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昇俯

游 昇俯 image
  • 1852 文章

硬質玉米與大豆輪作 省水省肥還領兩期作最高14萬元綠色獎勵金

農委會農糧署輔導台灣大豆產業策略聯盟推動硬質玉米與大豆輪作,有助提升國內雜糧自給率,且可以省水、省肥,還可領兩期作綠色環境給付獎勵金;大豆聯盟並導入智能自動化施肥機械,提供有機質肥代施服務,讓有機質肥料施用有效率,更容易被農民使用,減少碳排,農業更永續。

抗病性佳、果形端正 甜椒「台中亞蔬1號」豐產 山區產季可連續採收半年

國內種植甜椒品種多為歐美國家育成,對環境適應性及抗病性表現較差,農委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與亞蔬中心合作育成第一個甜椒品種「台中亞蔬1號」,具有番茄嵌紋病毒等多種病害抗病性,對臺灣氣候適應佳,著果穩定,產季間可連續採收平均達6個月,產量高,現正申請品種權。

形狀宛如小木瓜 臺中農改場首個鮮食葡萄「台中6號」口感微脆有蜜香

農委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育成第一個鮮食葡萄新品種「台中6號」,是從巨峰葡萄芽條變異而來,果實形狀上窄下寬、宛如迷你木瓜,且口感微脆,成熟果實具有蜂蜜香味,極具特色,在其發現地南投縣信義鄉適合10、11月秋果生產,相當有發展潛力,去年完成命名,現正申請取得品種權。

國產材進軍建材市場 建「台灣厝」還做動物運輸籠 CAS驗證5家備料場出爐

農委會林務局今(8)日宣布國產材進軍建材市場新里程碑,於北中南東輔導成立通過臺灣優良農產品(CAS)林產品驗證5家備料場,並出版工具書《常用國產材應用於公共工程參考手冊》,推動國產材便利採購,CAS驗證品質保證使用更安心。

採蜜期降雨花況不佳 蜂蜜減產、參賽少3成 全國評鑑特等獎出爐

111年全國國產蜂蜜品質評鑑今(7)日舉行複評,今年由於3月底、4月初主要採蜜期,中南部等產區連續降雨,多數蜂農蜂蜜產量偏低,由今年蜂蜜評鑑報名人數減少3成可見一斑,但評鑑結果出爐,榮獲特等獎龍眼蜜15名、荔枝蜜3名,以及頭等獎總計105名,品質依然維持高水準表現。

原住民香料山胡椒 催芽技術提高發芽率70% 介質液肥配方平地栽培樹勢不弱化

具有薑、胡椒、檸檬、樟樹等揉和氣味又辛辣的「山胡椒」,是原住民族部落常用調味佐料植物,因種子具休眠性、自然中發芽率常低於10%,且因其機能性逐漸為人所知,採集大量砍伐枝條使樹勢弱化,族群已明顯減少。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開發催芽技術,可提升發芽率達70%,並調製介質、液肥配方,讓山胡椒種苗即使在平地栽培,樹勢也不弱化。

績優休閒農業區頒獎 宜蘭枕頭山、南投桃米連續4度獲最高獎項

農委會今(6)日舉辦第3屆全國績優休閒農業區頒獎典禮,總計有46區休閒農業區獲獎,其中獲得最高獎項「卓越」獎的宜蘭員山鄉枕頭山及南投埔里鎮桃米兩個休閒農業區,已是農委會辦理休閒農業區評鑑以來,連續4度獲得最高榮譽肯定。

年初多雨開花率不佳 龍眼今年產量估減近半 「生食都無夠」果乾更稀少

7至9月是國內龍眼主要產季,但今年是果樹「小年」,且年初冬季雨水偏多、開花率不佳,農委會農糧署預估今年產量相較常年減產達47%,幾乎砍半。龍眼農表示,龍眼烘焙做果乾,「3斤龍眼只得1斤帶殼龍眼乾」,循古法還得烘上六天五夜,做龍眼乾是賠本生意,可預估今年龍眼乾的產量會減少非常多。

鳳梨外銷調節措施 陳吉仲:產地價高於往年 日本最大通路商正在臺媒合

自去年中國暫停輸入臺灣鳳梨,農委會今年持續啟動內、外銷及加工三箭調節措施,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6)日表示,今年產地價格維持每公斤24元,比去年及前年都高;國內並已根據消費行為改變,強化鳳梨加工及冷鏈,「日本最大通路商現在正在臺灣產地媒合」,他有信心大幅增加鳳梨外銷數量。

臺灣玉米頂尖育種家 38年育成九品種及保種 謝光照:自有品種要用才有

謝光照自民國73年到農試所服務,服務至今38年,6月30日退休,他職業生涯參與育成玉米品種有「臺農351號」以及臺農1至8號,其中包括硬質玉米3個、青割玉米3個、糯性玉米2個及白玉米1個,總共9個品種。硬質玉米及青割玉米主要供畜牧業飼料使用,糯性玉米及白玉米則是食用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