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傳媒

農傳媒 image
  • 4080 文章

【科技農領航】玉荷包網室栽培 冷鏈物流提升出口能力─芳境果菜運銷合作社

芳境合作社玉荷包堅持「安全、安心、健康、優質」種植理念,近年更導入網室栽培及冷鏈物流的管控,以減少病蟲害產生,降低藥劑使用,達到外銷要求的藥檢標準,提升出口競爭力,讓臺灣玉荷包揚名世界。

【科技農領航】導入科技化智慧生產技術 建立臺灣竹筍產業新典範─阿丹果菜生產合作社

竹筍加工也能冒出頭,2014年成立的「阿丹果菜生產合作社」,以「日茂竹筍」作為品牌行銷,共有64位社員,共同種植綠竹筍、桂竹筍等,合作社運用高水準加工技術,在不添防腐劑也能封存竹筍新鮮滋味的情況下,讓更多嗜筍人一年四季都能購入仿若現採的各類竹筍。

【科技農領航】佈局新興外銷市場 蝴蝶蘭智慧化栽培躍升關鍵─蜀隆花卉公司

蘭花是臺灣外銷產值最高的農產品,近年出口額已突破2億美元,其中蝴蝶蘭出口近1.5億美元,占4分之3強。臺灣蝴蝶蘭國際競爭的優勢在於育種技術佳及栽培氣候適合,但產業規模小、品牌知名度低,為需要積極克服之處。蜀隆花卉公司是臺灣三大蝴蝶蘭出口供應商之一,專營瓶苗及苗株出口,確保出口苗株品質,強化公司經營特色知名度,以利精準找到需求客群,是其在國際競爭中能穩定成長的關鍵。

【科技農領航 接軌國際】系列報導

臺灣優越的地理條件與氣候環境多樣性,農林漁牧得以蓬勃發展,是支持臺灣經濟的基礎產業,為發揮農業厚實的技術能量,達成「科技產業化、產業科技化」目標,農委會自2009年開始扶育農企業發展,協助經營能量改善強化,以培育科技農企業為起點,進而帶動科技農企業體系網絡健全發展,引領科技農企業扮演產業領頭羊,協同衛星農場共同塑造產業競爭優勢,邁向國際市場,隨著計畫各期程推動,在提升農企業經管能量及帶動整體產業發展已具相當成果。

【愛上臺灣茶】阿里山迎客來 高山茶鄉飄醇香

雲海、日出、霞光、神木、櫻花、高山小火車……,身為臺灣最具知名度的景點,阿里山的美麗風光,宛如夜空中的繁星,光芒閃爍,每年吸引數以百萬計的旅遊人潮。2014年起,農委會農糧署為阿里山再添新亮點。座落在阿里山區的優遊吧斯瑪翡茶莊、小山霂茗、FKUO山芙蓉茶業、飲山郁茶館等入選「亮點茶莊」,讓遊客飽覽風光之餘,也能一飲聞名中外的高山茶,不枉阿里山之行。

【科技農領航】讓鴨子過得舒服 生產動物福利鴨蛋瞄準歐盟市場─浤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在浤良食品公司位於屏東萬丹的友善養殖鴨舍裡,鴨群漫步在600坪高床設施上,鴨舍通風乾爽,還有湧泉水池供洗浴飲水,甚至另外提供水源,在這樣重視鴨子生活品質的飼養環境中,無怪乎每隻鴨子羽毛光澤亮麗,顯得精神有活力。

國產大豆豆漿入校園成果豐 學生反應佳

農糧署南區分署於107年起推動國產大豆豆漿進入國中、小學,年年顯著成長,今年可望突破80萬杯,成果豐碩,嘉義、臺南、高雄和屏東4縣市學生反應佳,香純濃的好味道,讓學童大讚有雞蛋的香氣,學校還延伸出相關的食農教育課程,讓孩子更認識國產優質大豆食材,體驗從土地到餐桌的食物旅程。

【科技農領航】智慧養殖履歷看得見 高品質一夜干開拓新南向─魚之達人水產股份有限公司

南臺灣年度最重要食品盛會─「高雄國際食品展」今年10月下旬舉辦,高雄市政府邀請22家水產業者設置「高雄海味專區」,4天展出創下2千萬元效益。魚之達人不是首度參展,但今年展場規劃是透過農委會科技處輔導建立的行銷模組,以此為基礎進軍國際展會。

【科技農領航】開創新局 蓄積全球能量 農企業佈局國際新藍海

科技顛覆典範、翻轉產業樣貌,面對未來氣候變遷、全球化競爭日益劇烈,加上無預警而來的COVID-19疫情對全球經濟局勢、消費習慣帶來巨大影響,農企業經營者不能拘泥於舊觀念,必須跟著快速調整,才能找出因應之道。面對嚴峻的經濟局勢,臺灣農業不但生產結構要調整,經營思維也要跳脫傳統農業概念,把過去以技術導向的產業經濟轉換為從需求導向出發的知識經濟,將傳統農業提升為知識農業,科技創新應用與經營模式創新,正是提高臺灣農業競爭力至為關鍵的因素。

【綠主張】讓孩子體會農夫心情 校園食農教育守護臺灣本土雜糧

武漢肺炎籠罩全球,食物鏈中斷、運輸停滯,全球糧食供應阻斷,2億6千5百萬人面臨嚴重飢餓。盱衡臺灣糧食自給率約32%,面對國際情勢的不穩定,糧食危機有可能發生。身為教育者,我們認為在校園內動手耕作、保種、傳承基礎種植技術,是面對糧食危機最好的教育方式。而雜糧耐旱、不需特別施肥,每天都會吃,是最好的入門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