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邀農漁會、社團及企業共推「零飢餓」 60元幸福餐盒下周一開賣

農委會推動「零飢餓」,規劃擴充綠色照顧站及農村社區供餐量能,確保高齡、弱勢家庭溫飽。(圖片提供/水保局)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6)日表示,聯合國統計全球挨餓人口已達1.93億人,即使臺灣國民平均所得超過3萬美元,仍有人吃不飽,農委會推動「零飢餓」,希望協助國人獲得安全、營養和充足的食物,在農漁會通路設立「惜食專區」,並將於下周一(13日)起,每日開賣60元幸福餐盒1,000份,提供給經濟壓力龐大的都會地區受薪階級。

受到全球Covid-19疫情及烏俄戰爭影響,全球糧食價格不斷上漲,挨餓人數不斷上升,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希望「結束任何形式的飢餓、達成糧食安全、改善營養及促進永續農業」;今年4月通過的《食農教育法》第9條,也要求政府「致力於全體國民取得價格穩定、安全、營養且足夠之糧食」,催生農委會「零飢餓」政策。

農委會攜手農漁會、社福團體及企業共同推動「零飢餓」目標,既有45處綠色照顧社區與69處農漁會綠色照顧站及農村社區,協助擴大供餐服務;陳吉仲指出,都會地區學校午餐食材可能有剩,但偏鄉學童卻常要將午餐帶回家作晚餐,農委會9月以後將再與教育部合作擴大學校午餐量能,讓學校午餐廚房也能供應弱勢家庭學童晚餐。

60元幸福餐盒下周一(13日)於各個「幸福元氣站」開賣。(圖片提供/臺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

陳吉仲說,國內每年約有3成糧食被浪費掉,農委會即日起於22處農會農民直銷站設立「惜食專區」,提供價格親民、即期的國產食材,避免食物浪費,預計6月底完成設置;並結合食農教育推廣臺灣鯖魚,與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等社福團體合作製作幸福餐盒,提供雙北等都會地區受薪階級購買,每盒只要60元。

執行幸福餐盒專案的臺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執行長林愛龍表示,幸福餐盒使用臺灣鯖魚、國產稻米、國產非籠飼雞蛋及至少3樣國產蔬菜,由農委會協助食材取得,社福團體料理製作,每日供應1,000份60元餐盒,周一至周五午餐時段11時30分開賣,提供民眾直接到社福團體的「幸福元氣站」現場購買,每人每天單站限購5份,民眾也可於前一日先於「幸福食材網」預訂1份;目前臺北市及新北市幸福元氣站包括弱勢團體庇護工場10處、校園餐廳5處及雙北家樂福量販店31處,並持續增加中。

此外每周提供1,500份免費公益幸福餐盒給公益社福團體申請,可供應周一至周日的午餐及晚餐時段;社福團體須於3日前到幸福食材網預訂,每餐可申請10至30份;社福團體可於於臺北市新北市及臺中市幸福元氣站自行領取,包括弱勢團體庇護工場2處、臺中鐵路餐廳4處及家樂福量販店31處。

農委會邀請農漁會、社福團體及企業共同推動「零飢餓」。(攝影/游昇俯)

農委會「零飢餓行動網」與專線(02-4499595)即日起上線,提供農漁會綠照站、惜食專區等資訊及幸福餐盒供應地點,接受民眾相關問題詢問及企業捐款。陳吉仲介紹零飢餓專線時更一時情緒激動哽咽說,「期望專線最終讓民眾只要打一通電話,就可解決所有挨餓問題。」

陳吉仲指出,6月底農委會將再啟動「國內糧食救助作業要點」,讓社福團體可獲農糧署白米援助;未來也將設立零飢餓專戶提供企業及個人食材認購與捐贈,透過公私協力提供公益幸福餐盒與兼顧營養需求的「食材暖暖包」,讓更多社福團體、經濟弱勢者消除飢餓。

水保局組長陳玲岑表示,農委會將與衛福部申請成立公益勸募計畫,預計8月成立零飢餓專款帳戶,接受個別企業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