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黑面琵鷺肉毒桿菌中毒事件 談應變處置與反思

2002年中毒事件,中毒死亡的黑面琵鷺與魚群。(攝影/王徵吉)

內容提供/《自然保育季刊》 文/農委會特生中心研究員 詹芳澤、農委會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 林桂賢、農委會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 蔡繼鋒、農委會特生中心獸醫師 張品御、農委會特生中心獸醫師 陳秀慧

2020年1月中在嘉義縣與臺南市所轄溼地上爆發16隻黑面琵鷺(Platalea minor)肉毒桿菌中毒事件,經搶救與治療後成功野放其中8隻。本次中毒事件是繼2002及2003年臺南地區爆發90隻中毒(73隻死亡,野放17隻)之後,黑面琵鷺肉毒桿菌中毒數量較多的事件,由在地保育團體發現通報,地方政府救援,送交專業野生動物醫療單位處理,經多單位協同合作方能讓中毒瀕死的黑面琵鷺從鬼門關前搶救回來,再次回到大自然。

事發經過與搶救處理

2020年1月18日開始連續幾天,由臺南市生態保育學會、臺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及嘉義縣野鳥學會通報,在西濱快速公路嘉南大橋北側泥灘地與臺南市學甲溼地,發現黑面琵鷺在泥灘地上出現無法移動與飛行及癱軟等行為異常症狀,並有犬隻正在攻擊中。經保育人士發現,猜測可能是肉毒桿菌中毒,立即通報地方主管機關臺南市政府與嘉義縣政府進行搶救。

現場中毒死亡的黑面琵鷺有6隻,其他10隻轉送至臺南市慈愛動物醫院(2隻)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8隻)緊急醫療,經搶救及施打抗肉毒桿菌毒素血清後(9隻),成功從鬼門關前搶救回來8隻。歷經住院療養、動物野放訓練及評估,分別於2月4日(7隻)及2月26日(1隻),在嘉義縣縣長翁章梁、臺南市市長黃偉哲、參與救援的團體和單位,以及國內新聞媒體的祝福之下,成功野放回大自然。

2020年2月4日嘉義縣縣長翁章梁與救援單位野放黑面琵鷺。(攝影/劉佩珊)

認識肉毒桿菌

本次中毒事件的病原主角是肉毒桿菌(Clostridium botulinum),它是格蘭氏陽性細菌,普遍存在於自然界泥土中,在完全沒有氧氣與又有豐富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環境時,肉毒桿菌可以快速生長並產生神經毒素(Neurotoxin)。毒素可以分為A、B、C、D、E、F、G共7型,造成人類中毒者為A、B、E及F型毒素,影響動物及野生鳥禽的以C、D型為主。接觸或食入毒素會引發神經性麻痺,發病的水鳥呈現頸部肌肉無力、頭頸部下垂症狀,俗稱為軟頸症(Limberneck)。發生在遷移性水鳥時,經常引爆大流行造成大量動物死亡,在西方國家之美國與加拿大最早有此疾病報告,又主要危害水鴨,所以又稱為西鴨病(Western duck disease)。

回溯臺灣野生水鳥肉毒桿菌中毒事件與處理

在1993年臺北華江雁鴨自然公園與1997年苗栗後龍溪開始有水鳥中毒事件的報導,但直到2002及2003年臺南七股黑面琵鷺中毒大量傷亡才引起眾人關注,後續仍有多起中毒事件,包括2002~2005年臺北華江雁鴨自然公園的水鳥、2015年臺南七股黑面琵鷺(14隻)、2015與2018~2019年屏東高屏溪畔水鳥,以及2020年嘉義與臺南的黑面琵鷺。

綜合以上訊息,顯示臺灣地區野生水鳥肉毒桿菌中毒事件被發現的頻率越來越高。當爆發中毒事件時,除了要積極搶救中毒動物的生命之外,更需要動員大批人力清除感染源(主要為魚屍體),避免其他水鳥再次接觸食入毒素造成傷亡。雖然有少數野生動物救援單位備有抗肉毒桿菌毒素血清,因數量有限,政策上僅運用在瀕臨絕種動物如黑面琵鷺,其他族群數量較多的水鳥,僅能以支持療法來醫治動物,因此中毒水鳥呈現高死亡率的現象。

2002年12月9日緊急醫療處理中毒的黑面琵鷺。(攝影/王徵吉)

