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游 昇俯 第 62 頁
石竹「台農2號─夏粉霞」耐熱、四季有花 花色從白漸變粉紫層次變化多
國內市場流通石竹多為溫帶育成品種,臺灣夏季氣候濕熱,不適合石竹生長,農委會農業試驗所以臺灣原生石竹與商業流通品種雜交,選育耐熱品種,繼「台農1號」之後,新育成「台農2號─夏粉霞」,對臺灣氣候適應性佳,戶外栽培可存活1、2年,適合開發盆花、花壇用花,也具有外銷熱帶國家潛力。
國內首支燉飯水稻品種「花蓮26號」 耐煮、口感勝進口米 還抗稻熱病
餐飲業為了製作燉飯,每年會自國外進口近300公噸燉飯用米,國內尚無燉飯專用米品種,因此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以義大利米種作為親本,耗時7年育成「花蓮26號」,穀粒大、直鏈澱粉比例高,耐煮、適合燉飯烹調方式,口感優於目前市售主流進口米,且抗稻熱病、產量穩定,更適合在地栽培。
【蟎害不甜蜜3】蜜蜂專用益生菌「TBE-8」 可分解26種醣 抑菌、提升免疫力
今年國內蜜蜂深受蜂蟹蟎危害,但除了蜂蟹蟎,蜜蜂還有其他真菌性、細菌性病害,均可能因氣候變化愈來愈不規律而變得嚴重。中興大學昆蟲系副教授吳明城的研究團隊,從臺灣本土熊蜂(bumblebee)的腸道中篩選到乳酸菌「TBE-8」,證實可抑制美洲幼蟲病菌增生,提升蜜蜂免疫系統,有望開發為蜜蜂專用益生菌。
【蟎害不甜蜜2】養蜂防蟎藥劑選擇少 農民愛用草酸、甲酸 防檢局示警:有危害紀錄
蜂蟹蟎是國內養蜂產業首要防治的蜜蜂病蟲害,但目前登記核准使用的防治藥劑選擇少,農民長期使用單一藥劑容易使蜂蟹蟎產生抗藥性,導致防治無效,蜂農因此常自行到化工材料行購買草酸、甲酸等化學品原料做防治之用。但農委會防檢局示警,這兩種有機酸是強酸,具有腐蝕性及刺激性,已有危害紀錄。
【蟎害不甜蜜1】今春蜂蟹蟎嚴重爆發 蜂農嘆:蜂蜜減收一半 今年是養蜂最大挑戰
去年底到今年初這個冬季,低溫來得比較晚,促使蜜蜂寄生蟲「蜂蟹蟎」大量增生、危害蜜蜂,蜂農使用藥劑防治卻無效,讓臺南市楠西養蜂產銷班第三班班長蔡勝峰大嘆,蜂蜜採收「大概只有往年一半」,今年是養蜂最大挑戰。農委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建議蜂農採取整合性防治,才能有效防蟎。
北農今改選董監事 北市府欲全數包攬常董席次 農委會退席抗議
臺北農產運銷公司今(26)日召開股東大會,改選董監事,順利選出新任董事23席、監察人3席,並接續召開第14屆董監事第一次會議,但農委會考量臺北市政府及中華民國農會代表欲「贏者全拿」、攬下7席常務董事席次,有違過去依股權比例推舉常董慣例,偕同青果社代表退席抗議。
迪化街稽查乾香菇產地標示 6件疑似中國香菇 農委會鑑定結果10天內出爐
農委會農糧署今(20)日邀集行政院消保處、衛福部食藥署及臺北市政府,前往迪化街稽查店面販售散裝、包裝香菇,總計查核6家店家、抽查7件產品,其中1件未標示產地、6件則從外觀觀察疑似中國香菇,樣本已送農委會「雜糧特作蔬菜協助鑑定小組」鑑定,鑑定結果預計5至10天出爐。
蒸煮花生新品種「臺南19號」株矮不易倒伏 較現有品種生長期短、產量更高
現行蒸煮花生使用主要品種「臺南17號」,在高溫高濕環境下植株容易徒長,莖條糾結不便機械採收,造成農民很大困擾。農委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育成新品種「臺南19號」,植株矮、不易倒伏,便於機械採收;且其生長期約比現有品種短1個月,產量卻更高,適合推廣農民種植。
中國即日起恢復部分臺灣鳳梨釋迦銷中 農委會:呼籲中方在兩岸平臺溝通檢疫規範
中國國台辦今(20)日宣布,海關總署決定即日起恢復臺灣地區番荔枝(釋迦)輸中,輸中釋迦須來自獲得註冊登記的包裝廠和果園。農委會表示,目前「海峽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平臺尚未接獲中方通知重新開放輸入鳳梨釋迦,呼籲中方在兩岸平臺溝通諮商檢疫規範,讓所有包裝廠和果園有一致規範可循。
桃園龍潭高中畜保科學生實習重傷 右手掌不幸截肢
桃園市龍潭高中畜產保健科二年級余姓女學生17日於學校清德牧場值日時,因操作切草機不慎,導致右手掌遭機器捲入絞碎,校方第一時間將學生緊急送醫,但仍不幸須將右手掌截肢。校方今日表示,目前學生仍在醫院接受治療,學校將協助學生請領學生平安保險理賠,並從教育部學產基金申請急難救助,負擔學生醫療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