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傳媒

農傳媒 image
  • 4080 文章

澎湖海青洄游返鄉 青年創意玩出島嶼創生新浪潮

澎湖,一個與海洋、與漁業緊密扣合的島嶼縣,島民的生活始終離不開海洋情懷。澎湖子弟曾因海島發展侷限與個人生涯規劃而遠離家鄉,近年來青年返(留)鄉對澎湖而言,已不再是呼喊的口號,他們開始看到海洋所帶來的衍生性機會,更認清澎湖的經濟命脈在海洋,需要被傳承與維繫。

氣候變遷下豪雨災害對落花生收成的影響

落花生可分為春作與秋作,大致上種植期為春作2至6月,秋作8至12月,依照地區時間有些許差異。每年5、6月為春季落花生收成的季節,而近10年豪雨受損情形發生頻繁,造成農民半年心血泡湯,未來氣候變遷下情況會如何變化,應如何調適與改善呢?

【尋味有機】良食為本 友善取菜支持在地農

現代人越來越重視飲食安全,隨著大環境整體經濟提升,人們對飲食的要求也隨之提高,不只要美味,更要吃得放心、健康。對新百王餐廳與沛芳綜合有機農場來說,使用有機耕作及友善栽培的食材,及符合循環經濟的在地農產品料理出美味餐點,不僅讓民眾「食」在安心,更是支持有機農夫,及臺灣自然生態環境的最佳方法。

日本2019年綜合糧食自給率統計 豬肉睽違6年首度上漲

日本農林水產省於2020年8月5日公布令和元年(以下以2019年度稱之,統計期間為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的會計年度)的「糧食需求供應表」以及「糧食自給率、糧食自給力指標」。「糧食需求供應表」為該年度日本國內供應的糧食由生產至最終消費的總量,最後計算日本國民每人每日的純營養攝取量,再以此為基礎活用。

創建多元新格局 臺中梧棲漁港啟動3大改造計畫

梧棲漁港位於臺中市清水區,居臺中國際商港北側,屬商港內漁業專業區。梧棲漁港配合臺中港第三期計畫於1979年興建,1984年正式啟用,提供沿海作業船隻停靠使用。漁業署為創造漁港多元價值,多年來除透過陸上相關公共設施興建及改善,並進行直銷中心銷售區的更新改建工程,創造漁港的多元化利用價值。

不受全球疫情影響 2020年越南農產出口估可達400億美元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日前公佈,在武漢肺炎疫情影響下,亞洲地區經濟復甦能力預測的經濟研究報告,預測越南將從全球復甦中受益並吸引外資流入,越南2021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可成長8.1%,不僅保持GDP正成長,更是位居亞洲第一,尤以越南成功阻止疫情蔓延的2020年上半年,經濟成長仍達1.8%,預測2020年整年經濟成長更上看2.6%。

何謂肉品熟成?冷凍肉滲血水不新鮮?關於肉品的10大疑問

先前有媒體報導指出,培根不是肉,而是加工食品。這顯然是一個導致消費者思想混亂的標題。「培根是加工食品」是不容置疑的,因為培根是豬肉經由醃製而成的豬肉加工品,但是就因為培根含有高量油脂,就說「培根不是肉」嗎?為讓消費者能多了解一些有關肉品的知識,本文收集了大眾常提出的十大疑問,分述如下。

潮間帶裡的武林高手! 䲁魚眼觀四面 輕鬆施展輕功水上漂

常到海邊的人,一定都有見過一群身體細長,頭頂有一雙大眼睛,受到驚嚇會靈活地鑽入洞穴或施展「輕功水上漂」或「蜻蜓點水」特技逃跑的小魚。牠們是「䲁」,因為英文名Blenny的緣故,很多人也稱之「布蘭妮」。

【尋味有機】與自然共鳴 喝有機茶啜飲大地芬芳

臺灣茶品質享譽國際,北中南各具特色,臺茶愛好者們跋山涉水,就為了品一杯好茶。茶農們種茶、製茶、喝茶,隨著春夏秋冬,四季輪轉,人、茶、土地之間的連結,早已深深烙印在靈魂中。有機茶就像是上天賜予這片土地的恩惠,順應自然,以友善環境的方式栽培有機好茶,細細品味茶湯的同時,能嘗到有機茶蘊含的風土滋味,更明白背後關懷土地的意義。

2021農業新制元旦上路 農民退休儲金開辦 學校午餐補助加碼

2021新年即將來到,農業部門元旦起將實施不少新制,讓農民可以安心工作,更是農業轉體質的一年,養豬產業鏈升級、稻作導入計劃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