回顧2002及2003年中毒事件現場

2002年12月9日至2003年2月在臺南縣七股地區爆發黑面琵鷺肉毒桿菌中毒事件,共造成90隻個體中毒,且其中死亡個體多達73隻,僅17隻成功復原野放,受到國內、外各界的關心與重視。本文第一作者(下稱筆者)參與當時緊急醫療處理工作,印象極為深刻。憶起接獲當時臺南縣政府通報,趕赴現場協助醫療處理,發現眼前中毒黑面琵鷺病患數量實在很多,又不斷有個體被送來需要醫療救治,臨時醫療站塞滿了中毒黑面琵鷺,等待人們的搶救。在兵荒馬亂中,持續接來中毒動物,但又送走許多死亡動物。

當時被救援的中毒黑面琵鷺,多數呈現開口呼吸、軟頸及全身癱軟等危及動物生命的症狀,僅有少數中毒較輕的個體,還有力氣想用嘴喙啄人。2002年12月9日當天就湧入超過50隻中毒動物,因國內沒有相關醫療經驗,也無法確認動物是否為肉毒桿菌中毒,且國內也沒有抗毒素血清,對當時救援醫療人員形成莫大壓力,在現場僅能對症療法,包括提供氧氣給開口呼吸症狀的個體,以點滴治療動物的脫水狀況、灌食醫療級活性碳減少毒素被吸收及給予抗生素預防細菌性二次感染等支持性醫療作為,死亡的黑面琵鷺則由動物防疫單位帶回檢驗。2002年12月9日至2003年2月共造成了73隻黑面琵鷺死亡,對當時全球僅有900隻的黑面琵鷺族群而言,是嚴重的打擊與危機。

2002年中毒事件,獸醫師對中毒的黑面琵鷺進行檢查與治療。(攝影/王徵吉)

保護黑面琵鷺不遺餘力

2002及2003年黑面琵鷺中毒事件經當時臺南縣家畜疾病防治所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以下簡稱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確診是肉毒桿菌C型毒素中毒,為避免黑面琵鷺族群再次遭受肉毒桿菌的危害,臺南縣政府、農委會、國內學界與民間團體積極研議行動與對策,並於2003年4月1日至4月2日舉辦「黑面琵鷺保育國際研討會」,邀請國際專家來臺灣指導「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管理與疫病調查」,快速地讓管理單位、國內學界與國人認識肉毒桿菌防護策略,並且協助取得抗肉毒桿菌毒素血清。

此外2003年4月9日農委會頒布了「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重大病害通報及緊急應變措施」,當黑面琵鷺傷病及死亡個體數達15隻以上時,地方政府將成立「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重大病害緊急應變中心」來因應。2003年之後臺南縣(市)每年舉辦「黑面琵鷺保護區大量鳥類傷患救援演習及棲地整備」防護演練迄今,嘉義縣政府近年來因所轄溼地也有大量黑面琵鷺棲息度冬,因此於2018年起仿效臺南市政府著手辦理防護演練,落實黑面琵鷺救援與醫療機制。

雖然國內已有完整的救援與治療措施,不過仍然無法阻絕肉毒桿菌對野生動物的危害,必須落實溼地野生動物的監看與反應,避免黑面琵鷺中毒無法即時救援與清除中毒感染源,導致更多動物接觸並食入毒素中毒,造成動物嚴重傷亡。

腳麻行動困難的黑面琵鷺。(攝影/呂宗亮)

為何會爆發肉毒桿菌中毒?

肉毒桿菌普遍存在大自然泥土中,當環境條件適合時,就很可能爆發肉毒桿菌中毒事件。水鳥棲息地因氣候變遷、棲地改變、水量水文改變或棲息地動物數量過多時,容易造成溼地中水質變差,導致水生植物過於稠密、汙水無法被排除或腐質物過多時,都容易造成水中的含氧量下降,而導致魚蝦類、兩棲類或無脊椎動物的死亡,屍體沉入水體底部,長時間累積會阻絕氧氣,也提供肉毒桿菌產生毒素的最佳材料。以下介紹發生在水鴨與黑面琵鷺的肉毒桿菌中毒案例。

(一)水鴨

溼地中的藻類、水生動植物、以及漂浮水面上的蛆,都是水鴨的食物來源。當動物棲地環境適合肉毒桿菌生長時,水鴨吃到死亡的魚蝦貝類或動物屍體上的蛆,就將毒素一同食入體內造成中毒。死亡鴨子的屍體又會吸引蒼蠅產卵,屍體也是最佳的無氧環境,提供肉毒桿菌生長利用並產生毒素,屍體上的蒼蠅卵孵化成蛆,蛆啃食屍體時又將毒素濃縮到蛆的體內。蛆如漂浮水面上時會引誘水鳥的攝食,1隻水鳥食入2~4隻的蛆就會導致中毒死亡。「動物屍體-蒼蠅-蛆-水鳥」形成典型肉毒桿菌症傳播循環(The cycle of botulism)。每一隻水鴨屍體上的蛆約有5,000隻以上,透過幾次典型肉毒桿菌症傳播循環,就可能造成數以萬計的水鳥大量傷亡。

