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游 昇俯 第 65 頁
聖誕紅影像辨識準確率逾96% 可望為產業建立分級制度 提升栽培品質
農委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開發聖誕紅影像辨識分級技術,為其外觀品質建立6種分級參數,並依國內批發分級需求開發4式辨識模型,辨識準確率均逾96%,可望為聖誕紅產業建立客觀分級制度,推促農友提升栽培品質。
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簽署 陳吉仲:後續爭取更多農產品銷美
「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今(1)日晚間於華府美國在台協會(AIT)總部,由我駐美代表蕭美琴大使與AIT執行理事藍鶯(Ingrid Larson)代表雙方完成簽署。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日受訪表示,第二輪談判涉及農業議題,農委會將透過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OTN)與美方交換意見,爭取更多臺灣農產品外銷美國。
友善石虎標章農作銷售要人幫 農委會表彰協力通路 今年再推廣苗栗、臺中地區
農委會林務局與特生中心多年來在石虎棲地推動「友善石虎農作標章」,鼓勵農民以草生栽培、不使用毒鼠藥等管理方式作農業生產,並在家樂福、升陽農產等通路業者協助下,讓標章農產品得以接觸消費者,藉由市場消費帶動良善循環,林務局今(1)日舉辦「石虎有您真好」記者會,致贈獎座感謝所有協力夥伴。
救傷逾半穿山甲、1/3野放石虎遭犬殺 特生中心痛陳任意餵養之害
農委會特生中心今(1)日表示,根據統計,送到特生中心救傷的穿山甲一半以上、3分之1野放石虎是遭犬隻所咬傷(亡);過去以為路殺是威脅石虎族群主因,但現在發現遭犬殺、攻擊數量還更多。特生中心主任楊嘉棟指出,以結紮、回放控制流浪犬數量成效不彰,正是因任意餵養所造成,呼籲國人切勿餵養遊蕩犬貓。
不讓光害干擾植物、昆蟲自然生理 更加友善行人視覺 臺北植物園植光步道啟用
臺北植物園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都會型植物園,主管的農委會林業試驗所與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今年合作「臺北植物園植光計畫」,改善植物園從和平西路口至博愛路總長435公尺的步道光環境,降低照明對植物、昆蟲生理的干擾,也更友善行人視覺。「植光步道」今(31)日啟用。
香菇水簾立體化栽培 菇舍冬暖夏涼提高菇包產量近3成 栽培量增加10倍
近年在氣候變遷下,極端高溫、低溫及乾旱均會造成香菇產量下降,農委會農業試驗所輔導百大青農劉啟葦建立香菇水簾立體化栽培技術,設立全國首座強固型水簾溫室,調控菇舍環境冬暖夏涼又保濕,菇包菌絲生長速度提高25%,產量提升近3成;搭配層架立體化栽培及養菌、出菇分流周年生產,栽培量更比傳統菇舍增加10倍。
動保團體上街控流浪動物「假移除真撲殺」 陳吉仲:沒有撲殺
台灣樹人會在內等60餘個動保團體質疑農委會是「假移除真撲殺」,今(30)日下午於凱達格蘭大道遊行,訴求「移置不移除」。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流浪犬移除後會找到適合地方收容,《動物保護法》已明定收容動物不得撲殺,請動保團體放心。
國產紅豆烘焙競賽成績出爐 7月起再邀消費者「用嘴」品評前三名
「2023年國產紅豆烘焙創意競賽」今日揭曉成績,麵包組及伴手禮組分別由「參壹工作室(HÓLD PAN)」及「龍鳳堂餅舖」奪得,分別獲得10萬元獎金。HÓLD PAN「紅豆冰淇淋阿曼」麵包用自製去皮紅豆泥,結合鮮奶油製成冰淇淋內餡,口感滑順、香氣濃郁;龍鳳堂「木瓜紅了」使用顆粒及泥狀兩種紅豆餡,搭配招牌南瓜餡,一口吃得到3種口感。
國產芒果季來臨 產量估比常年增產36% 銷日價格看俏每公斤120元
國產芒果屏東產區5月進入主要產季,6月中旬後再由臺南產區接續上市,今年由於各產區開花著果情形良好,整體產量預估比常年大增36%。農委會農糧署今(30)日表示,目前愛文芒果產銷狀況比往年更好,今年因乾旱降雨少,小型果數量較多,但因雨水少,果皮顏色鮮艷、少見病蟲害病斑,賣相更佳。
農糧署修現金救助作業要點 農路、水塘可計入救助面積 上限40%
汛期間的颱風、豪雨每每造成農業重大損失,但過去農委會核發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協助農民復耕,救助面積須扣除農路、水塘等非現金救助項目者,農委會考量農路、水塘等雖非種植作物面積,但確實屬生產必要設施,今(29)日修正完成「農產業天然災害救助作業要點」,即日起救助面積可加計農路、水塘,但面積不得超過坐落土地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