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保育 林務局推明年底國有林FSC全驗證 2025年認證「有效保育地」30處

林務局與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今日合辦「2023台灣生物多樣性論壇」。(圖片提供/林務局)

去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會議(COP15)通過「30×30」目標,要在2030年之前保護全球30%區域生物多樣性,農委會林務局針對陸地區域提出具體推動期程及方向,目標讓臺灣陸域受保護區域占比在2025年可達35%。林務局預計目標明年底前讓國有林全面完成FSC國際森林管理委員會驗證,將國有林納入「30×30」目標面積中;並推動現有保護區外的「有效保育地」(OECM)認證,2025年至少認證30處。

林務局與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今(22)日合辦「2023台灣生物多樣性論壇」,論壇中由林務局副局長林澔貞與海洋委員會海保署署長黃向文發表主題演講,分別宣示我國陸域及海域生物多樣性發展藍圖與願景。

林澔貞表示,臺灣擁有超過6萬個物種、占全球約3.4%,具有高比例的特有種及珍稀物種,要達到「30×30」目標,現今國有林受保護區域已有相關法規保護,但經過FSC驗證比率約85%,林務局目標明年底讓國有林全面完成FSC驗證。

林務局保育組科長石芝菁表示,生物多樣性保育目標不只是保護物種,也重視生態系服務價值惠益能公平分享,以及保障在地區民權益等人地互動關係,FSC認證會審核是否達到這些面向的生物多樣性目標。

林務局劃定自然保留區、野生動物保護區等以自然保育為目的劃設的保護區,而在保護區外的特定空間,可透過不同的治理方式,設定保護區外的有效保育區域(OECM, other effective area based conservation measures),維持良好的生物多樣性。林澔貞指出,林務局將在今年底前確認陸域OECM認證方法,盤點出OECM潛力區至少100處,並在2025年認證至少30處。

林務局保育組組長羅尤娟表示,林務局透過「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指認區域保育軸帶,串連保育中央山脈國有林以外的淺山平原地區,OECM概念類似於此,但範圍可能更小,可以是某社區或某段保安林,OECM有很大機會設於保育軸帶中,但也不限於保育軸帶,林務局將建立認證方法,再盤點出潛力區,100處潛力區及2025年認證30處是林務局給自己的目標,目前尚未確定特定區域。

COP15通過《昆明─蒙特婁生物多樣性行動框架》,提出具體23項短期目標,短期目標1即是「空間規劃」,林務局自2018年啟動「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提出淺山、平原生物多樣性空間策略藍圖,作為政府推動生物多樣性基礎與企業維繫生物多樣性指引,迄今已指認出45條區域保育軸帶。

林澔貞說,其中10條區域保育軸帶關注物種包括石虎,只要妥善保護,還能兼顧保護超過80種關注動植物物種;又如對貢寮水梯田棲地的保護,除了保全下當地傳統農業景觀,也可同時保育13種紅皮書瀕危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