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海青洄游返鄉 青年創意玩出島嶼創生新浪潮

澎湖青年活力應援海岸創生看見澎湖之美。

內容提供/《漁業推廣》 文、圖片提供/國家海洋研究院海洋政策及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張桂肇、魚樂天地直售製造舖 何立德、顏秀陵

澎湖,一個與海洋、與漁業緊密扣合的島嶼縣,島民的生活始終離不開海洋情懷。澎湖子弟曾因海島發展侷限與個人生涯規劃而遠離家鄉,近年來青年返(留)鄉對澎湖而言,已不再是呼喊的口號,他們開始看到海洋所帶來的衍生性機會,更認清澎湖的經濟命脈在海洋,需要被傳承與維繫。

澎湖的氣候環境一直是觀光休閒發展最大挑戰,包括夏季的炎熱與颱風侵襲的不確定性及冬季嚴峻的東北季風,因此更要思考澎湖海洋與島嶼旅遊的最佳詮釋,是如疫情期間的報復性消費、大量而快速,還是涓涓細流的島嶼慢活、小旅行方式;不同形式的發展,都代表著不同調性的發展機會。如今青年開始進駐與回流,注入新思維。如何持續讓環境永續、地方多樣性、文化深耕在地,如何再次燃起傳統澎湖與海共存的文化火苗,也試圖從海洋教育、食魚教育到文化傳承,讓青銀世代共同思索著澎湖的嶄新風貌。

食魚教育鏈結島嶼漁業文化 讓澎湖「年年有鰆」

澎湖人自古以來就和海洋有著密不可分的生存關係,島上老一輩居民都非常熟悉各式漁業及漁具漁法,不僅在海洋生物種類的辨識上,對當季漁獲捕撈條件或是慣性棲地的了解,以及漁村料理方式更屬一絕。這些澎湖在地特有的海洋與漁業知識,目前正面臨傳承上的斷層。

進入魚市場不只是買魚,更是最佳食魚教育場所。

受到水保局「青春白皮書-洄游農村計畫」的青年團隊發起人「年年有鰆」巫佳容,因曾服務於海洋公民基金會,常駐澎湖,進而愛上澎湖這塊土地。原以為生活在澎湖的年輕人會比本島的人更了解當地漁獲,但實際上就連澎湖的年輕人也不知道如何分辨魚種、甚至料理魚,因此激發了巫佳容對實踐食魚教育的想法與動力。鰆魚是澎湖在冬季最大宗的漁獲,所以巫佳容團隊取名為「年年有鰆」,意即透過食魚教育,讓年輕人認識澎湖漁獲及漁法,進而達到永續海鮮、海洋保育,讓澎湖年年有魚、讓海洋年年有魚。

「年年有鰆」團隊帶領消費者走進澎湖漁村、魚市場,實地體驗不同的漁具漁法及澎湖各地的特色魚種和魚料理,藉由食魚教育讓消費者更加了解澎湖豐富的海洋生態,以及過去澎湖人如何與海共存。除了教導消費大眾聰明吃魚之外,團隊也積極和社區互動,鼓勵社區共同參與,期望能夠培育社區食魚教育人才。另外,因地域性和作業方式的不同,《臺灣海鮮選擇指南》並不適用於澎湖,所以團隊也期望在未來的日子,能夠完成澎湖的海鮮選擇指南,讓澎湖的食魚教育能更加深入。

探訪職人故事,提升產業價值。

維繫傳統漁村文化 「離島出走」號召職人修築石滬

石滬為一種利用潮汐律動力量所發展的傳統陷阱式漁法,澎湖建造石滬的歷史可追溯自清康熙50年的《臺灣縣志》,由此可知石滬漁業是澎湖重要的一項潮間帶漁撈作業,匠師就地取材使用玄武岩砌築海中漁獵陷阱,從空中看彷彿散落在海上各形各狀的寶石。

