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昇俯

游 昇俯 image
  • 1907 文章

違規輸入植物檢疫物情節輕微擬減免處罰 輸入活體植物、昆蟲、有害生物、土壤照罰

國際運輸發達,近年常有國人透過跨境電商購買輸入自用物品,或是入境旅客攜帶未食用完畢水果等檢疫物,因輕忽未申請檢疫而受罰;考量情節輕微,基於比例原則,農委會防檢局依據《植物防疫檢疫法》授權訂定「減免處罰標準」,貨物及旅客少量違規輸入植物檢疫物可減輕處罰,最高減輕3分之2。

圳路清淤通報網、專線上線 農水路堵塞3至7天暢通

在氣候變遷下「短延時強降雨」事件愈來愈頻繁,可能讓圳路堵塞致災風險陡增,農委會農田水利署除了利用歲末斷水期與期作間空檔定期清淤,今年成立「圳路清淤通報網」及免付費通報專線,透過民眾自主通報,通報立案後可在3至7天排除堵塞,提升清淤效率確保圳路暢通,強化農業韌性。

番茄好發病毒病 施用天然誘導抗病資材可免用農藥 產期延長、產量增12.5%

「番茄黃化捲葉病毒病」是番茄最主要病害,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開發天然誘導抗病毒資材HL_PBS(瘋熱友),可減緩4成病毒發生,花蓮場輔導農友導入瘋熱友栽培玉女小番茄,可無需使用到化學農藥,仍發揮良好抑制病毒效果,延長採收期,平均每分地增加12.5%產量。

《野保法》修法政院版下會期前送立院 全面禁用獸鋏 農民、原民使用金屬套索有但書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24)日審查《野生動物保育法》修正草案,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行政院版本草案規劃朝全面禁用獸鋏,並針對農民及原住民現行使用俗稱「山豬吊」的金屬套索陷阱,授權農委會林務局訂定管理辦法,限定農民、原住民身分及使用特定規格;農委會研擬草案已送至政院,在立院下個會期前將送至經濟委員會審查。

農業移工名額倍增至1.2萬人 放寬農糧作物、林業申請 家庭農場調高核配本外勞1比1

勞動部日昨預告調整聘僱移工資格,將農業移工開放名額從6,000人大幅倍增至1.2萬人,並放寬蔬菜、果樹、種苗、花卉、雜糧、特作、溫室設施作物及林業等產業類別均可申請;除了農會外展服務聘僱移工核配比例本、外勞維持1比1,現調高10人以下小型農民、農民團體核配比例,可聘僱移工從35%提高為本、外勞1比1。

臺中場百合專用保鮮劑讓花朵轉色、開放度更好 成分簡單農民好調製 成本更低廉

百合花採後處理仰賴使用進口保鮮劑,不僅成本高,進口保鮮劑成分常含有重金屬銀離子,也容易衍伸環境汙染問題。農委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發百合專用保鮮劑,可助切花觀賞期維持約2周,花朵轉色、開放度更佳,成本則比進口產品低廉,且其成分、配置方式簡單,可讓農民技轉、自行調製。

南非蘋果檢出重大害蟲「蘋果蠹蛾」 即起暫停蘋果輸臺、已輸出者加強檢疫

農委會防檢局高雄分局自南非輸入2批蘋果貨物各檢出1隻鱗翅目幼蟲,經送專家鑑定今(22)日確定為重大害蟲「蘋果蠹蛾」,因此害蟲入侵可能危害我水蜜桃、蘋果、高接梨等產業,且此害蟲幼蟲會鑽入果芯取食危害,無法經燻蒸處理後輸入,判定為不合格須退運或銷毀,防檢局已通知南非暫停蘋果輸臺。

生物多樣性保育 林務局推明年底國有林FSC全驗證 2025年認證「有效保育地」30處

聯合國要在2030年前保護30%區域的生物多樣性,農委會林務局針對陸地區域提出具體推動期程及方向,預計目標明年底前讓國有林全面完成FSC國際森林管理委員會驗證;並推動保護區外的「有效保育地」(OECM)認證,2025年至少認證30處,以讓臺灣陸域受保護區域占比在2025年可達35%。

屏東林管處擴草鴞棲地 光林智能照明助海龜不迷航 12單位獲首屆臺灣生物多樣性獎

首屆「臺灣生物多樣性獎」,包括屏東林區管理處因在高屏溪種植白茅草抑制揚塵,同時營造草鴞棲地,維繫草鴞族群;光林智能科技公司透過改善道路照明,在不犧牲照明需求下,降低人造光源對其他物種的影響,讓蘭嶼海龜得以返回大海,總計12個企業單位獲獎。

國有林大規模崩塌潛勢區首納警戒 今年嘉、高、花5處高風險區先行

我國111年起將大規模崩塌納為《災害防救法》的法定災害,農委會水保局及林務局分別就所轄山坡地及國有林,盤點崩塌潛勢區域、建立預警機制;國有林大規模崩塌潛勢區計有7,700餘處,其中12處為具有需要保全對象的高風險區域,林務局今年先將嘉義、高雄及花蓮等5處納入防災預警,預計115年12處全數納為預警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