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傳媒

農傳媒 image
  • 4080 文章

【區域農業新世代】聚焦長期生態研究 以數據翻轉農業新未來

過去務農講究「順天時,量地利」,然而隨著當前全球極端氣候衝擊農民生計,如何以科學的方法找出降低損失、為產業挹注創新動能的新方向,答案就藏在農業長期生態研究中。

森林年齡影響碳吸存?美研究:成熟森林調節二氧化碳能力恐不如預期

《自然》(Nature)雜誌的一篇研究指出,一旦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趨於飽和,成熟森林吸收「多餘」二氧化碳的能力其實很有限。這項研究結果暗示美國紐約州的二氧化碳調節計畫效果不如預期。

從「種子生產及品質評估」國際訓練 看印度種子生產的技術與經驗

種子為農業的基礎,國家需要確保高品質種子的供應,才能讓農民有穩定的收入,使農業永續發展。有鑑於全球種子市場逐年成長,亞非農村發展組織自2010年開始贊助「種子生產及品質評估國際訓練課程」經費,委託印度農業研究委員會所屬的印度農業研究所承辦訓練活動,期望透過分享印度種子生產供應大幅成長的經驗與技術。

【尋味農村】私房雨露休閒農場 雨露與陽光灑落的緩緩庭園

一座綠意滿佈、高樹參天的院落,讓人入了眼,就不想離開。尤其出人意料之外的是,這裡的炭燒豬腳,好吃到曾讓跑遍世界的紅頂商人不遠驅車而至;這裡的桂花糖磚,有著一種別處沒有的甜蜜沁香;此山慢活,寧靜無涯。江家人打開私宅大門,以誠待客。端上桌的,盡是真淳滋味;雨露之中,自有大地光彩。

美豬、美牛解禁 陳吉仲:安全評估和配套措施 都準備好了!

今(28日)行政院拍板定案,開放瘦肉精美豬、30月齡以上美牛進口。繼總統蔡英文下午於總統府正式宣布開放後,農委會主委陳吉仲隨即透過臉書發表「唯有接軌國際,才能走向世界」,提出七點聲明,並強調依循國際標準訂定豬肉萊克多巴胺的安全容許量,這是一個必須面對的議題,相關安全評估及配套措施,政府都已經準備好了。

經濟動物飼料添加物標章制度 保障產品品質與安全

隨著經濟成長、畜牧業的工業化與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的提高,使各國決策者在農業政策積極實踐動物保健概念,也促進飼料添加物研發與產業成長。農委會於2018年啟動4年期「動物保健產業及安全防護科技創新開發」,其一目標即為開發動物保健飼料添加物並與產業需求結合,建立符合國際認可的動物用保健飼料添加物的安全、功效及品質評估平臺。

如何看待實驗動物替代技術? 分析臺灣的優劣勢及未來挑戰

根據農委會2018年實驗動物人道管理年報數據顯示,依動保法規定備查設置照護小組的機構計有198家。本文針對試驗臨床研究機構、動物用疫苗廠與農藥公司為調查範疇,了解第一線產業如何看待與評估實驗動物替代技術。

全球漁業水產養殖概況 FAO指出:魚類人均消費量創新高紀錄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日前發布「全球漁業及水產養殖概況」(The State of World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SOFIA)報告指出,全球每人平均魚類消費量已刷新紀錄,來到每人每年20.5公斤,且預估未來10年仍將持續增加,顯示魚類在全球糧食及營養安全中的重要性。

印度洋上的蕞爾島國──模里西斯 迷人的亞非飲食風格

模里西斯對於多數人而言,是個鮮少聽聞的國家,但在全球旅遊資訊中,這曾被馬克吐溫描述成為上帝建造天堂藍圖的國家,光聽描述,便不難猜測那島嶼、海灘以及晴空的美;而除了傲人美景外,模里西斯盛產的蔗糖,有著甜膩濃稠的迷人滋味,況且同時融合亞非風情的飲食風格,更可在菜市場或魚市場中直接感受到。

【蝙蝠解密】新興病毒最愛的宿主?論蝙蝠及牠們身上的病毒

Dr. Merlin D. Tuttle在2017年曾提出:「現今關於新興傳染病的知識基礎已因科學家對蝙蝠的迷思而導致極度偏差。」一旦從蝙蝠身上發現新病毒,病毒學家與媒體便開始臆測並宣傳其日後導致危險傳染病爆發的潛在風險。實際上,我們對這些病毒與宿主間的關係仍然了解有限,可是這樣的傾向卻很容易將蝙蝠塑造成令人恐懼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