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農業新世代】聚焦長期生態研究 以數據翻轉農業新未來

屏東縣枋山鄉芒果專區利用掃網法進行昆蟲調查。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

過去務農講究「順天時,量地利」,然而隨著當前全球極端氣候衝擊農民生計,如何以科學的方法找出降低損失、為產業挹注創新動能的新方向,答案就藏在農業長期生態研究中。

隨全球氣候變遷加劇、人口增長、土地利用改變,各國都面臨了資源短缺、生物多樣性下降、能源和食物需求增加等多元挑戰。或許很多人還記憶猶新,2018年底至隔年2月的暖冬,影響了花芽分化需累積低溫的龍眼和荔枝,導致大量歉收、農損破億。然而,當極端氣候變遷未來成為常態,農民該如何因應?

數據會說話!降低災害損失,創造農業永續

「我們所身處的環境並非一成不變,許多問題的解答,都藏在數據資料中,透過農業長期生態研究,能為產業找到更多新的機會。」農業試驗所農業化學組陳琦玲研究員如是說。

臺灣對自然環境的調查早從1992年就已跟隨國際社會的腳步展開,而農試所是在2006年開始設站點、有系統地投入農業長期生態研究,觀測全球變遷對亞熱帶不同作物制度生態系的生產力、生物多樣性、病蟲害發生、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擬訂因應對策,並透過數據收集與分析幫助農業發展與降低農民損失。以暖冬效應影響荔枝與龍眼收穫為例,陳琦玲說:「氣象數據資料告訴我們致災的因子,所以一旦暖冬條件再次來臨,農民就可以及早做出因應與調節,不必看天吃飯。」

農業試驗所用動物組石憲宗組長(左)與農業化學組陳琦玲研究員(右)。

農業長期生態研究的數據不僅能幫助防災降損,對於農業永續也能發揮影響力。長期關注南投縣名間鄉的農業生態及不同農法對於生物多樣性的影響,陳琦玲分享案例,「我們也曾觀察到有機栽培茶園十年間的產量逐步下降,背後的因素推測與土壤養分有關,於是我們也提出相關施肥建議,希望幫助茶農能永續經營。」

觀察蟲蟲危機、成就農村再生,迎向農業新未來

為了維護環境永續,兼顧農業發展,近年來農試所對於病蟲害的監測也更加全面。「想降低農藥的使用,創造友善的農村環境,最不可忽略的就是昆蟲。」長期專注田間管理與昆蟲研究,農業試驗所應用動物組組長石憲宗研究員指出,尤其是2020年,農試所在行政院農委會的支持下擴增了10個農業長期生態研究站,其中更有8處與昆蟲觀察密不可分。

黏蟲板回收後進行昆蟲辨別及計數。

為了展開全面的研究,農試所在全臺各地觀察慣行、友善與有機等不同耕作方式下的昆蟲生態差異。以近年來最常見的害蟲薊馬為例,薊馬的個體小、喜歡藏在植物的隙縫處,從花卉、蔬菜到果樹都有不同種類的薊馬存在,除了直接刺吸危害還傳播病毒,往往造成農損。「但同樣的薊馬到了東臺灣卻成為傳粉的媒介,可說是益蟲。」石憲宗組長笑說,未來透過農業長期生態研究所觀察出來的結果,不但能為農業創造收益,「背後有趣的生態發現可能成為品牌故事、或是發展為田間體驗,為農村再生挹注更多力量。」

長時間觀測氣候、環境、生態與農法,農業長期生態研究是臺灣農業的重要基礎,調查所得的數據資料更是支持農業轉型與再生的重要能量,能幫助臺灣農業與國際同步,全面迎接全球變遷下的未來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