭達成率96% 收入保險理賠達1.44億元
農委會以內、外銷及加工三支箭調節國內鳳梨釋迦產銷,截至今年4月產期達成率96%,但產地價格仍與過去銷中水準有一段差距,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今年全果冷凍技術及冷鏈到位,調整加工獎勵措施,並與日本談判申請鮮果殺蟲處理後外銷,可望再提升三箭調節量能,產地價格將更符合農民期待。
光照讓荔枝細蛾不敢動 農試所開發綠光燈照蟲害剩不到2%
荔枝細蛾(蒂蛀蟲)是荔枝主要害蟲,生性畏光,只會在夜間交配及產卵,農委會農業試驗所鳳山分所據此開發以夜間燈照模擬白天,中斷其交配產卵活動,達到防治荔枝細蛾的效果;並為了避免燈照影響荔枝生長,甚至吸引來其他昆蟲,鳳山分所找出最適波長的綠色光譜,可將荔枝細蛾危害率降低3成多。
農試所開發苦茶油三種風味製程 深焙油品機能性成分更高
地中海飲食使用的橄欖油是近年風靡世界的健康油品,國產苦茶油有類似橄欖油高含量的油酸(Oleic acid),且對高溫耐受性又比橄欖油更好。農委會農業試驗所開發出3種苦茶油製程,可讓苦茶油具有甘甜微嗆或醇厚、濃郁堅果香等不同風味,分別適合鮮飲、清炒或香煎等料理方式。其中又以深焙製程油品氧化安定性及機能性成分含量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