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嗆辣作物火蔥栽培困難 花蓮場建栽培管理模式 病蟲害防治助增產36%

「火蔥」是花蓮阿美族特色作物,但栽培門檻高、產量低,花蓮農改場投入繁殖、栽培及病蟲害管理技術研發,盼擴大產能。(圖片提供/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火蔥」是花蓮阿美族特色作物,外型有如縮小版洋蔥或是玻璃彈珠,因此別名小洋蔥、玻璃珠,外型雖然可愛,卻有野火燎原般的嗆辣口感,極受市場歡迎,供不應求;因其繁殖不易、栽培困難,產量稀少,零售可賣到每臺斤600元以上。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投入火蔥繁殖、栽培及病蟲害管理技術研發,現階段已可將火蔥產量提高36.4%。

花蓮農改場助理研究員吳伊婷表示,火蔥是蔥屬作物,外型類似臺灣常見的蕗蕎(別名火蔥),但火蔥葉子橫切面是新月型,蕗蕎是3到5稜的圓柱狀中空葉;且蕗蕎是些微辛香風味,火蔥則有明顯嗆辣口感,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大學等及實踐大學研究團隊透過DNA鑑定及機能成分分析,認為此物種為中國所稱的小根蒜,就是中藥薤白的原料。

圖左為火蔥,圖右為蕗蕎。(圖片提供/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吳伊婷說,國內火蔥種植面積尚無正式農情調查,最主要栽培地區為花蓮縣壽豐鄉月眉村,此作物栽培門檻高,可能源於其對栽培環境有選擇性,或是只有月眉在地族人才懂得種植此作物,火蔥移出月眉便難以栽培成功,花蓮場2003年調查月眉種植11公頃,光復、鳳林等鄉鎮也有零星栽培。

國內種植火蔥無法透過種子繁殖,只能透過供人食用的鱗莖部位繁殖,以鱗莖種球生產出更多分球。根據吳伊婷調查,月眉種植火蔥平均單叢可生長分球6.1顆、鱗莖總重25.3公克,光復、鳳林單叢產量則分別只得3.7顆及3.6顆,鱗莖總重4.76公克及5.2公克,無論是單叢產量或單球重落差都很大。

花蓮農改場正致力建立火蔥栽培模式,但現況下火蔥即常受炭疽病及薊馬、潛蠅等病蟲危害,國內卻無推薦藥劑可用。花蓮農改場副研究員蔡依真表示,針對炭疽病可用免登記友善植保資材HLST合劑(茶皂素合劑,產品名「茶素精」)防治,用黃色黏紙防治潛蠅,用苦楝油防治薊馬;經試驗,病蟲害防治田區可較未防治田區單位面積產量提高36.4%,有助火蔥單叢球重增產33.7%。

火蔥栽培門檻高,可能是因其對栽培環境有選擇性,或是只有月眉在地族人才懂得種植此作物,火蔥移出月眉便難以栽培成功。(圖片提供/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火蔥極受市場歡迎,供不應求,產季之初每包200公克零售價即高達200元。(圖片提供/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由於火蔥依靠鱗莖繁殖,每年收成除了販售,還要留種以備下期生產,產能難以提高,花蓮農改場仿照球根花卉孤挺花、金花石蒜的繁殖方式,開發分切火蔥鱗莖、預先培苗技術,以擴大繁殖倍率。

花蓮農改場研究員陳季呈指出,火蔥繁殖能力來自鱗莖底部的基盤,分切基盤可增加繁殖倍率,但若分切愈多種球愈小,長成火蔥尺寸也小,建議分切4等分較佳;此外,分切後的鱗莖還需培苗3至4周,期間須注意水分控制,又以20至25℃為最適生長溫度,可避免分切傷口腐爛,因目前部落習慣8、9月定植,培苗期間容易遇到高溫,尚有待未來找出較好的栽培模式。

火蔥採收後,部落族人習慣懸掛屋簷下常溫儲藏,但常溫環境下火蔥失水/重較快,不利販售收益。吳伊婷試驗常溫及冷藏於5℃、1℃的不同儲藏條件,儲藏5.5個月後分別失重35%及23%、17%,但常溫儲藏的仍保有發芽能力,冷藏的則幾乎無法發芽,吳伊婷因此建議,若要留種應常溫儲藏,要販售可以儲藏1℃環境較佳。

火蔥採收後,部落族人習慣懸掛屋簷下常溫儲藏。(圖片提供/花蓮區農業改良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