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農傳媒 第 86 頁
影響產季的關鍵!簡單一招判斷 刺番荔枝果實生長的停滯期長短
刺番荔枝(學名:Annona muricata L.,英名:Soursop)又名刺果番荔枝或紅毛榴槤,分類上屬番荔枝科番荔枝屬果樹,果肉風味酸甜,熱帶水果香氣濃郁,多元利用性良好,為極具加工發展潛力的新興果樹。農友在栽培刺番荔枝時,常會發現花朵在開放後,子房總是遲遲不發育為果實,因此總是不確定到底有沒有著果?果實會不會發育?什麼時間可以採收?這都是讓農友感到困擾的問題。
【尋味有機】好好吃飯 播下「食育」種籽
今天你吃「好」飯了嗎?日常三餐可不是芝麻小事,是身體與土地的美味進行式。義大利在1980年代推動「慢食」;美國則在1990年代興起「可食校園計畫」;2005年日本率先通過《食育基本法》,成為全球第一個食育立法國家。當飲食教育成為世界風潮,好好吃飯更升格成為對生活品質的要求,還能回溯飲食源頭,探索「食」與「農」的連結。
受疫情拖累!業務市場需求降 日本在地農產品庫存量創新高
自日本政府宣布解除武漢肺炎緊急狀態已4個月,然而因為仍維持外出自肅及餐飲業縮短營業時間等因素,業務用食材需求減低,雖然家庭用食材需求增加,但牛肉、米及奶油庫存量仍有餘裕,如何恢復業務用市場需求成為關鍵。
小水力發電優勢多 有望成為第三個再生能源
臺南市崑山科技大學登場的第三屆小水力產業發展論壇,26日上午舉行盛大開幕活動,邀集全國產、官、學、研各界共同發聲、尋找對策,幫助臺灣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活路。臺南市市長黃偉哲今出席論壇表示,臺南是全臺水庫最多的城市,更需要小水力發電,可避免對環境造成衝擊,也是能源的解決方案之一,盼透過論壇擷取專業見解,讓第一線獲得最佳的實作資訊。
他山之石 可以攻錯:以色列的新農業發展經驗與臺灣的發展契機
以色列的領土面積約2.2萬平方公里,大約是臺灣的61%;其中有一半的面積更是沙漠土地,可耕地僅約0.44萬平方公里,只有臺灣的一半左右。不過在2019年,以色列的農產品出口值 (包含農作物、蔬果、花卉、畜產;不含水產、加工食品) 已突破20億美元,約為臺灣的3倍左右。究竟在農地不足、水源有限、先天環境不佳的狀況下,以色列是如何創造這樣的農業奇蹟?
讓殺戮獵場成為永續海田 廢棄漁具的積極管理/胡介申、顏寧
2020年9月22日黑潮文教基金會與澄洋環境顧問發表臺灣第一本「東海岸廢棄漁具圖鑑」,首次連結「漁具」與「海廢」這兩個在陸地上距離遙遠、在海中卻關係緊密的議題。我們在記者會上強烈感受到各方對這個議題關注,但各方利害關係人可以怎麼攜手合作呢?未來如何透過更好的管理,以減少對海洋的傷害?讓我們一起來深入探討。
黃金果產季到!富含果膠 堪稱水果界營養之后
您有聽過黃金果嗎?這外皮黃澄澄,體型圓滾滾,外表相當討喜的水果,在花蓮萬榮鄉可是明日之星。黃金果原生於熱帶南美亞馬遜河一帶,又稱黃晶果、黃星蘋果或加蜜蛋黃果。它的營養成分可說是水果界的營養之后,也屬於高經濟價值的農作物,也令萬榮鄉農民興起種植風潮。
喝一杯農村釀的酒! 12家臺灣農村酒莊 釀出精彩在地旬味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19日在臺北誠品信義店舉辦「醇萃‧臺灣農村酒莊精釀」專刊發表會,藉由專業品酒師踏訪經農糧署評鑑通過的12家優質農村酒莊,了解各酒莊釀酒師如何運用臺灣在地農糧原料,釀出絕美滋味,讓世界看見臺灣軟實力。
【農為國本–前總統李登輝先生紀念專輯】
前總統李登輝先生於7月30日晚間辭世,以「農業人」銘記的他,懷抱對臺灣土地的關懷,在農業轉型關鍵時刻,致力突破困境,奠定臺灣農業與農村發展基礎。他的一生,是一部臺灣近代史的縮影,農業面向的他,同樣的精采。
植物會痛、也有記憶!科學研究揭開 植物複雜的反應行為
植物有沒有感覺?會不會產生感情?有沒有記憶?這些都是科學家長期以來很感興趣的問題。幾十年來,科學家一直為揭開植物的奧祕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