造成大量水鳥死亡的「肉毒桿菌中毒-屍體-蛆」循環。(繪圖/顧婕穎)

(二)黑面琵鷺

黑面琵鷺的中毒與美國加州的Salton sea地區於1996及2000年褐鵜鶘(Pelecanus occidentalis)爆發的肉毒桿菌中毒原因相似,2種水鳥都是以活魚為主食,因捕食到肉毒桿菌中毒而行動緩慢的活魚導致中毒。雖然受影響的動物個體數不多,但對原本數量就不多的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而言,的確是不小的危機。

中毒動物的臨床症狀與治療

水禽食入含有毒素的魚蝦貝類或蛆之後6~8小時內就開始出現症狀,罹病鳥禽首先呈現雙腳無力、不願移動、翅膀下垂、開口呼吸與軟頸,大部分生病動物在1~2日內死亡。野生水禽發病後常因頸部無力下垂而導致溺斃,或被其他動物(如犬隻)攻擊而被發現。治療與預防要點如下:

(一)對症療法

中毒動物都會出現危害生命的呼吸困難,提供即時高濃度氧氣是必要措施。

(二)抗毒血清

本事件施打抗毒素血清動物存活率達89%(1隻死亡/8隻存活野放),多數動物在施打血清後3~4天可以站立與進食活魚。

血清治療中的黑面琵鷺。(攝影/詹芳澤)

(三)支持療法

提供乳酸化林格氏液(Lactate Ringer’s solution)補充動物基本所需及流失的體液,提供動物足夠的能量維持生命。

(四)預防二次感染

投予抗生素及抗黴菌藥,預防二次感染。

(五)棲地屍體清除

降低其他動物食入或接觸到肉毒桿菌毒素的機會。

檢討與反思

(一)無法根除的疫病

肉毒桿菌具有很頑強的特性,遇到惡劣天氣如乾旱時,可利用孢子模式存活,分布範圍區域除了南北極之外,全球土壤中幾乎都可以發現肉毒桿菌的蹤跡。肉毒桿菌無法在大自然環境中被清除消滅,因此中毒事件會不斷不斷地重覆發生。臺灣自從2003年迄今,野生水鳥爆發肉毒桿菌中毒事件越來越頻繁,影響動物除了黑面琵鷺之外,包含了其他水鳥。這種現象是各級政府的野生動物管理單位必須面對的棲地健康管理與動物緊急救援課題。

(二)野生動物救傷的兩難

2020年黑面琵鷺中毒事件施打抗毒素血清後動物存活率達89%,可見抗毒素血清的醫療效果。然而,抗毒素血清國內無生產,需靠國外進口,又非常昂貴(林務局經費購買1瓶約20萬元),在資源有限的前提下,野生動物相關人員必須有所體認,無法將血清用於其他數量較多的動物身上(如一般類的水鴨),僅能用於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實在是個「野生動物救援的兩難課題」。

(三)落實棲地管理與救援機制

由於國人對黑面琵鷺的重視,各級政府機關與單位投入相當的人力、物力與財力,進行棲地保育與緊急救援工作。歷經多年救援演練與經驗累積,國內已建立完善救援機制。面對肉毒桿菌的威脅,除了平時進行棲地經營管理之外,候鳥來臺度冬前,地方政府會啟動救援演練與監看機制,邀集參與動物救援的組織及單位,熟悉動物緊急救援與棲地清理等分工,降低中毒事件發生或造成動物的傷亡。

2002年中毒事件,恢復療養中的黑面琵鷺。(攝影/王徵吉)

(四)強化在地守護神

2020年黑面琵鷺中毒事件有較低的死亡率(50%=8/16),主要歸功於在地保育團體即早發現與啟動搶救行動,分擔政府單位人力的不足,讓中毒動物受到即時的醫療照顧。因此,強化與在地保育團體的緊密地合作,讓在地團體持續守護黑面琵鷺,才能發揮在地守護神的角色,在中毒事件發生後及早發現並啟動救援,以避免大量傷亡的情況發生。

本文轉載自111期《自然保育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