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游 昇俯 第 95 頁
芒果季後延 臺南果樹小年、花期低溫降雨致減產價揚
往年6月中臺南芒果已是盛產,但今年因芒果花期延後,預估6月下旬、7月上旬量才會出來;並且由於今年是果樹小年,2、3月花期間還遇低溫及降雨,芒果授粉、著果不佳,產量明顯減少。臺南玉井區農會表示,量少價昂,目前下級芒果產地價也要每臺斤4、50元,到消費者手上可能都要100元以上才買得到。
綠色環境給付補申報 桃竹苗等縣市6月底截止 契作硬質玉米延長至7月底
綠色環境給付計畫6月起辦理補申報作業,依各縣市公告受理期程最快於6月30日截止;但為提升國產飼料供應量能,農委會今年二期作起放寬種植飼料用玉米不受基期年資格限制,契作硬質玉米申報期間自即日起至7月31日止,年初已申報全年2次耕作措施者,只要在二期耕作期間開始之前,都可以變更申報種植。
臺灣茶原產地抽驗近2成混茶 農委會6月底擬預告「國產茶葉」納強制溯源
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去年起聯合衛福部、農委會展開專案稽查,抽驗市售臺灣茶葉樣品進行產地鑑別,其中含有非臺灣境外茶的比例高達19.7%。為了強化國產茶溯源管理,農委會擬將茶葉納入強制溯源品項,預計6月底預告,最快7月底公告上路,將成為繼雞蛋後,第2個強制溯源的農產品項目。
石斑魚拓銷農委會祭8.09億元產業輔導 外銷獎勵空運最高每公斤百元
因應中國暫停輸入我國石斑魚,農委會今(17)日公布產業內、外銷輔導措施,包括延長養殖提供專案貸款1年免利息、加工凍儲補貼、強化國內行銷及提供海外拓銷獎勵等,投入總經費8.09億元。其中,海外拓銷獎勵以空運外銷亞洲以外國家獎勵每公斤90元,針對非華人市場消費需求的魚片、輪切等產品可再加碼10元。
濁幹線與北幹線串接工程啟動 串聯最長河川、最大水庫 南部水資源調度有韌性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17)日視察農委會濁幹線與北幹線串接工程計畫,此計畫擬興建串聯兩大灌溉系統的渡槽工程,並同時改善濁、北幹線相關通水渠道,利用圳旁空間增闢調蓄池等,預計耗資29.3億元;透過「北水南引、南水北調」,強化雲林、嘉義及臺南水資源運用彈性及穩定。
石斑魚外銷獎勵將拍板 開發魚片、輪切產品打非華人市場 食品展「臺灣館」先嘗鮮
中國片面暫停我石斑魚輸銷,農委會國際處長林家榮今(17)日表示,今年下半年石斑魚外銷量目標300公噸,除了華人市場喜愛的「條凍」(冷凍全魚)型態產品,將輔導業者開發魚片、輪切等產品行銷非華人市場,相關外銷獎勵方案,農委會將盡速與業者座談拍板。
走向從農之路 34所國公立高中具農業相關科系 職涯探索最高再給3萬元
國中教育會考近日放榜,彰化縣竹塘國中應屆畢業生詹豐守,因五科學科沒有一科及格,作文卻以自身務農經驗入文拿到6級分滿分,引起社會關注。由於他一心從農、無意升學,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日昨特地派員南下,鼓勵他繼續升學,持續朝成為「專業農」進修發展。
花椰菜夏季栽培面積減少 木黴菌資材助克服高溫、豪雨及連作障礙
彰化縣埔鹽鄉是國內花椰菜栽培面積最大的單一鄉鎮,也是夏季主要產區,但近年花椰菜栽培面臨夏季高溫、豪雨及連作障礙等問題,生產效益差,栽培面積已銳減4成多。農委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利用木黴菌開發土壤改良資材及液肥,搭配苗期接種,有效克服花椰菜連作障礙,提高植株存活率,並增加產量。
全國產啤酒新里程碑 花蓮農改場全國首例平地有機啤酒花收成
釀造啤酒的靈魂「啤酒花」是低溫、長日照的作物,過去國內只有高山地區適合種植,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為發展國產啤酒花產業,引進場內平地網室種植,去年11月底定植的50株,在今年4月中下旬順利開花、陸續採收,證實啤酒花可以在平地生產,是國內首例平地有機啤酒花。
苦瓜雨後復耕 農改場根系通氣六步驟可救回9成植株
梅雨季連日降雨造成農田浸水,苦瓜根系往往因浸水缺氧萎凋腐敗,農民卻以為是感染蔓割病、疫病所致,復耕急著噴藥殺菌或補充肥料,仍無法挽回全園陣亡。農委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開發以恢復根系通氣性、導入有益微生物的復耕技術,可有效救回9成以上植株健康,降低苦瓜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