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研究臺灣農工資本流通 作為東南亞國家農業轉型借鏡

李前總統的農經專業背景,對臺灣農業時代的轉型,有深刻影響。(圖片來源/總統府)

內容提供/《農政與農情》 文/國立臺灣大學原農業推廣學系名譽教授 蔡宏進

李登輝總統生於1923年1月,於2020年7月過世,享年98歲。當今國人的平均壽命約為81歲,他堪稱為長壽者。由他從政的作為可看出相當勤政愛民,是一位仁人志士,終結一生,稱讚他是「仁者壽」,應可當之無愧。

專業農經並博覽群書

李總統的專業學術領域是農業經濟學,起於他出身在原臺北縣三芝鄉的鄉下農村背景,自年輕時覺察農業重要,農民辛苦可憐,因而決定經由學習農業經濟來濟世救民,這與不少早年學農的菁英,都有同樣的志向與抱負。我是他後輩同是就讀國立臺灣大學(簡稱臺大)農業經濟系的學生,曾以類似的志願選讀此一專業,在校時雖未有緣親自受教於他,但有數次機緣隨他做過研究並服務農村與農民,當他過世之時見眾多國人敬表哀悼之念,我也同表敬悼,並思對其在農經專業上的成就與貢獻略作些追憶,與讀者及國人共享與共勉。

李總統在年少之時臺灣值日治時代,他先到日本京都大學就讀農業經濟學系,戰爭結束後轉回臺大農業經濟系,畢業後曾於合作金庫任職過,也在母系任教,並擔任霧社山地農場場長。後到美國愛荷華大學繼續進修農業經濟學,回國後任職農林廳,後專職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並在臺大農業經濟系及經濟系兼任教職。

再於1964年到美國康乃爾大學攻讀農業經濟學,於1968年獲得博士學位,並獲得美國農業經濟學會頒給年度傑出論文獎,該論文後由康乃爾大學出版。李登輝先生就任總統之後,較多從事政治改革,但也繼續策劃與推動社會經濟發展計畫。這時期有關改善農民生活的重要政策是實施全民健康保險,包括農民也納入健保體系之內,這在全世界上很少國家能辦到。

李總統除了專業的學問傑出,自小好學,對學術興趣範圍廣泛,博覽群書,包括文學、哲學、經濟、宗教與政治等多方面,學問廣博,思想敏銳,論說起來侃侃而談,經久不倦。這些學問也都成為他研究傑出、工作績效優異、治國有方的重要條件與基石。

著作等身 貢獻農業與農村 造福農民及百姓

李總統一生前期的事業主要是從事研究工作,其專攻的領域是結合農業與經濟的農業經濟學,相關著作等身。這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共出版2本重要專書及多篇學術論文,專書名稱是《臺灣經濟發展中部門之間資本的流通:1895~ 1960》(Intersectoral Capital Flows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aiwan: 1895-1960,康乃爾大學出版社,1971年),及《臺灣農業發展的經濟分析》(聯經出版社,1980年)。重要的多篇論文都收集在他60歲生日時彙編的《臺灣農業經濟論文集》中,共印成3大卷,中文1卷包含67篇,英文2卷36篇,共103篇。中文論文歸納成3大篇,第一大篇農業發展與政策,第二大篇農業生產與市場,第三大篇農家所得與農村建設,共808頁。

《臺灣農業發展的經濟分析》一書收錄李登輝相關農經研究論述。(圖片來源/聯經出版)

英文論文歸納成5大部分:第一部分為經濟發展(Economic Development);第二部分為農業在經濟發展中的角色(Role of Agricultur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第三部分為農業政策與計畫(Agricultural Policy and Planning);第四部分為農業發展(Agricultural Development);第五部分為農業經濟之結構(Structur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冊英文論文集共1,033頁。全部論文範圍涵蓋廣泛的農業經濟學領域,內容相當充實完整。

李總統在未從政之前,對社會國家的貢獻,主要是以其農經的學問救治社會國家、造福人民,尤其是農民。他的農業經濟著作有可能被有識的政府應用到實際事務上。自1972年以後轉為從政,先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至1978年任臺北市長,1981年任臺灣省主席,1984年任中華民國副總統,1988~2000年擔任總統,共計從政28年。

從政期間他的農經專業知識與智慧,便可經由他本人直接應用到施政上,也能直接有助發展臺灣農業並造福農民。具體的專業政策措施計有在政務委員任內廢除長達25年的不平等肥料換穀,以及隨賦收購(稻穀)的制度、停徵田賦、提升蔗農分糖的比例、阻止企業家大量購置農地等,這些政策改革都可減輕農民負擔與壓力,方便購買肥料及出售稻穀,增加收入與收益,並發展農業。

肥料換穀以及隨賦收購的制度,是政府自大陸撤退後為掌握充裕糧源,供應軍公教所需要糧食而實施。計算稻穀的價格長期偏低,被農民稱為死豬價,吃虧很大。到蔣經國擔任行政院院長時,心胸較為開放,民意的壓力也漸提升,故能接受並採行這些改革的政策措施。

