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年雜誌

豐年雜誌 image
  • 960 文章

【有機農業的銷售題2】有機耕作的決勝關鍵:養成強健土壤

有機土壤肥培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幫助土壤自己建構豐富的有機質,以供作土壤生物及有益微生物的糧食。有了活性、族群都豐富的微生物,其分泌的膠結物質、菌絲有助於形成土壤團粒構造,進黃瑞彰專研有機土壤肥培,技術應用到洋香瓜、芒果、甜椒等蔬果類高經濟作物。而增加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

李登輝總統與我——前臺北市長黃大洲專訪

黃大洲被認為是最受李登輝栽培提攜的學生,他早年公職生涯一路追隨李登輝,李登輝當臺北市長時,把黃大洲找來擔任市長機要顧問兼研考會主秘;李登輝轉任臺灣省主席,黃大洲也跟著前往省府擔任副秘書長。1990年,李登輝總統任內,黃大洲經臺北市議會同意,成為最後一任官派臺北市長。

不只是民主先生——李登輝總統對臺灣農業的貢獻(上)

前總統李登輝先生於2020年7月30日晚間辭世,享耆壽98歲。他不僅是推動臺灣政治轉型的「民主先生」、求知若渴的哲人總統,更是學有專精的農業經濟專家;他從年輕時就投身農業研究,一生心繫農民,不曾停止對臺灣農業的關懷,多次在臺灣農業面臨轉型的關鍵時刻,擘劃政策協助農民因應各種挑戰,對臺灣農業發展影響深遠。

不只是民主先生——李登輝總統對臺灣農業的貢獻(下)

前總統李登輝先生於2020年7月30日晚間辭世,享耆壽98歲。他不僅是推動臺灣政治轉型的「民主先生」、求知若渴的哲人總統,更是學有專精的農業經濟專家;他從年輕時就投身農業研究,一生心繫農民,不曾停止對臺灣農業的關懷,多次在臺灣農業面臨轉型的關鍵時刻,擘劃政策協助農民因應各種挑戰,對臺灣農業發展影響深遠。

【有機農業的銷售題1】兼顧質與量的提升 穩健推動有機產業發展

《有機農業促進法》的立法,以維護水土資源、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動物福祉與消費者權益,促進農業友善環境及資源永續利用為原則,在呼應國際有機3.0的倡議趨勢下,提供國內有志投入有機或友善環境耕作領域之生產者穩定的政策支援體系。

客座總編輯|有機農業推動中心執行長董時叡 多元行銷吸引更多主動的消費者,讓有機農業的價值被看見

有機農業推動中心今年其中一個重要任務,是要努力讓有機農業的價值被看見,過去我們看有機農業,通常把重點放在農藥、化學物質殘留多少,但是農政機構一直努力為大眾把關慣行農的農藥殘留問題,料理界更會教導大家如何清除農藥,如果只談這些,無形中削減了有機農業的必要性;其實有機農業的價值不只於此,它的農法本身就對環境有很多好處,不僅減少汙染、碳排放,也有助於維護生物多樣性,未來我們應該提出科學證據,並在教育這塊更加著力,加強理念的論述,才能讓更多的生產者、消費者「有感」,願意主動加入。

外銷核可蘭園蟲害管理策略 打造優質外銷蘭花

本文就外銷核可蘭園栽培及出口前的蟲害管理提供建議,期許能協助農友進行綜合防治管理,以減少藥害問題並維持蘭花的國際競爭力。

抗旱解澇的坡地果園工法 良善坡地工程守護水土和農業永續

本篇就抗旱解澇設計工法和走訪許多地方收集而來的照片,提供實例說明如何善用梯田緩坡整地,以及水道分流、導引排放的方式,達到水土保持與方便管理之效益,並介紹旱季節水灌溉的方法,讓有需要新闢坡地果園的農友參考規畫。

硬質玉米「台農7號」 銹病甩開.籽粒多產

硬質玉米「台農1號」易感銹試所病,當銹病流行發生時,產量明顯受影響。有鑑於此情形,農作物組雜糧研究室經多年努力,於2017年育成新品種硬質玉米「台農7號」。

地產地食的日本神山町「Food Hub Project」

為了減少食材從產地送到消費者手上的運送過程中,消耗汽油產生二氧化碳所造成的環境負擔(即為碳足跡),臺灣與日本透過推廣在地生產、在地消費的「地產地消」,實踐減少碳足跡之目的已行之有年。這幾年,在此概念之下又延伸出「食材應該在產地做成食物來食用」的想法,這便是「地產地食」最根本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