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農傳媒 第 76 頁
新農企時代專題座談暨成果發表會 產官學交流互動探索農業發展新方向
財團中衛中心受農委會委託推動科技農企業輔導,每年重點輔導農企業提升經營管理能量,為擴充計畫辦理效益,12月15日在華山1914西5-1、5-2館,舉辦「迎接蛻變 新農企時代」專題座談暨成果發表會,農企業迴響熱烈。
農糧署南區分署推動友善耕作 面積逾全臺三分之一
農糧署南區分署長期推動有機友善農業政策,今年轄區有機友善耕作面積已達5,269公頃,超過全臺有機友善耕作面積的三分之一,此外,並積極輔導農民通過產銷履歷驗證,推廣國產雜糧,輔導成立蔬果稻米雜糧集團產區面積已達2,021公頃。
【愛上臺灣茶】心動花東 一探茶園風土之美
臺灣人愛喝茶,但很少人真正前往產地一探茶葉面貌,為了讓更多人感受到臺灣茶鄉之美,農糧署於2014年起推動「發展亮點茶莊計畫」,每年都會評選優質茶莊,2020年遴選出全臺最具特色的33家亮點茶莊,結合茶區自然生態、茶藝文化、農村生活、歷史人文等特色,精心規劃一系列遊程。讓我們跟著農業達人-農糧署署長胡忠一的腳步,親自走訪花東茶園採茶、製茶、品茶,從身心靈開始,深入體驗茶鄉生活。
產銷班企業化經營 合作擴大規模提升產業競爭力
農業產銷班是由多位農友共同組成,為提升其合作經營及管理之效能,進而達成勞力與技術相互支援、降低生產投入成本、促進產品共同行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透過辦理工作坊及企業化經營輔導,引導班員們凝聚共識,並藉由智慧化農業觀念的提升,搭配企業化與創新經營模式的導入,培育農業產銷班與集團產區之領導人才,強化組織成員們在生產、管理及行銷等各方面之知能,提升農業整體競爭力。
李登輝研究臺灣農工資本流通 作為東南亞國家農業轉型借鏡
李總統得獎的英文博士論文譯成中文是《臺灣農工部門間之資本流通:1895~1960》,於1968年在美國康乃爾大學完成。論文的要旨在論述臺灣自1895~1960年長時間的經濟發展過程中,資本從農業流通到工業的重要性與過程。在論文中他先強調資本形成與技術變遷是開發中國家經濟發展的2項要件,而資本形成或增加的來源得自國內與國外2大部分,其中國內部分尤其重要。
【山教我的事】山上的鳥教官 帶領邊緣孩子走入山林找回心方向
走入大自然,就是學習的一種方式。只要過程中,讓孩子留下正面的記憶,就是改變的種子。對於孩子的過去,我們無能為力,但是,改變可以從現在開始。
產銷班經營轉型升級 扎根女力同行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自105年起辦理農業產銷班經營管理軟實力輔導,持續引導農業產銷班擴大經營規模;另亦協助產銷班轉型為合作社及農企業,促進產業升級。農糧署近日辦理「109年度產銷班企業化及創新經營輔導成果發表會」,109年度成果分為:「產銷班企業化經營轉型經驗分享」、「產銷班工作坊輔導成果」、「農業女力創意點子競賽頒獎」、「扎根農業講堂亮點」。現場展示企業化及農業女力創意點子成果,並由胡忠一署長於會中公布本年農業女力創意點子競賽得獎名單及頒獎表揚。
顛覆傳統勇奪神農獎 吳鴻基養鴨靠創意 讓鴨蛋不再只是鴨蛋
鴨蛋除了製成滷蛋、皮蛋和鹹蛋,還能做成什麼?對福華畜牧場的吳鴻基來說,鴨蛋早已不再只是鴨蛋,不僅可開發成各種流行性食品,連應用於清潔、美容、保養等非食用領域,也指日可待。
農業無水可用?FAO報告指出 全球6成農田嚴重缺乏水資源
全球超過30億人口居住在高度缺乏水資源農業地區,其中超過一半面臨嚴重用水限制。過去20年來,全球每人可用淡水量減少20%,因此,提高用水效率相當重要,尤其農業是全球用水最多的領域。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發布「糧食與農業情勢(The State of Food andAgriculture, SOFA)」報告指出,透過有效治理及健全機構來改善用水管理,包括透過健全水資源會計與審計制度來保障水資源所有權及使用權。
【科技農領航】脫胎換骨 聰明溫室成MIT精品代表─皆展有限公司
成立於1995年的皆展有限公司,為國內知名溫室設備商,因有優良溫室設備及搭設技術,國內訂單滿檔,甚至排到隔年。皆展核心價值在於擁有專業的溫室設計規劃技術人員,能利用豐富經驗及純熟技術,為客戶量身訂做打造出客製化溫室設施,且搭配相關設備如環控系統及滴灌系統等,發揮溫室最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