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有機】好好吃飯 播下「食育」種籽

文字、攝影/張雅茹 圖片提供/台灣有機食農遊藝教育推廣協會

今天你吃「好」飯了嗎?日常三餐可不是芝麻小事,是身體與土地的美味進行式。義大利在1980年代推動「慢食」;美國則在1990年代興起「可食校園計畫」;2005年日本率先通過《食育基本法》,成為全球第一個食育立法國家。當飲食教育成為世界風潮,好好吃飯更升格成為對生活品質的要求,還能回溯飲食源頭,探索「食」與「農」的連結。

根據董氏基金會2018年的食育力調查發現,現代孩子「食育」普遍不及格,不認識蔬菜水果原型、沒上過市場買菜的人比比皆是,更發現不與父母同住的大學生,平均每周外食超過五天,造成飲食不健康、營養不均衡等問題,有機食農教育遂成為大眾聚焦的教育題材。

有機食農教育是一種「素養」,想要吃得好、吃得健康,就不能不認識有機農業和飲食環境。近幾年在農糧署積極推動下,有機食農教育在臺灣遍地開花,同時有許多民間團體也默默努力,例如台灣有機食農遊藝教育推廣協會,從2013年至今,已接受全臺各地超過六百所的學校申請有機食農教育課程,是推廣臺灣有機農業及有機食農教育的重要先驅。透過學校教育課程,讓孩子們在農場上了解有機食材的栽種過程,或與家人一起買菜、料理,藉由家庭潛移默化,從「認識農夫」到「自己動手做」,是實踐有機食農教育的好方法。「我們的目標是將有機農業、健康飲食與在地飲食文化傳遞到每一個走過的學校。」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美雲表示,無論學校是否地處偏遠,在每一位莘莘學子的生活及心中,都已留下了有機食農教育推廣團隊的足跡。

學習單上可以看到學童認真記錄課程內容,顯見對食農課的喜愛。

有機食農教育從小啟蒙,迎向共好新食代

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為長遠志業,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美雲表示:「『食』重建人與人的關係;『農』重塑人與自然間的連結,我們深信,陪伴孩子在美好的環境中與自然共生共長,這會是最容易的教育復興之路。」而落實有機食農教育,家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受食育啟發的孩子將觀念帶回家裡,在家庭生活中每顆小小螺絲釘都能發揮關鍵力量,家長及孩子甚至積極地督促校方設計多元有趣的學習課程,讓有機食農教育的巨輪繼續滾動,將理念延續出去。

李美雲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孩子加入推廣有機農業與飲食教育的行列。

教育的力量無遠弗屆,她笑說:「搞不好未來的農業部長就是我們教出來的!」以有機食農教育的核心價值為基礎,持續深耕,讓家長、教育工作者、或關心土地的朋友們,不論是異國借鏡的他山之石,或是已經一步一腳印累積能量的實踐者,李美雲期許未來將有更多對有機農業、健康飲食有興趣的民眾,加入傳承與推廣行列,也能培養出優秀的有機農業人才。

大口吃飯,成為孩子探索世界的橋梁

先從了解口中食物源頭開始,「我們打算在後走廊規劃一整片菜園,推廣有機食農教育。」臺中市光復國小教務主任傅仁志表示,生活在都會區較少接觸農田的孩子們,透過有機食農課程學習新知並親自動手做。看到小朋友主動到菜園澆水、拔雜草、除蟲,這些農事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最後將成熟的蔬果收成、烹調,端出料理與師長分享,「推廣有機食農課程兩年了,每每看到孩子們的表現,都讓我相當感動。」傅仁志同時也感謝農糧署和台灣有機食農遊藝教育推廣協會幫忙,讓學校課程更加多元化。

李正安講師細心教導,帶領學生們一步步打造菜園。

從一年級起為期兩年、兩週一次的有機食農課程,是孩子們心目中最喜愛的寓教於樂時光,有機食農教育講師與班導師也給予相當大的信任感,樂於放手讓他們嘗試,而孩子也不負眾望,在學習中持續成長、茁壯。當餐桌上的料理不再只是食物,而是付出努力及時間,且在友善環境及有機栽培產出的食材,孩子打從心底理解,「大口吃飯,原來皆與大自然環環相扣。」更能敬重土地的律動與節奏,珍惜一切食物,而非視為理所當然。

孩子們親自動手、參與活動,就是最好的學習。

有機農業新體驗,光復國小讓孩子大顯身手

「老師好!今天要做什麼?」鈴聲還未響起,光復國小二年五班的小朋友們就主動打招呼,滿臉笑意及稚嫩嗓音,還有一雙雙閃耀著光芒的眼睛,將雀躍心情展露無遺。「今天要做牛汶水,是傳統客家點心喔。」李正安是有機食農教育講師,教學經驗豐富,知道如何讓孩子們開心學習,先複習有機標章、辨識白米、糙米、糯米等知識,再進行有獎徵答,活絡現場氣氛後,便開始進入牛汶水的製作流程。

從糯米粉過篩、秤重,到搓揉粉團、切塊、烹調,甚至是花生粉的現磨現炒,都由孩子們一手包辦。在許多人眼中,讓年僅8歲的孩子接觸明火及刀具,相當不可思議,但孩子們的動作卻十分熟稔,到底是怎麼辦到的?「有機食農教育講師就是有辦法!」班導師簡思佳讚許,每次參與教學過程,都讓她相當驚豔。回憶起首次有機食農課程,必須先從菜園開始蓋起,再進行育苗工作,「一年級的小朋友,連尺都不會量,而且學生年紀小,這樣真的可以嗎?」簡思佳老師心裡難免有疑慮。講師李正安進一步說明,「低、中、高年級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更必須循序漸進,發揮耐心及專業,有條不紊地帶領孩子們從零開始,裁量木板、電鑽固定、倒土填土,一步步完成了整個菜園的建造工程。

孩子們認真的拿起筆和尺在木板上測量。只要正確教導,讓小朋友接觸明火也不需要擔心。

在有機食農課程中,李正安帶領孩子們打造菜園、育苗,以有機栽培方式教導如何種菜,最後還要一起摘菜、炒菜,課堂間充滿愉快的歡笑聲,孩子們自動自發地分組合作,不需三催四請,老師只需從旁引導,還看到有人拿出便條紙將食譜抄下,準備和家人分享手作的成就感。「我最喜歡菜園了,第一次釘板子、用尺量木板,很好玩!」二年五班的王品潔,講到喜歡的有機食農課,眼中閃閃發光,還學會了炒蛋,讓父母感到驚喜又欣慰。

【廣編企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