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傳媒

農傳媒 image
  • 4075 文章

銅鑼飄雪 菊香遠傳的山城故事

每年苗栗縣銅鑼鄉總會落下兩次白雪,一是春季的油桐花雪,二是綻放於秋末冬初的杭菊花雪,比起前者的清新秀麗,圓潤飽滿的杭菊更顯得嬌俏可人,隨著秋風吹拂,為純樸的銅鑼山城鋪疊出浪漫景致。

品嘗嬌嫩綠翡翠滿是濃厚的人情味 萬榮鄉西林村的山蘇盛產中

山蘇,可以說是萬榮鄉西林村的農產經濟。怕熱的山蘇,在萬榮鄉呈現與檳榔樹「共生」的榮景,樹陰提供山蘇天然的溫濕度調節,讓萬榮的山蘇富含水分,還多了點甜味。

北投溫泉博物館歡慶22周年 「來溫叨」感受北投溫泉文化

在臺北市積極推動無圍牆博物館計畫下,作為計畫核心場館的北投溫泉博物館,今年將歡慶22周年,並以「來溫叨」為主題,於10月31日起展開一系列豐富藝文饗宴,活動除了設置大浴池藝術裝置及「北投印象再相浴」特展外,還有音樂會、舞蹈表演、戲劇演出、文化對談講座和在地好運市集等精彩活動,從文化藝術、歷史到產業發展,盼讓民眾認識北投的美好。

【區域農業新世代系列報導】守護我們的根!看臺灣農業打拚的種原種苗之路

地球上的氣候一直在變遷,未來的改變可以想見卻無法預測。因此為求對抗可能的乾旱、洪水、病蟲害等,也為符合消費者越來越刁鑽的胃口,育種的道路持續不斷擴張。「種原」是所有作物品種改良的基礎,也就是育種的材料,種原的多樣性跟遺傳因子是讓作物育種得以優化的原動力。

【蟲農夥伴】螞蟻是敵還是友? 1招破解與蚜蟲的共生關係

不論是哪個田間都一定會出現,而且蹤影無所不在,卻幾乎不會受到注意的蟲類,那就是螞蟻。也許不會啃食蔬菜的葉片或果實等,不會直接造成危害這點,是較少受到關注的原因。不過,說到螞蟻對於農業而言是否為無害的生物,其實是個非常令人困擾的存在。尤其是像我一樣,對於「藉由天敵昆蟲的力量來減輕害蟲危害」這種理念的農家而言,螞蟻和益蟲-瓢蟲是敵對的「麻煩的昆蟲」。

台美畜牧場翁炳坤因女兒愛吃蛋 而投入蛋雞飼養。

【在地農人02 】用讓至親吃好蛋的心養雞 台美畜牧場以歐規設施生產動物福利蛋

參訪養雞場,不難想見距離50公尺就可能聞到雞屎味,不時還有紛飛的蒼蠅縈繞前後,但來到臺南市「台美畜牧場」官田場,即使進了場房建築也聞不到任何臭味、看不到蒼蠅。畜牧場飼養蛋雞不僅重視環境衛生,還是以非籠飼的平面飼養方式、低密度人道飼養,蛋雞生活品質好,雞蛋的品質也高。

不只幫料理調味!鵝油熔點低、富含不飽和脂肪酸

談到鵝,人類與鵝接觸的歷史久遠,最早懂得享受鵝肝美味是古埃及人,據一些世界家禽史料顯示,早在公元前2500年,即距今4520多年前,埃及的撒哈拉壁畫中,就有古埃及人填鵝的情景。

潮間帶有什麼?六斑二齒魨 氣噗噗的海底氣球

魚兒百百種,不見得每種都認識,但大家看到長滿刺棘的魚,一定可以大聲的叫出牠的名字,牠們就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河魨。奇怪的是,明明是住在海裡,卻被叫「河」魨,這是因為以前人們經常在沿岸或河口附近發現牠們,才有如此特殊的名稱。

【區域農業新世代系列報導】 全面提升臺灣精品花卉保鮮儲運技術 讓世界「花」現臺灣

蘭花高貴、火鶴熱情,臺灣精品花卉外銷全世界,深受國際市場青睞,每年創造的產值遠高過蔬菜、果樹、特作、雜糧與稻米等農作,如何全面提升花卉切花保鮮儲運技術以滿足市場需求,成為一大挑戰。

保育生物多樣性 監測過程須有4大關鍵要素

監測野生動物的分布與動態變化,是保育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固定的地點,以同樣的調查方法與調查時間,長期反覆調查,能獲得一個地區的自然資源與生物族群的狀態,以及環境棲地的變化情形;調查成果可作為經營管理與保育策略的依據。