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傳媒

農傳媒 image
  • 4082 文章

農業無水可用?FAO報告指出 全球6成農田嚴重缺乏水資源

全球超過30億人口居住在高度缺乏水資源農業地區,其中超過一半面臨嚴重用水限制。過去20年來,全球每人可用淡水量減少20%,因此,提高用水效率相當重要,尤其農業是全球用水最多的領域。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發布「糧食與農業情勢(The State of Food andAgriculture, SOFA)」報告指出,透過有效治理及健全機構來改善用水管理,包括透過健全水資源會計與審計制度來保障水資源所有權及使用權。

【科技農領航】脫胎換骨 聰明溫室成MIT精品代表─皆展有限公司

成立於1995年的皆展有限公司,為國內知名溫室設備商,因有優良溫室設備及搭設技術,國內訂單滿檔,甚至排到隔年。皆展核心價值在於擁有專業的溫室設計規劃技術人員,能利用豐富經驗及純熟技術,為客戶量身訂做打造出客製化溫室設施,且搭配相關設備如環控系統及滴灌系統等,發揮溫室最大效能。

【科技農領航】臺灣鯛拚出頭 從選育品種培育本土明星魚種─東晟水產股份有限公司

東晟水產公司成立於1995年,廠區設於嘉義縣義竹工業區內,主要產品為鱸魚、臺灣鯛及鱸魚相關生物科技產品,供貨來源可分為自有養殖場及合作體系供貨,供應商包括嘉義、臺南等地專業養殖合作社、協會及一般養殖戶。

嬰幼兒食品鎘限量 食藥署:參照歐盟標準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17)日上午表示,食米鎘0.4ppm限量,是比照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 (CODEX)及日本標準訂定,只要是0.4ppm以下都是安全的,嬰幼兒副食品則有多樣性,來源不會只有米,是以副食品多樣性概念來管理。

【科技農領航】型塑國際精品玉米 成功進軍香港市場─鮮綠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鮮綠公司產深耕玉米產業逾三十年,2008年創立「鮮綠公司食品農產行」,2014年成立「鮮綠公司農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更名為「鮮綠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取得產銷履歷並開始與農民契作,持續推動農民申請及取得履歷。

【科技農領航】生產管理標準化 獲利才能極大化─自然綠洲國際有限公司

自然綠洲國際有限公司於2014年成立,從事果菜收䐟、截切與包裝,契作農民高達百位以上,品項也多達上百種,為高雄地區最大截切包裝場。為幫助農民有穩定合理收入,將果菜運銷工作進行轉型,將產品品牌化、精品化,大舉進攻超市體系。

【科技農領航】運用知識管理及創新技術 發展蝴蝶蘭產業─台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台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1997年,將蘭花栽培技術結合生物科技,以生產大花系蝴蝶蘭為主,年產量約700萬株,自有的測試品種約達200種,除了供應蝴蝶蘭瓶苗、大、中、小苗及開花株,也提供病毒檢測技術、組培苗代工及代客尋花服務,為顧客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蘭花苗株。

【科技農領航】從農產品到食品 建立穩固的品牌─好廚家企業社

好廚家以臺灣俗稱金目鱸的尖吻鱸(學名:Lates calcarifer)養殖為主,這個品種體長而側扁,腹緣平直,頭尖,頭背側、眼睛上方有一明顯凹槽,其眼睛照光後呈現金色,金目鱸由此而來。這款魚性喜溫熱地帶,主要養殖場在臺灣南部沿海。

【科技農領航】田間蒐集大數據 自動監控水稻旱田科學省工─新豐碾米工廠

種田也能引入高科技!新豐碾米工廠透過田間設立的聯網感知器,蒐集溫濕度等大數據,再加上遠端遙控即時調控水情,不但省下巡田人力,透過一臺智慧型手機,就能在手機上「巡田水」,大數據及雲端運算和物聯網等新潮科技名詞和農業緊密結合,用科技種田再也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科技農領航】集結臺灣優質農產 拓建亞太廊道拚外銷─萬生科技農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為因應國內蔬果市場飽和需擴大市場需求,中部多家大型農企業,包括彰化菇類生產合作社、太陽生鮮農產公司、昇陽農產公司及西螺果菜生產合作社等籌組而成萬生體系(萬生科技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以協助臺灣優質農產品進軍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