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傳媒

農傳媒 image
  • 4080 文章

【農田停灌】系列報導

今年沒有颱風帶來降雨,臺灣遭遇 56 年來最大乾旱,迫使農委會史無前例於 10 月中旬宣布桃竹苗地區二期稻作停灌,停灌區域水稻面積約占 1.3 萬公頃。水情持續嚴峻, 11 月底宣布明年嘉南地區第一期稻作全面停灌,每公頃補償最高 9 萬 3 千元。氣候變遷加劇,臺灣正面臨農業缺水大考驗。

聖誕佳節將至 台北花市聖誕紅供貨量足、價格也穩

下個月就是聖誕節了,各處開始陸續出現聖誕節相關佈置,除了聖誕樹,最應景的擺飾及花卉,則莫過於聖誕紅了。做為全臺規模最大的花卉批發市場的台北花市,在佳節前夕,也開始掌握聖誕紅的整體產銷狀況,並開始進行聖誕節產品交易會,以媒合承銷業者的訂貨需求。

【綠主張】不畏種植風險 雲林小農守護逐漸消失的本土綠豆

臺灣在1970年代是種植綠豆的全盛時期,面積達5,000公頃,但近年來,因為農業缺工及工資上漲,讓大量仰賴人工採收的綠豆成本大幅增加,目前種植面積縮減到兩百公頃左右,年產量也僅剩兩百公噸。僅30年,本土產綠豆大量被進口取代,哪裡還能找到記憶中臺灣綠豆湯的味道?跟著蔡得黃走進綠豆田,聽聽他復耕綠豆的諸多甘苦心情。

雞蛋生食比較營養?專家破解雞蛋的10大迷思

雞蛋吃多了會膽固醇超標嗎?這一直是許多人心中的疑惑,也是許多人不敢吃蛋的理由。但是,自從美國於2016年發表《美國2015~2020飲食指南》,強調膳食中的膽固醇並不會對人體內的膽固醇有太大的影響,並已取消了對飲食中膽固醇攝取量的限制,終於還給雞蛋一個公道。

前景看好的油料作物-油茶 7大策略有助栽培、採收改良 開創產業大商機

長期以來我國食用油脂自給率低,為發展健康、高品質的本土特色油料產業,首要之務便是選擇適合本土種植的油料作物,國產油料作物以油茶和胡麻為主,其中油茶早年主要作為造林樹種,因為消費者開始重視食用油品安全,近年變身為前景看好的油料作物。

樹木的化肥與農藥是必要之惡? 樹木醫師:應避免過度使用

一直以來,我對樹木的治療是以不危害自然生態為原則。臺灣近年來多採取薰蒸法來治療樹木癌症,將稱為「麥隆」的熏蒸藥劑混入土壤中,待其氣化後擴散至土壤內部殺菌。麥隆接觸水分後會轉變為有毒氣體,除了嚴重影響人體健康外,更會消滅土壤中一切有害及有益的微生物,讓土壤變為死土,因此在歐美國家受到了嚴格的管制。

復刻記憶中的漁村藍圖 青銀共學傳承在地文化技藝

從蘇澳東澳社區開往南澳朝陽社區的娛樂漁船上,一老一少的聲音交疊,臺語、國語穿插流竄,東澳里里長一句一語教導年輕人如何介紹東澳海面上的各處特色景致;青澀不輪轉的臺語被捲進漁船引擎裡,偶爾幾處發音不準也無人嘲笑,里長偕著社區居民感到欣慰,年輕人能夠走入漁村。漁船駛過粉鳥林漁港,留下一條漫行的水痕,沿著航行軌跡回溯先進討海的記憶,復刻說法、傳承語言文字的溫度,字句疊行的重量領著一眾乘客徜徉在東澳沿岸的美麗海景,盼這片風景也能在每一個來訪的遊客心中激起漣漪。

國產畜禽肉品出頭天 多家大廠搶攻毛孩主食、零嘴市場

若您到世貿展覽館參觀過最近幾屆的寵物用品展,您一定會對寵物食品現況歎為觀止;幾個趨勢報您知:標榜鮮食、生食、無穀、減敏及多樣化的零嘴、保健品、甚至乳品,都在呼喚飼主要給毛寶貝們吃最好、吃最新鮮的;不單是零嘴、罐頭,連以往以植物性蛋白質為主的乾飼料也都開始講究使用鮮肉。這股鮮食的訴求,有如「食當季、吃在地」的人類飲食趨勢一樣,讓國產畜禽肉品默默融入寵物食品市場,並開出另一條康莊大道。

聰明利用肥培管理 降低茂谷柑裂果率

茂谷柑(Murcott)是由寬皮柑和甜橙的雜交後代選育而來,屬桔橙類(Tangor)之柑橘。因皮薄且果形扁圓,容易於果實快速生長期(8~11月)間發生裂果,嚴重時裂果率大於50%,造成農友嚴重損失。裂果原因除果皮較薄外,果實發育環境、水分變化、營養管理及內生賀爾蒙等因素均有影響,非單一因素所造成。

都市內的一點綠意 行道樹的美麗與哀愁

道路的綠化最初以行道樹為主要構成要素。根據文獻記載,世界上最古老的行道樹植於公元前十世紀的喜馬拉雅山山麓,介於印度和阿富汗之間的交通要道上,行道樹呈現三列式植栽,稱為Grand Tru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