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煮花生新品種「臺南19號」株矮不易倒伏 較現有品種生長期短、產量更高

落花生「臺南19號」有粉紅色種皮,蒸煮後顏色變深但差異不大,賣相佳更有利於產品銷售。(攝影/游昇俯)

臺灣種植落花生主要供加工製成各類產品,其中帶殼直接加工的蒸煮花生,口感香Q綿細、清爽不油膩,一直受到許多消費者喜愛,但現行蒸煮花生使用主要品種「臺南17號」,在高溫高濕環境下植株容易徒長,莖條糾結不便機械採收,造成農民很大困擾。農委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育成新品種「臺南19號」,植株矮、不易倒伏,便於機械採收;且其生長期約比現有品種短1個月,產量卻更高,適合推廣農民種植。

國內栽培落花生可春、秋兩作,兩作種植總面積約1.9萬公頃,產地以雲林、彰化、臺南、嘉義等縣市為主。落花生原料用途可分為籽粒加工占75%、帶殼加工15%及種原10%,蒸煮花生就是帶殼加工裡常見的一種產品。

現況蒸煮花生主要使用品種為「臺南17號」,但此品種植株較高,如果成長中後期遇到高溫高濕,就容易徒長倒伏,往往莖條纏繞,農民使用機械採收時,可能正在採收這一畦,但因莖條纏繞隔壁畦植株,便將隔壁畦未打算採收花生一同拔起。臺南農改場場長楊宏瑛指出,臺灣落花生產業分工細緻,一般是視加工廠量能決定採收數量,現採現加工,現有品種倒伏問題造成農民作業很大困擾。

「臺南17號」容易倒伏,蒸煮花生也會使用的地方栽培種(紅仁),種皮是紅色的、討喜,但也有莖桿柔細、易倒伏,種子果莢太小等問題。臺南農改場經十年育種改良,以具有矮莖不易倒伏特性、大粒種的「花育23號」與紅仁雜交,育成「臺南19號」,株高約40公分、僅臺南17號一半,方便機械採收,但口感風味則與臺南17號相同;且繼承了紅仁紅色種皮的特性,有粉紅色種皮,蒸煮後顏色變深但差異不大,賣相佳更有利於產品銷售。

落花生「臺南19號」株高約只有「臺南17號」一半。(攝影/游昇俯)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今日發表落花生新品種「臺南19號」。(攝影/游昇俯)

臺南農改場副研究員陳國憲指出,臺南17號春作生長期約135至140天,秋作120至125天,臺南19號生長期平均比臺南17號短一個月,可以更早採收。而且,臺南17號後期植株倒伏,莖條彼此纏繞濕度高,又容易引發白絹病、銹病等病害,影響花生充實;臺南19號植株矮、莖粗壯,更適合高溫高濕生長環境,種子比臺南17號大、結莢又多,產量更高。

臺南農改場調查,以春作為例,臺南19號百莢重231公克,高於臺南17號189公克;臺南19號平均莢果產量每公頃3,122公斤,也比臺南17號2,656公斤高。

陳國憲並指出,分析臺南19號油脂成分,脂肪酸比例與一般花生相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亞油酸占比高(38.7%),有益人體健康;雖然亞油酸比例高儲存容易氧化產生油耗味,但因蒸煮花生是在加工蒸煮後才作冷藏儲存,反而沒有影響。

臺南19號育成解決農友田間管理採收困難的難題,臺南農改場預計明年將此品種釋出、公告技轉,輔導農友栽培,預計逐步取代臺南17號,以未來六年內取代30%至40%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