隨著漁業科技進步,被動等待魚入滬的石滬逐漸沒落,修葺石滬的匠師職業也逐漸式微,但石滬不只是經濟來源,更蘊藏社會、文化脈絡,是澎湖海洋文化的重要資產。第3屆洄游二次方的楊馥慈與澎湖石滬的邂逅與堅持,讓海生海長的楊馥慈返鄉澎湖,創立「離島出走」工作室,希望藉修復石滬,再次修補人與海洋的關係。

「離島出走」工作室透過修復石滬,讓匠師精湛的工法再度被看見,老技藝也得以傳承。

身為澎湖小孩的楊馥慈就如同一般生長於外島的孩子一般,嚮往大都市繁華便利的生活,並且對澎湖的傳統文化相當陌生且無感。直到參加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而有機會返鄉駐村,開啟留鄉的想像,也發現留下來才能解決問題。楊馥慈將思考轉化為實際行動,投身進入修復石滬的行列,開啟與石滬難分難捨的緣分。

建造石滬要熟悉海洋作息,得先觀察海況幾個月、甚至一年,在日復一日的潮汐律動間推敲線索,才能決定地點、心型滬房開口朝向,進而引流魚群進來。修築石滬更是不易,要測量基礎、判斷周圍石料狀況、水流方向、估計人力再排定工作表,然後認識適合的石料、如何穩固堆砌都是學問,因此「石滬學」爬梳著海與人的緊密連結。

「離島出走」團隊看見了石滬的多元價值,對自身而言,是澎湖青年尋根的開始;對石滬匠師而言,成為職人傳承工法,讓世人看見價值。參與者透過生態旅程接觸石滬,縫補新舊世代的澎湖海人與海洋的斷層,持續傳承。

澎湖回鄉青年與匠人一同攜手,縫補文化的世代斷層。

「海鳥愛吃」讓箱網養殖轉型 成為真正的澎湖優鮮

澎湖位在臺灣海峽中央,沿近海捕撈業相當發達。但面臨對岸漁船常常非法越界捕撈,加上漁民觀念過時的高效率捕撈方式,造成澎湖近海、沿岸的漁獲量急遽減少。

澎湖漁人們約30年前學習轉型投入海灣箱網養殖,造就海洋箱網養殖漁業在澎湖一年的產值約15.3億元,占澎湖漁業產值超過三分之二。透過浮具、網架及漁網,現在澎湖的箱網養殖業者,在澎湖內灣的20多個區域架起一座座在海上養魚的立體空間,總面積約有82公頃。這樣的方式不同於內陸養殖,直接利用海洋在箱網內放養鹹水魚類,無須抽引地下水,更因為使用純淨天然海灣的海水養殖,澎湖的養殖漁獲有非常高的品質。

體驗漁業作業,讓民眾更加認識海洋。

為了推廣箱網養殖的品質與品牌,「海鳥愛吃」青年團隊積極通過由澎湖縣政府主辦的「澎湖優鮮」產地認證標章,以此證明海灣天然箱網養殖的漁獲品質,獲得被推動的機會。

之後藉由產地小旅行帶動菜園社區及周邊建設,透過漁村文化導覽與體驗活動設計,讓消費者走入養殖漁業的小漁村,深入產地認識漁業職人,真正感受澎湖漁村的風情,在探訪職人的過程進而信任地方品牌「海鳥愛吃」。

讓海青開始洄游 盼青年團隊開始翻轉澎湖

澎湖屬於群島之縣,呈現海島多樣性的漁翁之島型態,以漁業呈現各種傳統漁業漁法的特有文化記憶,值得保存而活化。雖澎湖聚落仍舊無法逃離人口流失、高齡化、一級產業凋零、觀光市場飽和等離島都會面臨的課題,然而青年陸續回鄉投入不同類型的漁業轉型工作,透過文化價值、社會教育、海洋運動及休閒觀光等型態,呈現澎湖多樣性面貌,讓人們看見澎湖青年展現的新契機,朝向永續發展樣貌。

本文摘錄轉載自410期《漁業推廣》月刊,原文標題〈澎湖海青新世代,以活力創意為海岸創生應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