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廣布水源 擴大灌溉服務推動藍圖

農田灌溉

(圖片提供/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田水利署)

文/張光耀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田水利署科長

  蔡政諺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田水利署工程員

臺灣山高、坡陡、流急,年降雨約有80%直流入海,宜有適當的農田水利設施盡力保留水資源及涵養水源,協助農民取得穩定灌溉水源以提升農民收益,並可直接達成減緩洪峰、降低逕流、涵養地下水、維護生態多樣性、保存農村文化、維護農村地景及促進社會安定等多面向效益。

2020年10月1日農田水利會改制為公務機關後,擴大灌溉服務是政府對農民承諾的政策實踐,爰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田水利署(簡稱農水署)以「把水留住,灌溉大地」為願景,搭配多項具體措施,將使原本不在農田水利事業區域且有服務需求的農民得到政府提供的灌溉服務。

完善的政策執行規畫 將服務效能最大化

首先訂定有效的執行策略與辦理區位篩選原則,盤點各區位所需的灌溉服務,並擬定分年分期分區執行計畫,將有限資源發揮最大效益,以服務更廣的農地及更多的農民。

一、執行策略

(一)蓄豐濟枯:善用現代科技,興修取蓄水設施,留住川流水,降低下游洪峰,同時儲存水資源,補注地下水,強化水資源韌性。

(二)引水廣布:透過系統化興修幹、支、分線、小給等水路,以及建置水資源物聯網系統,有效率地將水輸送到每一塊農田。

(三)智慧灌溉:針對不同區域、不同作物、不同生長期給予作物精準灌溉,促進產業升級、提高農民收益。

二、辦理區位篩選原則

(一)已有水源且不排擠目前民生、產業及農業用水。

(二)符合國土功能分區,優先辦理農業發展區,並排除宜林地及加強保育地。

(三)優先發展進口替代、需水低的作物。

因地制宜的灌溉設施 提供農民最適切的服務

一、擴大灌溉服務推動所涉領域包括農糧、農經、行銷推廣、國土規畫、農田水利技術、氣候變遷、地方創生等專業或國家上位政策,故各式環境背景、災害潛勢、國土功能分區、中央及地方重要農業政策、水資源發展政策等多面向資訊的蒐研及判讀是為重要基礎工作。

二、農田水利事業區域外的農地或因水源取得方式(河川、野溪、山澗水等)、農地所處位置(山區、平原、丘陵等)、農地規模(集中、零散)、農作物(蔬菜、果樹、雜糧等)等因素,其所需灌溉服務樣態甚多,爰推動標的需因地制宜,搭配其最適合、最具經濟效益的農田水利設施,未來方可全面、永續推廣政策。

三、目前擴大灌溉服務推動方式,可分為:(一)系統性改善公共灌溉設施;(二)提高農民田間所需管路灌溉設施普及率。具公益性的灌溉設施,可由政府機關依現地條件協助農民施設公共的取、輸、蓄水等設施,田間灌溉設施部分,則農民可依「推廣管路灌溉設施補助作業要點」向農水署申辦補助。

「把水留住,灌溉大地」 澆灌農村生命力

水滋養大地,是生命萬物的泉源,亦是農業發展的起點。臺灣農田水利事業歷經400年來演進發展,農田水利史相當於臺灣農業發展史,亦為臺灣近代發展史的濫觴,可說是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石。蜿蜒田地之間的圳路,猶如人體的血脈,構成維繫生命的網絡。密布的幹支分線,既可輸運灌溉水源,也兼具排水防洪的功能。有了完善的灌排系統,便能降低旱澇無常造成的損失,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益。反之,只能看天吃飯,收成好壞聽天由命。

過去農田水利設施是以水稻為主要灌溉標的,現在因應氣候變遷、農糧政策,需有創新思維方能達成目標,擴大灌溉服務的政策推行,攸關農民生計及公平正義,不僅是為了生產,更關乎生活及生態。而「把水留住,灌溉大地」即是將友善土地、維護生態環境一併納入考量,在提升農業生產的同時,遂行農業及環境永續的目標,相信這是這塊土地上的人們所衷心期盼,亦為臺灣農業發展劃時代的成果。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1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