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游 昇俯 第 63 頁
鳳梨內外銷價格勝往年 日茨城笠間市長宣布臺灣鳳梨持續作為學校午餐水果
國產鳳梨在4月底前因氣溫偏低、品質不穩,但4月下旬至今氣候顯著回暖,現在鳳梨品質「正得時」,國內批發及出口價格均比往年更高,日本茨城縣笠間市長山口伸樹今(11)日受農委會農糧署邀請訪臺,宣布持續採用臺灣鳳梨作為日學童營養午餐水果。
林務局複勘六福村 圍牆電牧線增至4條、人員全日管理電門出入 AI影像辨識待克服
農委會林務局今(10)日上午再會同新竹縣政府等單位前往六福村複勘,改善工作大致完成,包含將圍牆設施防逃電牧線增加至4條,狒狒區電門出入口安排2名人員全日管理進出等。六福村尚須在6個月內完成狒狒晶片植入及登記工作,農業科技研究院協助建置AI影像辨識模式遇到技術瓶頸,也待克服。
禁夜市贈與動物僅納管哺乳類引發爭議 陳吉仲:有共識優先推動、爭議者可保留
國內夜市常見攤商以兔子、天竺鼠、金魚等活體動物作為遊戲贈品,有害動物福利,農委會推動《動物保護法》修法明訂禁止,但因優先納管兔子、天竺鼠等「哺乳類動物」,魚、烏龜等則不在限制之列,引發爭議。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10)日表示,修法朝有共識者優先推動,有爭議者可先保留,將持續與相關團體溝通討論。
流浪犬暴增至18萬隻 臺灣原生石虎、穿山甲受害 農委會9熱區優先移除、禁止餵養
近年國內流浪犬貓數量大增,立委邱志偉今(10)日質詢農委會指出,遊蕩犬已對臺灣原生野生動物山羌、穿山甲等造成威脅,使野生動物族群數量、豐富性大幅降低。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農委會已盤點出苗栗、臺中、南投等縣市9個生態敏感熱區優先移除流浪犬,並將禁止居民餵養遊蕩犬貓。
三年2.15億元 農委會攜手氣象局增設百餘個農業氣象站 強化沿海、淺山氣象預報及應用
為了加強農業應用氣象資訊、強化農業韌性,農委會今(9)日與中央氣象局簽訂農業氣象資訊服務及應用合作協議,未來3年將投入2.15億元增建100多個農業氣象站,提供農民精準氣象預報及客製化應用服務以防範災損,並作為氣象指數型農業保險理賠依據。
啤酒粕青貯料餵養土雞 雞隻增重6.6%且脂肪、膽固醇更少 飼料成本還降18%
臺灣啤酒產業發達,釀酒剩餘酒粕還能循環利用,用來養土雞。農委會畜產試驗所開發以啤酒粕製作青貯料餵養土雞技術,使用啤酒粕青貯料替代部分飼料,不僅有助節省飼料成本18.1%, 飼養出的臺灣土雞體重增加6.6%,換肉率佳,且雞肉脂肪、總熱量及膽固醇均減少,有助雞農發展「低熱量、低脂肪、低膽固醇」的「酒粕雞」特色產品。
休閒農場露營設施正名 交通部主管露營場用地不得設置休閒農場
農委會今(5)日預告修正「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部分條文,將休閒農場可設置「露營設施」刪除,改以「農業體驗設施」的附屬營位進行管理,申設面積、工法等限制不變;並明確區分露營、休閒農業場域,依交通部「露營場管理要點」申設的露營場用地不得設置休閒農場。
不整地栽培固地力、增碳匯 玉米、水稻、大豆輪作提高收益5至7成
種植農作物先整地翻土、再播種是農業操作已久的作法,但若直接播種不耕犁,有助土壤發育團粒結構,幫助作物適應豪雨、乾旱等極端氣候逆境,增加土壤碳匯。農委會農試所開發玉米不整地栽培技術,建立玉米、水稻、大豆輪作模式,有助節省水資源,降低極端氣候衝擊,農民收益可比經營一年兩期作水稻多5至7成。
臺灣鳳梨一吃成主顧 桃猿洋投雷法:我的下一場比賽就是臺灣鳳梨日!
樂天桃猿昨(3)日在桃園主場出戰富邦悍將,特別與農委會農糧署合辦「農糧署旺萊趴」,邀請農糧署長胡忠一開球。雷法表示,臺灣鳳梨非常好吃,全世界的鳳梨都應該長這樣,下一場他先發投球日要叫做「鳳梨日」。
農試所冷凍馬鈴薯條製程技術 發揮國產品種特性、節省30%製作成本
馬鈴薯薯條是廣受民眾喜愛的餐食零嘴,國產馬鈴薯具有新鮮好品質,但因缺乏規模化加工技術,至今國內仍多進口冷凍薯條產品使用,農委會農試所開發冷凍馬鈴薯薯條、薯片製程技術,從原料控管馬鈴薯含糖量、茄鹼含量,並透過採後處理調整含糖量,可根據國產馬鈴薯品種特性簡化製程,節省30%製作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