當李登輝先生擔任臺北市長時,實施准許轄區內農民修建農宅,改善農民居住生活,也發展市郊的農業觀光旅遊事業與市民農園,使市民能有較多機會接觸農業生產,並享受田園之樂。當時臺北市轄區內的農民不少分布在北投、內湖與木柵的山區,為保持水土,農民的住宅修建曾受到限制,准許開放後改善不少。

在省主席任內,他主要的農政措施是建立八萬農業大軍,以核心農戶為基礎,強化農業人力,增進農地利用,改善農業生產。經由集訓農民領袖,回鄉指導其他農民,並扮演示範農家與代耕戶角色,解決農業勞動力因轉移到工商業而缺乏的問題,也可避免或減少農地廢耕,增加農地利用,提高生產力。這期間他還引進區域發展理念,平衡城鄉發展,推動稻田轉作,生產經濟價值較高的農作物,提升農地產值,也改善農產運銷,增加農民收益。

副總統4年任內襄助總統持續改革政治,在農業發展方面,繼續推展農業與農村建設,改善農民生活。此外也注意發展工商經濟,推動農村工業化,開發工業園區,使工作機會接近勞動人力,緩和農村人口外流,穩住農村與農業勞動人力,也減輕人口集中大都會的壓力。

1972年以農經學者背景轉而從政,李登輝亦推動不少重要農政措施。(圖片提供/豐年社)

得獎博士論文 深度剖析農工之間資本流通

李總統得獎的英文博士論文譯成中文是《臺灣農工部門間之資本流通:1895~1960》,於1968年在美國康乃爾大學完成。於1971年由康乃爾大學出版社出版,書名略改成《臺灣經濟發展中部門之間的資本流通:1895~1960》。論文的要旨在論述臺灣自1895~1960年長時間的經濟發展過程中,資本從農業流通到工業的重要性與過程。在論文中他先強調資本形成與技術變遷是開發中國家經濟發展的2項要件,而資本形成或增加的來源得自國內與國外2大部分,其中國內部分尤其重要,主要由儲蓄得來,而儲蓄不外要人民自願壓低消費、政府增加課稅、發行公債、通貨膨脹與增加就業等。

外來援助、投資、進口物資雖有增加資本的功能,但要國內的行動配合,才能生效。在低度發展的國家,多數人民務農,資本增加最可能得自農業部門,但要促進工業發展,提升國家經濟水準,農業資本究竟能貢獻多少,如何流通,則有爭論,方法錯綜複雜,各國的作法規定各有不同,要建立一致性的理論頗有困難,但李總統有強烈企圖心要建立這種理論,當為發展中國家釐訂經濟發展計畫的引導。基本上他看出由農業資本支援工業很普遍,也很重要,於是栽進研究長時間臺灣農工資本的流通。

為使研究深入完整,他很講究研究方法,仔細計算流通的方向與數量。論文共含7章。在第一章說明背景目的與方法,要點如前面所述。第二章提出理論概念與統計推定值。他將理論架構繪成像心臟系統經血管流通血液的圖形,圖中有幾個重要變數,包括農業生產、農家家計、非農業生產、非農家家計、政府及對外貿易。資本就在這幾個部門或變數之間流通。

農業生產部門從農家家計流出土地、勞動力及農產品,農產品供應農家本身消費、非農家消費及外銷。農業生產部門又從非農業部門消費或流入化學肥料、飼料及其他材料。在非農業生產部門中的總生產分為消費品與資本財,前者供應農家家計、政府需要及外銷,後者分配到農業生產部門及投資。政府部門則從農家及非農家家計部門徵收賦稅。農家與非農家都可能有儲蓄,可當為生產資本。在國外貿易部門,輸出農產品及工業消費品,輸入消費品及資本財。貿易會有順逆差,順差可使國內資本增加,逆差則會使資本減少。

根據這些資本的流通過程,設定一連串的方程式,供為計算各階段各部門之間資金流通的數量,進而也分析敘述各種統計結果。第三章∼第六章為研究實證部分,其中第三章探討1985~1960年間臺灣主要的農業發展政策,供為第四章∼第六章實證研究的基礎。

第四章使用投入產出及生產函數分析方法,證明農業投資、農業技術變遷及土地與勞動生產力等方面的農業發展都很成功。第五章研究農業資本流出的過程,包括經由農產品的供需、政府對農產品徵收與課稅、地主在農產市場中的活動、農產品的出口及在部門之間的交易。第六章分析部門間金融資本的流通,特別注重政府課稅及農民的儲蓄與投資。最後的第七章闡釋了臺灣個案研究的特殊發展形態及政府的任務,從中引導出建立部門間資本流通的理論,也可供東南亞國家農業轉變與經濟發展的借鏡。

【延伸閱讀】

農為國本–前總統李登輝先生紀念專輯

本文轉載自2020年12月號《農政與農情》,原文標題為〈李登輝總統在農業經濟專業上的成就與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